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意見的說話藝術
不可抱著改變對方主意的心情和他爭論,也不要試圖去“贏”這場爭吵,隻要陳述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但也不應讓人感到你在說教。
強調共同之處。差不多任何爭執,都有某些雙方同意的見解,應該強調這些;如果過分強調分歧的意見,必然使對方不服。
不要以表達不同見解來證明自己高人一等。
在你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之前,必須要先了解對方的立場,以求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不過,在未澄清之前,切忌假定意見已有分歧。
有其他人在場時,不要提出使對方感到為難或難堪的意見。
保持愉快的態度,不要表露出憤怒、不耐的情緒。聲音要保持溫和、愉快,避免打斷對方的講話,不要用皺眉、搖頭等動作。
在表達意見的時候,要具有選擇性,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挑剔,人們很快就不願聽你的。
多說讚美、感謝對方的話。
批評別人的說話方式
批評,是對人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正確地運用批評方式是很重要的。現在談談最佳批評方式的選擇。
觸動式批評。措詞比較尖銳,語調比較激烈。它適合於惰性心理、依賴性心理較為突出的青年。
漸進式批評。有層次地逐步深入。適用於自尊心和榮譽感較強的青年。
商討式批評。平心靜氣,商討的口吻,較為緩和。適用於反應快,脾氣躁,情緒易被語言激發的青年。
提醒式批評。以暗示為手段,語言內容多為提醒、啟示之類。適用於性情機敏,疑心較重的青年。
即席式批評。當時、當場、當事的批評。適用於不肯輕易認錯的青年。
參照式批評。借助他人、他事的客觀形象,運用對比方式烘托出批評內容。適用於經曆淺薄、盲目自大、自我覺悟差、易於感化的青年。
發問式批評,以提問為內容,把要批評的事用提問的方式表示出來。適用於善於思考、性格內向、比較成熟的青年。
向人道歉的說話方式
人孰無過,所以我們人人都應該學會道歉。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彌補破裂了的關係,而且還可以增進感情。
道歉的方式各種各樣,最常見和需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如果你覺得道歉的話說不出口。可以用別的方法來代替。一束鮮花能使前嫌冰釋;把一件小禮物放在對方的餐桌上或枕頭底,可以表明悔意,以示愛念不渝;大家不交談,觸摸也可傳情達意,這就是所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
切記道歉並非恥辱,而是真摯和誠懇的表現。大人物有時也道歉。丘吉爾起初對杜魯門的印象很壞,但後來他告訴杜魯門說以前低估了他,這是以讚譽的方式表示歉意。
應該道歉的時候,就馬上道歉,越耽擱就越難啟齒,有時甚至追悔莫及。假如你認為有人得罪了你,而對方沒致歉,那你應該冷靜,不要悶悶不樂,更不要生氣,也許對方正為如何道歉而不好過呢。
你如果沒有錯,就不要為了息事寧人而認錯。這種做法,對任何人都沒好處。同時你要分清深感遺憾和必須道歉這兩者的區別。有些事你可以表示遺憾,但不必道歉。
開玩笑的“規則”
注意格調。玩笑應該有利於身心健康,增進團結,擯棄低級庸俗。
留心場合。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正規場合一般不宜開玩笑。彼此不十分熟悉或生人熟人同時在場,不宜開過深的玩笑。
因人而異。對性格開郎、喜歡說笑的人,開些“國際玩笑”也無妨,而對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的人,一般不要過分地開玩笑。
掌握分寸。俗話說,凡事有度,適度則益,過度則損。
避人忌諱。忌諱是因風俗習慣或個人生理缺陷等、對某些言語或舉動有所顧忌。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忌諱。所以,開玩笑時一定要小心避之。
拒絕閑聊四法
漫無邊際的閑聊,影響工作和學習。現介紹四種表示無暇閑聊的婉轉方法:
啟示法。
在自己工作場所的醒目處,寫上“閑聊不過三分鍾”或魯迅的名言: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以此啟示來客,謝絕閑聊。
工作法。
當發現聊客朝自己走來,可立即埋頭工作,或眼睛凝視空間,令聊客相信自己正在專心工作,讓其知趣離開。
冷待法。
當聊客打開話匣子時,自己保持冷淡,隻點頭或搖頭,不予搭話,也可作簡短的回答“是”或“不是”;若聊客仍然口若懸河時,可起身做些雜務,令其掃興而去。
推遲法。
如對方並未閑聊,或自己喜歡與其交談,但當時確無時間接待,可提議推遲在下班後或共同進餐時進行交談。
打電話的藝術
現代社會,電話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甚至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工具。因此,怎樣使別人由你的聲音而獲得好感,是人人都應該注意的。
在我們打電話時,究竟應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才好呢?請你先記住:表情和動作雖派不上直接用場,但可以借助輕重緩急的語調,使你的聲音更悅耳動聽;打電話如果不善於辭令,就不易收到好的效果;打電話時你在對方頭腦中樹立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完全取決於聲音的表達。所以要特別注意對話時的用語。
下麵則是幾條打電話應遵守的禮貌:
先說自己的姓名,再確認對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