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楠大學裏的學的是營銷專業,在畢業後不久,她便通過人才市場應聘到本省一家中美合資的食品企業從事銷售工作。三年多來,可楠以兢業的精神對待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恪盡職守的她不僅吃苦耐勞,勤於付出,而且敢於出大力、流大汗,一直紮根於市場的一線,與經銷商同甘共苦,共肩作戰。
天道酬勤,她的這些辛苦沒有白費,當時,可楠所負責的四個縣級市的總體銷售額不僅占到了自己所在大區的整體銷售額的50%,而且個人業績也總排在公司100多名業務員中的前10名。根據當時的情況,可楠成為了公司上上下下都普遍看好的“經理坯子”,而可楠也幻想著有一天機會會垂青於自己。
不久之後,機會來了,負責可楠所在地區北部的某個區域經理由於內部崗位轉換調走了,該崗位留下空缺。這時公司領導自然想到了最為出色的可楠,但是當負責銷售的營銷經理找到可楠我談話時,不知怎麼,她卻一時靦腆並異常謙虛起來。麵對客戶時的那種自信與勇氣一下子全都不見了。她告訴營銷經理說,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還需要繼續在原來的區域中進行鍛煉與提高,區域經理的重任自己還無法勝任,而且時機也不成熟。
後來,可楠的過度謙虛直接造成了一個結果:空缺區域經理的職位最後確定下來了,是一個銷售業績遠遠不如可楠,但是極具有魄力的一位同事。此人在經過公司的崗位技能培訓以及在領導經常“開小灶”給其補充“營養”和“麵授機宜”的熏陶下,成長極其迅速。一年後,這位同事升任到蘇皖擔任大區經理,享受著企業給予的比可楠高出了3倍的薪酬待遇和更高的崗位挑戰,而可楠卻還在原來的銷售區域繼續做著自己的業務代表。
可楠的遭遇讓人歎息,原本大好的發展機會便如此輕易地失去了。在具體運用謙虛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注意技巧與策略。謙虛不等於自卑,過度的謙虛往往會變味成為自卑與虛偽,而一個自卑的人在工作中是很難會得到領導的欣賞的。謙虛更需要注意分寸,謙虛過一分便成為了懦弱,而少一分便變成了狂妄和輕浮。把握分寸,才會在做人做事時更加遊刃有餘。謙虛也要分清對象,在謙虛者的麵前,你的適當謙虛可以增加對方的共鳴,使對方產生好感。而對於個性自信而張揚的人來說,適度的“王婆賣瓜”則可以深得對方的賞識,從而為自身的下一步發展贏得更寬廣的空間。
謙虛使人進步,但謙虛過度,便是懦弱與虛偽。因此,在麵對人生種種時,你一定要知道,何時應謙虛,何時應張揚,從而靈活應對,遊刃有餘,促使自己快速達到個人事業發展的巔峰。而那種過度謙虛、以至於到了虛偽地步的行為,我們是萬分不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