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能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於團結周圍的人們。
要使示弱產生積極作用,必須善於選擇示弱的內容。
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麵前,不妨展示自己學曆不高,經驗有限,知識能力有所不足,有過種種曲折難堪的經曆,表明自己實在是個平凡的人。
成功者應多在別人麵前說自己失敗的紀錄,現實的煩惱,給人以“成功不易”,成功並非萬事大吉”的感覺。
經濟比較富足的,可以適當訴訴自己的苦衷。諸如健康欠佳、子女學業不妙以及工作中諸多困難,讓對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難念的經。”
某些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坦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鬧過笑話、受過窘等。至於那些完全因客觀條件或偶然機遇僥幸獲得名利的人,更應直言承認自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示弱可以是個別接觸時推心置腹的長談,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眾人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補人之長。
示弱有時不僅表現在語言上,還要表現在行動上。
自己在事業上已處於有利地位,獲得了一定成功。在其它的方麵,即使完全有條件和別人競爭,也要盡量回避退讓。也就是說,事業之外,平時對小名小利應淡薄疏遠些,因為你的成功已經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標,不可再為一點微利惹火燒身,應當分出一部分名利給那些暫時的弱者。
示弱是強者在感情上體貼暫時在某些方麵處於劣勢的弱者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它能使你身邊的“弱者”有所尉藉,心理上得到平衡,減少或抵銷你前進路上可能產生的消極因素。
怎樣對付他人“揭短”?
你正在興致勃勃地向你的朋友講述你怎樣從池塘裏釣上兩條大魚。你的妻子卻在一旁插話說:“聽他的!他的了兩天,一條小魚兒的影子都沒見著!那魚是花錢買的!”
你正在和新結識的女友吹噓:“我最近上了一個戲,這是我頭一次獨立執導,故事非常精彩,上演後一定會轟動。”旁邊卻走過來一個朋友:“嘿,不怕西北風煽了舌頭!姑娘,別聽他瞎編,他哪是什麼導演,隻是個場記而已!”
你正在幫助你的領導修理電視機:“原因可能在天線,也可能是顯像管出了毛病……。”這時,你的親戚走過來:“嗨,他隻會拆零件。前天我那台彩電,沒修前能看兩個頻道,讓他一修,隻能看一個頻道了!”
妻子、朋友、親戚,有時會開玩笑似地揭你的“短”,弄得你有點下不來台。你想默認又覺得窩囊,想還口又覺口吃。
怎樣從困境中擺脫出來?不妨運用幽默的語言、滑稽的表情和笑料衝淡這尷尬的處境,活躍氣氛。
你可以接著妻子的話說:“不錯,我往池塘裏扔了五元錢,那兩條魚就自動跑進我的網兜裏了!”
你也可以接著朋友的話說:“場記怎麼啦?導演都得先幹場記,不信你去問問黑澤明!”
你可以說:“每個電視機有不同的毛病,修不好你的,不見得修不好他的!”
顯然,設法改變處境比保持沉默要主動,但有一點應明確: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親友,你不能采用氣憤的話予以還擊,而幽默的解嘲是最好的辦法。
在對付“揭短”時,尤其要注意:
1.盡量不懷疑他人別有用心 ,
如果我們神經過敏,對別人的每一句話都琢磨一番潛台詞、話外音,那就會自尋煩惱。因為在許多場合,對方往往是脫口而出或即興聯想的玩笑話,根本沒想到會傷害你。不知者不為過,我們何必胡亂猜疑呢?
2.不可反唇相譏
有人聽不得半句“重話”,動輒連珠炮似的反譏,常因此挑起唇槍舌劍,使良好的關係破裂。一般說來,開玩笑的人若是得到嚴肅的回報,臉上常掛不住。所以,我們不能為笑話失去一個朋友,甚至給人留下心胸狹窄的印象。
3.泰然處之
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萬狀,既不能正常地保持沉默,
又不能機智地改變處境,以至失態,那就顯得有些“小器”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風度,暫時把“揭短”拋置一邊,尋找別的話題,或點起一支煙,端起一杯茶,轉移到別人的視線等,才是上策。
4.幽默的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