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人際生存——韜光養晦,深藏不露(3)(1 / 3)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辦公室時刻都有這種小人存在,他們挖空心思地尋找漏洞,然後見縫下蛆,當蛆長大了,爬上桌麵時,那種滋味是讓人不得不惡心的。

但是,他們做得非常巧妙,不到關鍵的時候,他們不可能讓你知道蛆的存在,到了關鍵的時候,你就是知道了,也已經來不及了,這也是他們最高明的地方。

“小人”是引起一個團體紛擾的罪魁禍首,他們的造謠生事、挑撥離間、興風作浪,令人討厭,所以人們對這種人不僅敬而遠之,甚至還抱著仇視的態度。

仇視小人固然足以顯出你的正義,但在人性叢林裏,這並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顯了你的正義的不切實際,因為你的“正義”公然暴露了這些小人的無恥、不義。

再壞的人也不願意被人批評“很壞”,他們總要披一件偽善的外衣,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顯的“正義”,卻照出了小人的原形。這不是故意和他們過意不去嗎?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擊,因為他問心無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麵目,為了自保,為了掩飾,他是會對你展開反擊的。也許你不怕他們的反擊,也許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始終在暗處,用的始終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會輕易罷手。你別說你不怕他們的攻擊,看看曆史的血跡吧,有幾個忠臣抵擋得過奸臣的陷害?

所以,和小人保持一定距離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嫉惡如仇地和他們劃清界限,他們也是需要自尊和麵子的,何況你也不可能完全“消滅”小人。因為“小人”是一種人性現象,而人性是亙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們保持一種“生態”上的平衡。

而且,有“小人”的存在,才能彰顯你這“正人君子”的價值與可貴。另外有一點也必須了解,“小人”有時也會有一些“正義”,會不留情麵地揭露隱私與不法,這對遊走於法令邊緣的人,未嚐不是一種威脅,因此“小人”還是有某種存在價值的。

在辦公室裏與“小人”相處,你要做到:

(1)要有大度的氣量。與心胸狹窄的人相處,肯定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氣量,與之斤斤計較,就無法相處。相反,如果氣量大度,胸懷寬闊,就會使那些不愉快的事化為烏有,同時,對心胸狹窄的人也是個教育。

(2)要有忍讓的精神。有人因心胸狹窄,做出了對不住自己的事來,你應該忍讓。忍讓,絕不是軟弱,而是心胸寬闊、風格高尚的表現。提倡忍讓,並不意味著放棄原則。

心胸狹窄的人極容易錯誤地估計形勢,錯誤地對待人和事。因此,對心胸狹窄的人發揚忍讓精神,絕不意味著遷就他的錯誤。對他的心胸狹窄忍讓,但對他的錯誤思想和行為決不遷就,這才是忍讓。

這樣可避免無端樹敵,生活中,“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樹敵過多,不僅會使自己在生活中邁不開步,即便是正常的工作,也會遇到種種不應有的麻煩。

容忍別人對自己所犯的過錯,不記仇,給他以希望,他自然會對你有所感恩,將這份報恩的感情藏於心中,日後總要尋機將這份恩情還回去。當然,我們所做的這些,目的並不是貪圖他人的回報,如果是那樣的話,反而會讓人瞧不起。

如果是因為你的過失而傷害了別人,你應及時道歉,這樣的舉動可以化敵為友,徹底消除對方的敵意。“不打不相識”這一民諺就包含了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別人,當時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種“發泄”,與其等別人“發泄”回來,不知何時飛出一支暗箭,倒不如主動上前致歉,以便盡釋前嫌。

有許多人隻注重搞好與重要人物的關係,而對位居其次的人或是暫時處於低穀的人多是瞧也不瞧。這種從眾的冷漠態度很容易令對方誤會,一旦你有求於他,他對你根本沒有好感,自然也不會伸出援手。

一個在機關工作的小夥子,工作能力強,為人機靈,很受大家的喜愛與認可。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對“一把手”的態度總是公事公辦式的不遠不近,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對並無多大實權的“二把手”卻十分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