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愛彰顯(1 / 3)

第31章 大愛彰顯

新世紀以來,有兩個事件令人刻骨銘心,那就是抗擊“非典”和汶川特大地震。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席卷全球的SARS(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令世人聞之色變。衛生部統計顯示,截至當年年底,“非典”感染病例7755人,奪走了730個鮮活的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6.9萬多條鮮活的生命終止在廢墟之下,3萬多活生生的人瞬間不見了蹤影,近30萬人受傷。

大災麵前,川航肩負起了義不容辭的重任。

抗擊“非典”顯大愛

2003年4月24日,北京機場。

乘坐川航北京—重慶航班的旅客正常登機。人們的裝束非常奇怪:每個人臉上都捂著大口罩,彼此間少言寡語,連眼神都有些怪異,即使相互熟悉的人之間,也常用手勢、眼神交流。知情人都明白,他們是為防範隱形殺手——“SARS病毒”。而此時的北京,已經成為“非典”重災區之一。

客艙部“銀杏”乘務組的空姐照例在艙門口迎接旅客。她們邊向旅客親切致意,邊按照防範要求用紅外線體溫計為旅客測量體溫。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在女兒陪伴下登上飛機,奇怪的是老人坐在2排A座,女兒卻到了後艙,坐下前囑咐空姐孫莎莎按時給老人衝服葡萄糖。

飛機平穩飛行。客艙裏,乘務員孫莎莎熱情周到地為旅客服務著,老人是她重點照顧的對象。見老人表情不正常,孫莎莎以為是體弱暈機,便熱情地送上毛毯,可老人卻一直昏睡著。一位熱心乘客建議給她重測體溫。小孫趕忙拿來溫度計。天哪——攝氏39℃。高燒!常識告訴人們,這可能是“非典”疑似病人。前後左右的旅客見勢不妙,紛紛起身移到遠處空位。小孫明白,她遇到了令人恐怖的“惡魔”病人,而她又絕不可能脫身躲避。於是,她幹脆坐在老人旁邊,細心地給她蓋好毛毯、敷上冰袋。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情況,乘務長鄒建萍未露聲色。她迅速轉告馮軍機長,通知地麵塔台做好接治準備,告知其他乘務員采取防護措施。情況嚴重!馮機長起身要去查看病人,鄒建萍將他攔住:“為了安全起見,各艙相對隔離。你就安心駕駛,病人有我們照管!”隨後她來到小孫身邊,幫助疏散病人周邊的旅客,細心幫著照顧時昏時醒的老太太。

時間好像停止了,飛機似乎也飛得格外慢。旅客們誰也不再打瞌睡,而是驚恐地瞪大著眼睛,死死地盯著不停忙碌的空姐,仿佛空姐是世外精靈。

飛機終於在重慶江北機場平穩降落。老太太被接走了,6名乘務員和2名飛行員卻被隔離在機場賓館。當時,這是防止傳染而對“非典”疑似病人及接觸人群采取的唯一有效辦法。

臨時隔離區是一幢舊樓,殘垣斷壁,門窗爆漆,破舊的病床吱嘎作響,每層樓僅有1個衛生間。深夜的樓下,不時傳來疑似病人的咳嗽聲和高燒病人的狂語,聲音在空曠的樓道回蕩,讓人難免緊張害怕。他們每人住1間房,每天供1瓶熱水,開飯時隻聽見走廊頭上高喊“二樓的開飯嘍!”就跑出來,隻見地上放著飯菜卻不見人影。除了醫護定時全副武裝巡診,沒有人接近這幢樓。他們自我感歎,這裏真正是一座沒有高牆鐵網和武裝警衛的準字號“監獄”。

但公司領導和員工記掛著他們。川航黨委副書記施誌新代表公司前往慰問,帶去了所能想到和采購到的一切生活用品:牙刷、牙膏、毛巾、小食品,以及一次性內衣褲等。航醫郭西直接到醫院協調,麵對麵給機組人員做心理谘詢。各單位紛紛給他們發來短信,表示關切、問候,叮囑她們寬心、耐心。馮軍機長白天召集大家拉家常、講故事、唱流行歌,晚上領大家到陽台上數星星,說笑話,幫她們調節情緒,消除寂寞,解除隱憂,忘卻煩惱。

