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事關小利學會理智吃虧(1 / 2)

人一生下來,就注定不能脫離這個世界,就要與不同的人、事、物打交道,而最為複雜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人們最不容易處理好的。因此說,無論我們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考慮一下前因後果,不要盲目的做出決定,更不可任其自流、自以為是,要懂得適可而止,給自己留有餘地,這樣才不至於使自己處於被動的地位,否則就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產生不利於自己的結果。

人是自私的,總想要魚和熊掌兼得!古人總在不斷地告誡我們,做人不能太貪心,要適可而止,要懂得滿足,做人做事到了一定份上傷害的往往是自己。俗話說:“爽口之味皆爛腸腐骨之藥,五分便無殃;快心之事悉敗身喪德之媒,五分便無悔。”意指可口的山珍海味,多吃便傷害腸胃,等於是毒藥害人,控製住吃個半飽,就不會傷害身體;稱心如意是好事,其實有一些引誘人們走向身敗名裂的媒介,所以凡事不可隻求心滿意足,要懂得適可而止,保持在差強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懊悔,同時也不會傷害到自己。

一天,狼在山腳下發現了一個山洞,許多動物都從這裏通過。狼非常高興,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單等動物們來送死。

第一天,來了一隻羊。狼追上前去,羊拚命地逃,從山洞裏的一個小偏洞逃掉了。狼很沮喪,它搬來石頭堵上了這個小洞。第二天,又來了一隻兔子。狼奮力追捕,沒想到兔子從側麵一個小窟窿逃走了。狼一口氣把類似大小的洞全都堵上。第三天,跑來了一隻鬆鼠。狼飛奔過去,可是,鬆鼠從洞頂上的一個小孔鑽了出去。狼氣急敗壞,把所有縫隙堵得嚴嚴實實。第四天,狼興衝衝地坐在洞裏等待,沒想到,走進洞來的是一隻老虎。狼在山洞裏繞來繞去,根本無法逃脫。最終,變成老虎的美餐。

狼為了方便自己,而堵塞別人的生路,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別人逃脫了。於是當它看到別人從哪逃跑時,就把哪堵住。但是它忘記了,自己也身處在這個山洞裏麵,它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不留任何餘地,同時也意味著阻斷了自己的退路。這就告誡我們:做事要適可而止,善留餘地,為自己留好退路。

善留餘地,就是指人們在說話和做事時,留下可以回旋的空間。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飯吃七分飽,話說三分聽,寫文章要有意猶未盡”。其實也就是善留餘地。七分飽,要可口;三分話,要中聽;文章結尾要耐人尋味。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事情,你或許沒有什麼惡意,但是凡事還是要懂得給別人留餘地。因此,在做任何事之前,要三思麵後行。

有一個姓伍,名子剛的年輕人,他頂著博士的頭銜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廣告公司。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能彈會唱,他彈出來的琴和畫出來的畫不比專業人員遜色,更讓人忌妒的是人也長的儀表堂堂,風流倜儻,所以有不少女孩子都很崇拜他,喜歡他。

按常理來說,像他這樣有才,工作又努力上進,應該受到領導的重用……可是,有的同事工作能力,業務水平遠遠不如他,但人家卻都提升了職位,有的當了經理,有的當了處長,有的……可他仍然是老樣子。

其實,大家心裏都很清楚,像他這樣才華橫溢的人,又年富力強,提個一官半職是非常輕鬆的,可是他卻一直也得不到重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爭強好勝,總希望自己超過別人,總希望自己永遠都站在最頂峰。尤其他這個人說話,從來不考慮場合地點,也不考慮對方的身份和地位,說話向來都是直來直去,弄得人家簡直下不來台,而他自己卻不以為然。他的想法就是,既然大家都是同事,彼此之間都互相了解,所以無論是做事還是說話,自然就沒有必要拐彎抹角了,他想如果講究那麼多的話,那不是很得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