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人際交往必備的禮儀規範(1)(1 / 3)

社交禮儀的基本職能

1.塑造形象

塑造形象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一職能,其中包括塑造個人形象和組織形象兩個方麵。

2.溝通信息

溝通信息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二職能。它包括三種類型:一是言語禮儀;二是飾物禮儀;三是行為表情禮儀。其中,一個信息的傳遞=7%詞語+38%語音+55%表情。

3.聯絡感情

聯絡感情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三職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誠。以真誠的心換取他人之心;以真誠的行為款待他人;以真誠的語言取悅他人。在社交場合,尤其需要付出一顆真誠的心,方能收獲溫暖。

4.增進友誼

增進友誼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四職能。

社交禮儀的類型

按涉及範圍分

社交禮儀分為國內禮儀和涉外禮儀兩大種,著重於禮儀服務的對象的內外區別。前者指本國範圍內通行的一些禮儀規範;後者指參與外事活動應遵循的禮儀規範。

按主體應酬的工作對象分

社交禮儀可分為內務禮儀、公務禮儀、商務禮儀、個人社交禮儀。

內務禮儀。在家庭中,親朋好友之間應酬交往時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家人間的問候、祝賀、慶賀、贈禮、宴請等。

公務禮儀。在公務活動中,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公務行文的禮儀、公務迎來送往的禮儀、公務會談的禮儀、公務宴請招待的禮儀等。

商務禮儀。在商務部門工作應酬中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如商務接待、商務談判、商務慶典等禮儀。

個人社交禮儀。個人參加社交活動時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一些基本的禮節,如握手、介紹、交談、饋贈等。

社交禮儀的表現形式

語言類

語言類禮儀可分為語音類、口語類和書麵類三種禮儀形式。

語音類。是通過不同的語音來表示禮儀的意思,即通過聲音的高低、音色、語速、聲調等來暗示不同的意義。首先聲音表達要讓人感到真實、樸實、自然;其次音量要控製得當,需輕柔時勿高昂,需低沉時勿喧嘩;最後音調要注意抑揚頓挫、和諧有致。

口頭類。是通過口頭語言的方式表達的各種禮儀,即以談話的方式表示禮節。表達要注意時間原則、地點原則和對象原則。

書麵類。是通過書麵語的方式表達的禮儀,用於非麵對麵人際交往時所運用的。通過感謝信、賀電、函電、唁電、請柬、祝辭等書信形式來傳情達意,有兩大特點:一是禮節性;二是規範性。

身體語言類

身體語言分為表情語言和動作語言。

表情語言類。是通過人的臉部各種各樣的表情來傳遞禮儀。人的臉部是人世間最豐富多彩的一道風景線,包括眼、眉、嘴、鼻、顏麵肌肉的各種變化以及整個頭部的姿勢等。例如,人的眼睛是人的表情語言中語彙最豐富的,“眼語”像靈魂的一麵鏡子,通過眼睛可以觀察到對方是否喜歡你、支持你。比如,深沉的注視表示崇敬,橫眉冷眼指仇敵,眉來眼去指情人暗送秋波。

動作語言類。是通過人的各種身體的動作傳達禮儀。人的身體動作非常多,有手語、肩語、腿語、腰語、足語等。其中手語是語義中最豐富的動作語言。例如,豎起拇指向上表示讚揚、了不起;伸出小拇指表示鄙視;向上同時伸出中指和食指組成英文字母“V”,表示勝利;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其他三指向上伸出表示“OK”、“好”的意思。

飾物語言類

通過服飾、物品等語言符號表達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義的禮儀行為。一種是由服裝、飾物、化妝美容等代表的禮儀,一種是通過各種物品代表的禮儀。

飾物類語言有其特殊的意義。首先,服飾和物品昭示著社會風尚;其次,服飾和物品是一種情感的象征;再次,服飾和物品是一種美的演繹。

酒宴類

通過設宴吃飯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歡迎的一種禮節。古今中外,以酒宴款待親朋好友已成為慣例。一則,通過美味佳肴表達對朋友親人的深情厚意;二則,通過宴席上種種禮儀行為表示對客人的尊敬禮貌,以求此後發展互相友好的關係。

社交禮儀的基本原則

禮儀名目眾多,細則紛繁,講究商務禮儀尤其還應掌握必要的世界各國的禮儀習俗,更是使其呈現出五彩繽紛的特點。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掌握?我們認為,在從事各種商業活動、具體遵行商務禮儀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其中包括言行文雅,態度恭敬,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表裏一致。

1.“尊敬”原則

有人曾把商務禮儀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充分地考慮別人的興趣和感情”。尊敬是禮儀的情感基礎。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是平等的,尊重長輩,關心客戶,這不但不是自我卑下的行為,反而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禮儀,說明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敬人者恒敬之,愛人者恒愛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禮”的良性循環就是借助這樣的機製而得以生生不已。當然,禮待他人也是一種自重,不應以偽善取悅於人,更不可以富貴驕人。尊敬人還要做到入鄉隨俗,尊重他人的喜好與禁忌。總之,對人尊敬和友善,這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項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