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電視購物的產生與發展。

一、電視購物的產生。

在探討過電視購物基本概念後,再來談談電視購物於全球各地之起源與發展過程。

早於1980年代初期,美國即嚐試發展許多互動式電視節目計劃,例如War-ner-Amex所推行的QUBE【1】就是其中之一,但於1984年宣告失敗,主要是因為當時消費者對於互動式服務不感興趣。但是互動電視的概念,卻帶給零售業者一個發展契機,他們將此概念和拍賣做結合,電視購物便於此背景下催生而出。在1980年代後期,電視購物成功打入市場,在零售業內取得了一席之地。

電視購物興起的緣由,可簡略分以下幾點:

提供方便性:經由遙控器和話筒即可在客廳輕鬆購物,節省外出所需花費的時間與體力。

限製條件的改變:過去可能因為交通不便、地點偏遠等限製而影響消費意願,但是電視購物消除了物理上的障礙,使購物更為便捷,借此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生活形態的改變:人們生活更加重視時間管理和應用,因此,電視購物的便利性逐漸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科技的進步: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使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業有顯著成長,重視客戶服務的電視購物也順勢興起。

二、電視購物的發展。

據國內的新華社報導,截至2010年,全球電視購物產業每年正以超過20%的速度持續成長。美國電視購物行業的年營業額,占全國零售總額的8%;韓國電視購物年營業額,占全國零售總額的12%;電視購物正在全球各國蓬勃發展且潛力無窮。

以下為一些國家的電視購物發展概況:

美國:全球第一家電視購物公司“家庭購物網”(HSN,HomeShopping。Network)於1982年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成立,隨即掀起全美市場的電視購物熱潮。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為QVC(QualityValueConvenience)。QVC成立於1986年,是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電視購物業者,截至2010年,全球有六千萬消費者購買過QVC商品,會員遍及全球。電視購物除了在美國地區蓬勃發展外,在其他國家也興起風潮。

韓國:韓國也是電視購物成熟發展的國家之一,該國電視購物頻道自1996年開播以來,在2000到2002年之間,以每年60%的幅度快速擴張,至2003年已經演變成一個產值高達35億美金的市場。該國以LG所建立的電視購物機構最具代表性,是繼美國HSN和QVC後,全球排名第三以及亞洲排名第一的電視購物機構,其與韓國排行第二的CJ。

HomeShopping共同瓜分該國電視購物市場。在2001年,韓國又有三家業者,Hyundai、Woori(於2007年更名為Lotte)和Nong。

Susan一同加入電視購物的競爭行列,並自2002年起市場占有率、營業額迅速攀升成長。目前韓國電視購物市場則由前述之五大業者所主導。

日本:作為韓國諸多麵向上的死對頭,日本在電視購物產業發展方麵亦不落人後。1996年,JupiterShop。

Channel株式會社所投資的電視購物頻道成立,為目前日本電視購物業的龍頭。其後,電視購物美商QVC在2001年進軍日本市場,通信販賣業者JapanetTakata株式會社的電視購物節目也在同年開播,並擁有網購、郵購,該公司目前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僅次於Jupiter。

【1】QUBE:華納有線電視公司於1977年推出的互動電視服務,透過雙向傳輸,觀眾可在觀賞節目的同時,進行線上投票或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