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之複雜,有“世界人種展覽會”之稱,全省計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漢回族、塔蘭其族、烏孜別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柯爾別孜族、錫伯族、索倫族、滿洲族、歸化族、塔塔爾族。維吾爾族為回紇後裔,唐末遷至,已與本省土著融化為一族,占全省人口四分之三弱,約二九八八五零零之數。其民散居全省,而以南疆為中心。哈薩克族散居天山北路,以塔城、阿爾泰為中心,全人口凡四三八五七零眾。漢族居新曆史已久,惟人數稀少,多屬統治階級,迨清時平定天山南北,遂有大批漢人入新,分布南北疆各重要城市,以迪化、奇台、景化、綏來為中心,全人口為二二二四零零之數。其在本省所占重要之地位,係因曆史上之關係,不關品量也。漢回又名甘回,亦呼東幹回,亦分布於各重要城市,而以迪化、伊犁、奇台、哈密為中心,人數可九九六零零眾。塔蘭其族(按:係從南疆遷居伊犁等地的維吾爾族)聚居伊犁一帶,為數凡七九二八零人。清初天山北路為蒙古族所據,分四部:曰準噶爾,曰杜爾伯特,曰土爾扈特,曰和碩特,皆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故北疆之阿爾泰,鎮西(即巴裏坤)、塔城、奇台,以及伊犁之草原地帶,多為其散布之中心地,南疆之焉耆、和靖次之,全人口可五九六六零眾。柯爾別孜族散居迪化、伊犁、烏恰及南疆各地,而以烏恰為中心,為數約六五九二零人。烏孜別克族散居塔城、奇台、伊犁、喀什噶爾各地,而以伊犁為中心,全人數僅萬人而已。塔吉克族亦突厥種,散居南疆之莎車、蒲犁、葉城、澤普各地,以蒲犁為中心,數可八二零零人,什九聚居於蒲犁境內。塔塔爾,俗呼“老朵夷”,原亦蒙古種,相傳為元太祖西征時,流落中亞、西歐各地之遺裔。日久,漸與白種人通婚,成黃白混血種,數可五六零零人,散居伊犁、塔城、阿爾泰各地,以伊犁為中心。歸化族即俗所呼之“白俄”也,蘇聯十月革命,帝俄瓦解,其貴族及軍旅多相率逃入新疆,因歸化於我國之國籍故名。其民散居塔城、阿爾泰、伊犁、迪化各地,而以伊犁為中心,全數約二萬人。滿族來新始自清代,多為西征軍之遺裔。錫伯、索倫均為滿洲族,全人口約一三八九零眾。多聚居塔城、伊犁、迪化一帶,尚保持其原有之語言文字,惟風俗習慣與漢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