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危機管理中的溝通(3)(1 / 3)

(18)如果媒體的報道與事實有誤的話,應予以堅決回擊,邀請公正權威的機構來幫助組織;若遇到威脅中傷的行為,應要求這些反對者撤回並表示道歉。

(19)建立廣泛的消息來源,與記者和當地的輿論媒介保持良好的關係。

(20)要善於利用和控製危機溝通的效果。

(21)在危機溝通中,避免使用行話,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來說明企業對所發生事情的關注。在雀巢嬰兒奶粉危機中,雀巢公司在國際社會開展抵製其產品運動的初期,僅使用沒有感情色彩的科學和法律語言來回應公眾的批評,結果令公眾感到雀巢公司立場僵硬,對存在的問題漠不關心。毫無疑問,公司的溝通工作是失敗的。

(22)確保企業在處理危機時,有一係列對社會負責的行為,以增強社會對企業的信任度。在有人員傷亡的事故中,尤其要突出宣傳企業全力以赴搶救傷員和遇險人員的實際行動。

(23)當危機處理完畢後,吸取教訓,並以此教育全體員工。

危機中與新聞媒體溝通的方法

因為大眾對危機及企業的了解,幾乎全部來自各種新聞媒體的報道,所以,在企業處理危機的過程中,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居於核心的地位。

凡中外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企業領導人親自出馬,展現敢於負責、有能力、有決心、有誠心解決危機的形象。這種做法容易得到公眾的同情和理解,取得公眾的信任。“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發生時,美國聯合碳素公司開始采取漠視的態度,輿論大嘩。公司總裁不得不冒險去印度親自處理,印度政府當即逮捕了他,然後又釋放。總裁首先宣布的是要對受害者進行治療和賠償,這一行動大大緩和了當地政府和公眾的對抗情緒,也緩解了危機。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處於危機的關鍵時刻,麵對媒體和特定群體的注目,應如何去應對以收到最佳溝通效果呢?首要的一步是應該意識到,管理者有責任利用新聞采訪的機會把關於危機的信息公正、準確地傳遞給公眾,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大眾傳媒,把接受采訪看作是重建企業信譽的良好機會。

一、製定溝通政策

與新聞媒體溝通之前須有周詳的溝通政策,要預先擬定應對各種公眾關心問題時的策略。溝通政策最關鍵的內容是指定新聞發言人,統一對外表態口徑。要明確在危機情境中,誰有權發表公司聲明。同時,危機事件初期經常容易發生情況不明、消息來源混亂的現象,不管外界怎樣猜測,作為危機處理人員應對各種情況冷靜地分析判斷,確定統一表態口徑。重大事故發生時,還應設立情況分析小組,提供準確的可供對外界公布的消息。切忌對外發布相互矛盾的消息,那樣隻能引起公眾不必要的猜疑,增加危機處理的困難。

二、預做準備:取勝的關鍵

管理者或其他“發言人”可能在采訪中麵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故須預作準備,以免在回答時措手不及,說出不適當的言辭。例如,“在過去5年裏,我們從未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這樣的表述就是不適宜的,應該說:“在本行業中,我們的安全紀錄名列前茅,實際上,我們去年還得到獎勵……”

準備工作包括要明確在公開場合不宜使用的詞句,例如:死亡、事故、解雇、歧視等。同時,明確應反複強調的詞句,例如:安全、關注、長期的良好關係、滿意等等。

管理者可以要求新聞媒體在采訪前列出可能涉及問題的項目,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要求都可得到滿足。在為問題做準備時,盡可能多地搜集數據、事實、統計結果等材料,並把它們製成卡片隨身攜帶,以增強自己所做聲明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