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之道:在職場中鋒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圍人的心態,有這樣的結果並不奇怪。徐明明並非是目中無人,隻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調,不善於適時隱藏自己的鋒芒。隻要她能真誠地對待同事,日子久了,他們自然會明白,這就是她的真性情。
同事相處,若即若離最相宜
與同事相處,太遠了當然不好,人家會認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讓別人說閑話,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誤解,認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說,不即不離,不遠不近的同事關係,才是最難得和最理想的。
雖有人認為“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大家都是打工仔,聚在一起工作並不奇怪。如果某天,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別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將會成為你的搭檔。上司將他交托與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紹公司的架構、分工和其他製度。如果在接待他時你戰戰兢兢,未免太敏感了;不如放輕鬆點,就當他是普通的同事吧。這時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來閑言閑語。
辦公室裏與同事相處,大前提是公私分明。在公司裏,同事是你的搭檔,你倆必須忠誠合作,才可以製造良好的工作效果。如果同事是新人,許多地方是需要你提示的,這時,你就得扮演老師的角色,當然切不能頤指氣使,更不應倚老賣老引起他人反感。
私底下,你倆十分了解對方,也很關心對方,但這些表現最好在下班後再表達吧。跟往常一樣,你倆可以聯袂去逛街、閑談、買東西、打球,完全沒有分別,隻是閑暇時,以少提公事為妙,難道你一天工作8小時還不夠嗎?
許多公司有不成文的習慣,就是獲升職者要請客,你若身處這樣的公司,當然要入鄉隨俗。至於請客請些什麼呢?
那要視加薪額和職級而定,一則是量入為出;二則是身份問題。如果你隻是小文員一名,卻動輒請同事吃海鮮餐,未必個個會欣賞,可能有人認為你太“招搖”。所以,一切最好依照舊例,人家怎樣,你就怎樣。有人當麵恭維:“你真棒,什麼時候再請第二次?”你可微笑地回答:“要請你吃東西,什麼時候都可以呀!”一招太極就能解決問題。
要是相反,有同事表示要請客賀你,應否答應?
當然要答應,否則就是不賞麵,不接受人家的好意。不過,答應之餘,請考慮:對方是否一向與你投契得很,純是出於一片真心?還是彼此隻屬泛泛之交,此舉隻是“拍馬屁”?前者你自然可以開懷大嚼,後者嘛,吃完之後最好反過來做東,這樣既沒接受他的殷勤,又沒有開罪對方。
許多公司有歡迎新同事和歡送舊同事的習慣,身在其間的你,應否熱烈支持這些行動?
歡迎會目的是聯絡感情,歡送會則表示合作愉快或感謝過去的幫忙。所以,前者你不必一定出席,除非你的工作崗位是公關或人事部。至於後者,就比較複雜,你應該小心衡量一下:
這位同事與你有沒有關係?如果是毫無交情的,可以不必參加聚會,但送一張慰問卡是必要的,那是禮貌,也表示你的關心,何況他日你們或許還有機會共事。
要是常常接觸的,但交情普通,則在公在私也該出席聚會,顯示你確實欣賞和不舍得對方,分手時,最好表示你的祝福。
若對方是你的助手或更親密的搭檔,最理想的是既參加大夥兒的聚會,又私下請對方吃一頓午飯,或是送一點紀念品,以表示你的感謝和友情。
隻有和同事們保持合適距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受歡迎的人。你應當學會體諒別人。
不論職位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範圍和責任,所以在權力上,切莫喧賓奪主。不過記著永不說“這不是我分內事”之類的話。過於涇渭分明,隻會搞壞同事間的關係。在籌備一個任務前,謙虛地問上司:“我們希望得到些什麼?要任務順利完成,我們應該在固有條件下做些什麼?”
永遠不要在背後說人長短。比較小氣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難免說東家長西家短。成熟的你切忌加入他們一夥,偶爾批評或調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如藝人等,倒是無傷大雅,但對同事的弱點或私事,保持緘默才是聰明的做法。
搞小圈子,有害無益。公私分明亦是重要的一點。同事眾多,總有一兩個跟你特別投緣,私底下成了好朋友也說不定。但無論你職位比他高或低,都不能因為要好這個原因,而做出偏袒或恃勢。
一個公私不分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何況,老板們對這類人最討厭,認為不能信賴。
同事之間交淺言深最易禍從口出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忌交淺言深,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辦公室,它所造成的負麵影響不能忽略。
你剛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同事對你表示友善而歡迎的態度,大家一起出外午餐,有說有笑,無所不談。但其中一名同事可能跟你最談得來,樂意把公司的種種問題以及每一位同事的性格盡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