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贏回魅力——用心揣摩,情感征服(3)(3 / 3)

這時,周總理及時地為對方挽回了麵子,溫和地說:“兩國語言要做到翻譯準確無誤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講得不夠完善。”並慢慢重述被譯錯了的那段話,讓翻譯仔細聽清,之後這名蘇軍中尉準確地翻譯了出來,緩解了緊張氣氛。

總理講完話在同蘇軍將領、英雄模範幹杯時,還特地同翻譯單獨幹杯。蘇聯官員和其他將領為此都流出了熱淚,翻譯被感動得舉著杯久久不放。

周總理在此處,就是恰當地挽回了對方的麵子,贏得了對方的感激之心。這無疑對加深雙方的友誼和順利合作有著重要的潤滑作用。

在社交中誰都可能不小心弄出點小失誤,比如念了錯別字,講了外行話,記錯了對方的姓名職務,禮節失當,等等。

當我們發現對方出現這類情況時,隻要是無關大局,就不必對此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來已被忽視了的小過失,一下變得顯眼起來。更不應抱著譏諷的態度,小題大做,拿人家的失誤在眾人麵前取樂。

因為這樣做不僅會使對方難堪,傷害他的自尊心,讓他對你心生反感,而且也容易使別人覺得你為人刻薄,在今後交往中對你敬而遠之,產生戒心。

在社交中,有時常會進行一些帶有比賽性、競爭性的文娛活動,比如棋類比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等。

有經驗的社交者,在自己“實力雄厚”、絕對能取勝的情況下,往往並不會使對方敗得很慘,反倒是有意讓對方勝一兩局,既不妨礙自己總體上的獲勝,又不使對方太失麵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連贏幾盤後,往往會有意地走錯幾步,讓對方最後贏一兩盤。大家都心知肚明,你給他留了麵子,他自然心存感激。

投其所好,讓他高高興興幫你辦事

閉上眼睛回想一下,我們在請人幫我們辦事之前,是不是會摸清楚他的喜好,然後有針對性地去?

比如,我們創業需要融資,如果想從一個有錢人手裏拿到大筆的資金,而他又是出了名的“性情古怪”,如果從正常的程序談判、協商,可能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都一無所獲。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他的興趣喜好,恰到好處地投其所好,贏得他的歡心和喜愛,此時,再拿出來早已經準備好的計劃書或者策劃方案,很容易、很快,他就會高高興興地幫我們提供資金。

如果他喜歡古董,我們就送上罕見有品位的古董珍品,如果他喜愛字畫,我們不妨帶上傳世名作做為見麵禮,如果他喜歡踢足球,我們不妨效法—高俅,獲取“高官”,如果他喜歡飲酒作樂,我們就順水推舟陪他喝個夠。

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規律—好心情樂助人律,也就是說心情好可以使人更容易幫助別人。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故意在公用電話裏放置了一枚硬幣,假裝是前一個人忘掉的。被試者去打電話,忽然發現了這個硬幣,感到非常高興。

這時,試驗者抱著一堆書籍之類的東西從他跟前走過,故意讓書突然掉到地上。剛從電話亭裏出來的這個心情好的被試者,大多會幫助他撿起地上的書。而對於沒有撿到額外錢幣的人,幫助陌生人撿書的概率則小得多。

軍閥混戰時期,有一個人,想在東北謀一個職業,曾經請了個有權勢的商人,幫他推薦,張作霖也表示同意委以重任。可過了幾天,還遲遲不見任書,那個人急得團團轉。

湊巧,他遇到了一位故交,此人正好是張作霖的顧問。這個人把自己的處境告訴了他,請求他催催張作霖。

誰知那位顧問卻像撥浪鼓似的一個勁兒地搖頭,推卻道:“不好辦啊。你既有人推薦了,我再為你去說情,好像是追問他一般。他是一個多疑的人,便會想到你為什麼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在他那裏謀事。本來也許會給你個差事,這樣一來,非但不給,搞不好還會招來禍害。”

不過,顧問到底是顧問,他見那人一臉的失望與憂傷,竟也為朋友想出條主意:“我想到一計,張大帥近來很高興玩麻將,對麻將情有獨鍾,我們就借某總長家裏,請人來吃飯打牌。打牌時你也來,你是打麻將的老手,每次是隻贏不輸。這回你隻許輸,不許贏。不妨連自己的底也輸光,一定要讓張大帥贏得滿意,玩的開心。到那時候,我自有妙計。”

到了約定的那天,在某總長家裏,由那位顧問盛情邀請張作霖吃飯。茶餘飯後,拉出麻將桌準備交鋒。

所有事情都照那位顧問的計劃而行。這天,張作霖的牌可順了,要什麼牌就來什麼牌。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那人真不愧是打麻將的老手,張作霖手中的牌,他摸得透透的。在玩牌過程中,他故意多次輸給了張作霖。張大帥玩得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