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叢刊》的編纂工作因“文革”開始而中止了。
1967年,“文革”開始,黃苗子先進“牛棚”,後被關押,直至1975年。1976年,他從人民美術出版社退休。
黃苗子退休後,依然關注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發展,關注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的發展,隻要關乎總社的發展,他有求必應。後來,他年齡越來越大,身體又多病,我們常不忍心求他寫字作畫,但隻要開口,他總是按時完成出版社的邀約。
2011年,時值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60周年慶典,黃苗子老人不顧99歲高齡,為人民美術出版社題寫篆字“滋蘭樹蕙”,凝聚了老人對人民美術出版社殷切的期望。
黃苗子的論著和文集有《美術欣賞》《吳道子事輯》《八大山人傳》及《年表》《畫壇師友錄》《藝林一枝》《畫家徐悲鴻》《白石老人逸話》《古美術雜記》《牛油集》等。
他的散文集有《貨郎集》《敬惜字紙》《無夢庵流水賬》《青燈瑣記》《風雨落花》《雪泥爪印》《世說新篇》《茶酒閑聊》《人文瑣屑》《苗子雜書》等。
他的書畫冊有《黃苗子與鬱風》《黃苗子》《黃苗子書法選》《中國書法精品選——黃苗子》《草書木蘭辭》《黃苗子詩書畫》等。
三
黃苗子的格律詩造詣很深,既有家學淵源,又源於其自身的文化底蘊。
30年代在上海時,黃苗子有幸拜見柳亞子,又結識了主辦詩歌雜誌的詩人林庚白。
黃苗子此時遠離家鄉,有感而發,寫了幾首格律詩,刊登出來。
柳亞子發起“南社”,召開了幾次雅集,江浙滬等地的詩詞名流都來參加,恰好108人。於是,仿效梁山大排隊,在報上發表了南社點將錄,柳亞子居二,名之為“呼保義”,苗子也在其中,因為身材矮小,有“矮腳虎”之譽。
20世紀40年代抗戰期間,他在重慶寫了一首七律《無題》:
無限傷心孔雀詩,不堪惆悵冶春時。
有情皓月終難掇,飄夢芳年劇可思。
枳棘棲鸞沉鬼火,高邱無女照神旗。
星辰似此期待旦,忍向寒燈記寐詞。
這首詩他謄寫後拿去向孫師毅兄請教,孫師毅卻將它貼在了書房牆壁上。一天,孫師毅興奮而神秘地告訴苗子:“胡公”看了你這首詩,十分欣賞。“胡公”,即周恩來。
在黃苗子先生家中,我們曾經探討過格律詩。那時,我正在學格律詩的創作,黃苗子先生給了我許多鼓勵。他家中客廳牆上掛著一幅對聯:“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我印象深刻。那篆字看上去很規整,卻充滿了創意。
黃苗子先生與先父林鍇同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交往甚篤,相互欣賞。黃苗子有非常喜愛的8枚印章,父親鐫刻的“安晚”便是其中一枚。父親詩書畫印全能,一般自畫自題,但他卻請黃苗子題畫多幅。在“文革”剛剛結束時,父親繪製了多幅以鍾馗為題材的作品,請黃苗子先生題詩。父親尊重他的為人,喜愛他的詩章,尤其是他的打油詩。
黃苗子先生為父親的畫題詩多首。在2008年出版的《黃苗子詩詞》中,收錄了他為父親的《鍾馗嫁妹圖》《醉鍾馗圖》《鍾馗夜歸圖》《敦煌千佛洞圖》等畫題詩12首。
其中,題詩《鍾馗夜歸圖》流傳最廣:
小妹相扶抑小妻?暈暈鬥鬥醉如泥。
終南進士司何事?白晝鬼行君夜歸。
為什麼黃苗子對鍾馗的題材這樣鍾愛,我以為,他是痛恨“文革”的極左思潮。“終南進士司何事?白晝鬼行君夜歸。”打鬼的鍾馗,你在幹什麼?鬼魅橫行時你在哪裏?
這是發自黃苗子的心聲。
黃苗子的詩有童子功,60歲以後,受聶紺弩影響,寫起打油詩來。這樣的打油詩,聶紺弩寫的最為純熟,不僅要求趣味橫生,而且必須合乎格律,比起一般的格律詩更難寫。正所謂:“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髭。”
黃苗子的《丁卯夏憶卅年前事戲作》,打油味道濃厚:
完達山中雪滾泥,狗毛氈帽壓眉低。
窩頭百個肩挑重,老眼一雙腳印迷……
還有“暫卻深杯威士忌,自成正傳阿Q羞”,“聲名灌耳麻雷子,品藻從頭屎殼郎”等創新句子,創造了當時詩壇的流行。
四
黃苗子不僅是編輯家、美術理論家、詩人,而且還是畫家、書法家,最有成就的當屬書法。
黃苗子的書法幼時受教於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鄧爾雅。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黃苗子與於右任、沈尹默、葉恭綽、啟功、潘伯鷹等當代書法名家切磋書法。他的書風,尊傳統,重創新,真草隸篆,各體兼備。
黃苗子當年與齊白石老人關係非常密切。齊白石去世後,他主持了手拓齊白石老人印譜,發行了大約幾百冊,我現在還珍藏著一本,上麵有黃苗子先生的小楷評述,書法十分精到。
有一種說法是他60歲學書法,其實不然,他的書法在早年已脫穎而出。在上海時,黃苗子與於右任、沈尹默交往很多。到了20世紀70年代,他的書法風格大變,確實與張正宇有關。書畫家張正宇才華橫溢,是創造“以畫入書”方法的先鋒。20世紀70年代初,是張正宇書法創作的鼎盛時期,許多文化名人都喜歡他的作品。那時,我也去過張正宇家,每次都是高朋滿座。張正宇的書法功力深厚,具有極強的創造精神。他將各種書體隨意書寫,尤其對篆書有新的發揮,字型的變化、濃淡幹濕的變化,令人叫絕。
“文革”期間,黃苗子在監獄裏度過將近七年。從半步橋監獄到秦城監獄,他一直被單獨囚禁。監獄生活,對他的生存信念無疑是最嚴酷的考驗。但黃苗子依靠對藝術的追求,努力平衡和減輕精神上的痛苦。他看著牆上滴下的水痕像一個字,就琢磨其中的結構和線條。興之所至,他會如醉如癡地揮舞手指,在空中劃來劃去。這個時刻,他的內心充溢著活力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