難熬的7天終於過去,大家去複查。X光機顯示孫莎莎肺部有“非典”的征兆——陰影。於是,他們再次被隔離觀察,孫莎莎則被單獨隔離。

經過精心治療,最終檢查結果出來,她和整個機組人員無人被感染,“非常6+2”終於被“解放出獄”。

抗擊“非典”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她們以無畏的行動,詮釋了川航“真善美愛”的美麗,用堅強意誌築起藍天上的堅固長城。重慶市領導讚揚說:“重慶發現了3例非典病人,其中兩例是川航空姐發現的。川航空姐是重慶人民的功臣!”

如今,“6+2”每逢4月24日,他們都會邀約相聚,敘述幸運的人生,還會以當時的稱呼叫著:梅超瘋、菜頭、樓長……共憶那終生難忘的生死經曆。

在客艙部榮譽室裏的牆上,寫有“四川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的錦旗依然是那樣鮮豔奪目。

特大地震彰顯出英雄團隊

那是一個令人刻骨銘心的時刻:山崩地裂,地動山搖。12層雄偉壯觀的川航大廈,在持續的劇烈晃動中“嘎嘎”作響,現場樓搖地晃,辦公室地顫牆抖,桌上物品掉落在地上,人們站立不住,行走不穩……“地震!地震!”一聲聲驚呼中,大夥緊緊簇擁在一起。劇震稍停,大家像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極有秩序地從樓梯快速撤離……5分鍾後,在川航總部院子中央草地上聚滿了人。大家捂著猛烈跳動的胸口,氣喘籲籲、驚魂未定地訴說著剛剛發生的一切,不時回頭盯住辦公大樓。藍新國——這位公司的最高領導,最後從辦公大樓中撤了出來。

又一個5分鍾後,部門以上領導聚集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召開緊急會議。

藍總神情若定,關切地詢問大家有無受傷,有無出現意外情況……接著便宣布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確定公司領導輪流24小時值班。根據成都機場關閉特情下令:重慶分公司指揮所有飛往成都的航班緊急備降重慶、昆明、西安……公司領導迅速分工,到現場了解情況,安撫旅客,組織搶修,協調航班……餐桌搬了出來,大傘撐了起來,飯堂前的空地上成了臨時指揮部。藍總就像戰鬥總指揮,在這裏彙集八方情況,作出各項決策,部署新的任務。

震發突然,通信聯絡瞬間中斷。川航主動與上級聯係,報告災情,主動請戰,隨時準備著承擔抗震搶險等特殊運輸任務。機場被迫關閉,當日航班全部取消。川航應急指揮中心根據災情預報,對當晚航班迅速做出安排調整。在管理局、空管局和雙流機場的組織支持下,慕新洪總經理果斷決定:川航航班起飛。

當晚21時45分,川航航班滿載175名旅客平穩起飛飛向北京,成為地震後成都出港的第一個航班,飛向上海的航班也於22時36分順利起飛。川航以實際行動向世人宣告:搶險救災的主要樞紐機場沒有癱瘓。

航班起飛了,旅客穩定了,航線在繼續……危難之時,川航人以旅客和國家利益為重的高度責任感,受到中國民航局等單位領導的高度讚揚:“川航在關鍵時刻過得硬!”

得知九寨溝內物資匱乏,四川省將組織物資空運,藍新國立刻主動請戰。市場部緊急調配航班,貨運部與省應急指揮中心協調物資,以最快速度用兩個航班運送了6噸物資。16日淩晨3時省應急辦告知:有50名遇難者家屬前往九黃機場,務請解決機票。川航集團執行總裁王劉幸迅速通知有關部門,5分鍾便鎖定艙位。大批救災物資相繼抵達成都,機場裝卸人員和設備吃緊,川航雖也人手緊張,但仍立即抽調15名搬運工、10個板車、1台拖車、2部對講機……全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