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危機管理中的溝通(2)(3 / 3)

(1)新聞處理小組:危機溝通的任務通常由企業的公共關係人員來承擔,但許多企業沒有大批的公關人員,甚至沒有公關部。可以從各部門挑選合適人選,組成一個新聞處理小組,並接受如何接受記者采訪、電話問詢的訓練。

(2)親屬聯絡小組:挑選合適的人選,並進行訓練,使他們對公司上下和作業程序了如指掌。

(3)發言人:總經理未必能勝任新聞發言人的工作,應挑選最具“公司相”(CompanyFace)的人選並訓練他們如何與媒體溝通。麵對電視攝影機和采訪人員是件“可怕”的工作,千萬不要等到真正出現緊急事件才去“補課”。

三、“雄鷹”政策的實施

危機溝通中的“雄鷹”政策在實施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麵對危機,應考慮到最壞的可能,並及時有條不紊地采

取行動。

(2)在危機發生時,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戰時”辦公室,或危機控製中心,調配經受過訓練的高級人員,以實施控製和管理危機的計劃。

(3)使新聞辦公室不斷了解危機管理的進展情況。

(4)設立熱線電話,以應付危機期間外界所打來的各種電話,要選擇接受過訓練的人員來負責熱線電話。

(5)了解企業的公眾,傾聽他們的意見,並確保企業能了解公眾的情緒。

(6)設法使受危機影響的公眾站到企業的一邊,並幫助企業解決有關問題。

(7)邀請公正、權威性的機構來幫助解決危機,以協助保持企業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度。與那些受人尊敬、立場公正的機構進行公開的合作,是解決危機的關鍵。由社團、權威性機構出麵講話,一般給人以公正的感覺,容易得到公眾的信任、輿論的同情。1993年6月,美國著名的飲料公司百事可樂公司發生了在罐裝百事可樂飲料中發現注射器針頭事件。雖然不合邏輯,但媒介報道卻讓人寧可信其有。百事可樂公司與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密切合作,由該局出麵揭穿這是件詐騙案,政府部門主管官員和公司領導人共同出現在電視熒屏上,事實得以澄清。

(8)時刻準備應付意外情況,隨時準備改變企業的計劃,不要低估危機的嚴重性。

(9)要善於創新,以便更好地解決危機。

(10)別介意臨陣脫逃的人,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11)把情況傳給總部,不要誇大其辭。

(12)危機管理人員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13)掌握輿論的主導權,盡力以組織發布的消息為惟一的權威性來源。在危機發生而事故真相尚未查明前,可向媒介提供背景材料,介紹發生危機的初步情況,企業采取的措施,以及與事件相關的資料來占領輿論陣地。這就是裏傑斯特的所謂“填補信息真空的策略”。

(14)當被問及發生什麼危機時,隻有確切了解危機的真正原因後,才對外發布消息。

(15)不要發布不確切的消息,絕不要用猜測或不真實的信息來填補消息的空白,這會損壞自己的組織,並可能會使公司上法庭。

(16)宣布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時間,以盡可能地減輕公眾電話詢問的壓力,做好新聞發布會的全麵準備。

(17)記住媒介通常的工作時間。如果發生巨大的災難,企業也許會接到世界各地(不同時區)打來的電話。如果必要的話,新聞辦公室24小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