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過:“我從不歌頌自己,我有財產,有家世,我花錢慷慨,朋友們說我風趣,可是我絕口不提這些。固然我有某些優點,而我自己最重視的優點,即是我謙虛……”英國哲學家斯宣賓塞認為“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隻要看出與真理的衝突,都願意放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說:“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所以,人都要懂得謙虛,特別在得意之時,張揚更是要不得。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個極為精彩的世界,你便必須要明白,世界也經常會讓人無可奈何。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得意時不要太張揚,失意時不要太悲傷。”
愛因斯坦由於創立了相對論而聲名大振。有一次,他9歲的小兒子問他:“爸爸,你怎麼變得那麼出名?你到底做了什麼呀!”愛因斯坦說:“當一隻瞎眼甲蟲在一根彎曲的樹枝上爬行的時候,它看不見樹枝是彎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蟲所沒有看到的事情。”
一個人在得意之時不張揚才會取得最大的成功,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大漢王朝建立起來後,漢高祖劉邦便意識到,跟隨自己打下江山的那些功臣們已經成為了統治初期潛在的威脅。如何消除這些最易引發不穩定的因素,成為了劉邦急需解決的事情。
當時韓信功高蓋主,被封為淮陰候。為了試探韓信是否真的有反意,劉邦便約了韓信在一起下旗。棋局正酣之時,劉邦發問道:“依你所見,我可以帶我少兵馬?”韓信低頭道:“陛下最多指揮十萬!”劉邦繼續問道:“那你可以統率多少軍隊?”韓信說:“臣多多而善耳(我是越多越好)。”
麵對著劉邦別有用意的提問,韓信隻是低頭看著棋局,漫不經心地回答。此時春風正得意的他怎能想到,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送給劉邦坐,竟然還會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呢?而他的這句回答,更加堅定了劉邦要將他殺掉的決心,張狂將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一個真正有“心機”的人,絕對不會濫用自己的優點和榮譽,更不會等待著去享受榮譽。他隻會將自己的鋒芒收藏起來,繼續努力地去做自己還未完成的事情。得意之時過於張揚,便相當於在身處懸崖之時又在自己的頭頂懸了一把鋒利的寶劍,一旦人們的不滿讓寶劍墜落,你便會在放縱、放蕩的悲劇中滅亡,從而無法在社會中生存下來。正如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所諄諄告誡的:“決不要陷於驕傲。因為一驕傲,你就會在應該同意的場合固執起來;因為一驕傲,你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因為一驕傲,你就會喪失客觀的準繩。”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我們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也好,發了財也罷,切忌“在失意人麵前談論得意之事。”哪怕你真的認為自己才華滿腹、有著超群的能力、取得了出眾的才華,你也要學會藏拙,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處處陷阱、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品味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