新中國成立前夕,薩空了作為中國人民救國會的成員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
二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薩空了被任命為新聞總署副署長兼新聞攝影局局長。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根據全國第一屆出版會議關於出版專業化的精神,決定成立一批中央一級的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為其中之一。薩空了、朱丹、邵宇、鄒雅等人為籌備小組成員。
1951年,還處在籌備期的人民美術出版社開始醞釀創立一本以連環畫為主要內容的美術期刊,在時任社長薩空了和總編輯朱丹的共同努力下,半月刊《連環畫報》應運而生。文化部部長茅盾為刊物題寫刊名。1951年5月27日,《人民日報》對即將問世的《連環畫報》做了報道:“人民美術出版社決定將出版一種《連環畫報》半月刊。
以連環畫為內容來出版期刊,這還是創舉。為向廣大不識字的和識字不多的勞動群眾進行教育,各地應幫助這個刊物的發行推廣。”《連環畫報》以反映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為主,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風格多樣,是當時重要的文化宣傳工具。
在1951年9月之前的四個月中,薩空了已經帶領編輯們編輯出版了人民領袖像、宣傳畫、連環畫冊、一般畫冊等800餘種出版物。
1951年9月15日,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成立。薩空了請周恩來總理為人民美術出版社題寫社名,周恩來總理欣然命筆。他對薩空了說:要盡快多出為青少年和勞動人民服務的好書好畫,占領文化陣地。人民的出版事業,主要任務不要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滿足人民精神上的需要。周恩來總理一般不題寫社名,至今,除了海關和人民美術出版社,還有後來薩空了任社長的民族出版社、《民族畫報》,周總理題寫的單位寥寥無幾,一方麵體現他對美術出版工作的重視,一方麵也有對薩空了工作肯定的因素。
在薩空了的領導下,人民美術出版社提出了出版方針:通過形象與藝術形式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進行愛國主義及國際主義的教育;適應國家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需要,提高人民群眾思想文化、科學知識水平;以出版通俗的工農美術讀物為主,有重點地編選介紹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民間藝術、曆史文化遺產。
薩空了非常重視年畫、連環畫、宣傳畫的編輯出版。沈鵬在回憶文章中說:“薩空了對連環畫稿件審讀最認真,發現錯字有時把編輯室主任請來當麵指出。他常嫌人美社的文字力量太弱。”
1984年曾在《連環畫藝術論》序言中寫道:“鑒於當時社會上充斥舊社會流傳下來的反動、荒誕、淫穢的連環畫,為了普及革命文化,特別是為了教育少年讀者,根據黨對出版工作的要求,我們曾把出版內容健康、形式優美的連環畫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這件工作在當時開展起來是很困難的,就像在一塊荒瘠的土地上盼望豐收那樣,需要辛勤地施肥、耕耘……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一批思想健康、形式美好的新連環畫出現了,較快地完成了連環畫換代工作,對普及革命的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自1953年起,人民美術出版社規劃出版連環畫《水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長篇連環畫。在薩空了親自過問下,時任連環畫冊編輯室主任的薑維樸組織大家擬訂了改編計劃,並編寫出第一集腳本。薩空了多次參加編輯討論會,並給每一集題寫了書名。
這套書改編到《三敗高俅》之後,對“招安”以後的內容是否應該改編,社內編輯有不同看法。薩空了很快批示,支持改編,並要編輯保持原作的現實主義思想。
薑維樸在回憶文章中說:“1955年5月號的《美術》雜誌發表了一篇針對當時極受歡迎的連環畫《孔雀東南飛》(邵甄等編,王叔暉繪)的批評文章,幾乎全盤否定了這部連環畫的創作,這顯然有失偏頗,也不利於今後連環畫工作的正常和健康的發展。我在薩空了的支持下,寫了一篇文章,對這部作品作了全麵、客觀的分析,我把初稿送給薩空了過目,並在他的建議下加了這樣一段話:‘恰當地指出這個腳本的缺點和錯誤以便改正,肯定它對讀者有利的主要方麵以示倡導,從而提高腳本的質量與數量,界限分明地同毒害讀者的黃色書刊做鬥爭,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薩空了同我研究文章時的親切神情,至今還曆曆在目。”
從新中國成立初到“文革”前,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年畫、連環畫、宣傳畫、領袖像,其中包括年畫《開國大典》《中華各族人民大團結》,宣傳畫《我們熱愛和平》,連環畫《雞毛信》《童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優秀出版物。這個時期,還創辦了《連環畫報》《美術》《中國攝影》《漫畫》等麵向大眾的美術期刊。50年代後期開始,出版了如《中國曆代名畫集》《宋人畫冊》《永樂宮壁畫》《十年中國繪畫選集》《楊柳青年畫資料集》,以及現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李可染等人的大型畫集。
還完成了國家交給的出版任務,如《蘇加諾藏畫集》等,在國際上獲得多項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