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走向,一般規律是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回到簡單。一個成功企業主要具備五個特征:一是戰略上大膽,財務上保守;二是超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三是企業對員工認可,員工對企業認同;四是強大的幹部中堅力量;五是新觀念多且靠譜。
“800字”和“8分鍾”,從形式上看切合“務實”要求,沒有套話空話,內容上高度概括、務實明晰。尤其是在1月份全麵超額完成各項指標,盈利5000萬元, 2月8日、9日均突破日收入4000萬元的新紀錄之後,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實現“十二五”第一年開門紅。總經理李海鷹在主題發言中,對2011年工作目標突出重點地進行了精彩解碼。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要弄清楚3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即我們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做?
川航“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是“百架飛機、千畝土地、萬人企業、產值翻番”,使之成為較具規模的網絡型公司,經營品質領先、管理能力出眾、競爭優勢顯著的卓越航空公司;明確的道路是走更快突破、更和諧行業共處、更持續協調資源發展。但是現實讓人尷尬,130多億的資產,負債率近92%,航線時刻並不寬裕甚至已接近上限,機隊規模迅速擴大所帶來的安全生產風險,空勤和機務運行等專業人員新人較多,管理核心職能人員不足……目標與現狀的差距是巨大的。我們隻有把想做的和能做的統一起來,創造條件,攻堅破難,才能不斷開創新的發展。
麵對困難和劣勢,我們務必:一是保持清醒頭腦;二是“統一思想不爭論”;三是堅持在“又好又快發展”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四是“建好班子、定好規矩、帶好隊伍”;五是帶頭實踐“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打好六個基礎,即持續安全、發展理念、組織建設、機製改革、體係構建和群眾基礎。
按照經濟學理論,打贏市場戰爭有四條原則:一是要把企業經營視為戰爭。
有戰略製高點,有盟友,有強有力的統帥。二是要讓流程權限趨於直接簡單。體係可以複雜,但程序和權限必須直接。三是要對砍掉支出“心狠手辣“。不把成本吃掉,就會等成本吃掉你,四是要使收入增加無中生有。必須強調指標任務剛性,千方百計還不夠,萬般努力才了然。
我們從過去的相對簡單,經過疊加與擴充進入複雜階段,企業還要發展,規模的擴大、業務和產品的複雜是必然的,但與之配套的機製可以變得更加簡單有效。
當“複雜”給我們帶來的不是高效率與無懈可擊,而是效率低下、資源消耗等各種問題時,我們必須學會換角度思考,把管理程序簡單化,采取更加直接有效的管理手段,花功夫做好減法,學會“瘦身”,修枝剪葉也是為了培育更加鮮活的枝繁葉茂。一個5歲的孩子能在幾分鍾內拚好一頁被撕碎的地圖書頁,是因為地圖的背麵是頭像,孩子對照頭像也就拚好了地圖。換角度思考,事情往往就會變得簡單。但是,我們也絕不能由此否定管理的體係化和係統化。管理的體係化和係統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們加強管理的主要方向。
企業經營,大道為簡。評價一個企業的成敗,一般都圍繞其實力進行,而衡量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資源,但是輸贏靠的並不是資源的多寡,而是能否合理地利用和開發資源。
川航提倡“建手冊公司,做手冊員工”,也剛剛獲得質量體係頒證,前一段時間對標準、規範、程序說得多,“做我所寫”的任務還很艱巨,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管理是公司戰略轉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是各級幹部必須下狠功夫做好的工作。李海鷹提出,要優質保障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全體幹部必須兼顧高、大、全“三要求”。
一是高。要從發展高度思考企業的行為走向,要從長遠出發評價幹部的業績作為,要從強健基層著眼作風的加強改進,要從培育團隊做實工作的深化創新,眼界高度有了,心中就會豁然開朗。其中,培養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也要講高度,要鼓勵大家敢於登攀,勇於上台階。要對專業人才高看一眼,充分地尊重人、發動人、引領人、成就人,努力解決好人才的後顧之憂。
二是大。包含大局、大氣、大悟、大勢。要健康發展,最大的大局是安全,就是必須在安全基礎上來發展,來追求效益。九大聯動的核心就是“大”,內涵就是大局之下各種生產要素的密切協作,其中一個是安全大局、一個是各業務要素之間的協作大局,尤其是在大轉折、大發展、大業績的大方向下十分重要和必要。在此過程中,各級幹部要大氣,做到有氣度,有魄力,有勇氣,要敬畏幹部的職務和權力,不要畏懼責任,要無私地帶好隊伍、帶出能人。要善於學習和思考,善於在實踐中感想、感知、感悟,力爭“大悟”。可以時常問一問自己:“人家可以做到,我為什麼做不到?”所謂“大勢所趨”、“乘勢而上”,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要找準“趨”,實現“上”,而其中對“勢”的準確把握又是前提。這就需要不斷增強認識能力,圍繞新目標和新任務,堅定信心,抓好工作落實。
三是全。要把握住全局、全過程和全員,善於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工作從決策到執行涉及多個環節,隻有把握住全過程中的差異,熟悉全過程業務,才能知其然後篤其行,才會使領導行為融入工作當中。一個企業的成功,歸根到底是員工的成功,所以要做好黨政工團工作,學會當領袖。要知道,僅僅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叫領導,真正能實施領導活動的人才能稱為領袖,因此要學會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而不僅僅是權力,要學會讓人跟著你工作而不僅僅是你命令他工作,要學會放權成就下屬和員工而不僅僅是成就自己。
十二次專題會激活全盤工作
2011年,川航股份公司先後召開了工作報告會、目標解碼會、春運總結會、人力資源會、財務工作會、廉潔從業教育月動員會、質量外審會、安全教育會、暑運動員會、後勤保障會、品牌研討會、企業文化現場會共12個專題會議。
李海鷹對每次會議都高度重視,並圍繞主題深入思考,精心準備,聯係實際,廣采博引地作了引人入勝的精彩講話。他的講話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內容豐富,深入淺出,每次都給參會者以諸多啟示。
3月8日,川航股份公司春運工作總結大會,李海鷹在會上作了題為《保持清醒頭腦 治理安全頑症》的專題發言。他在發言中,用簡短幾句話肯定了成績,然後話鋒一轉,詳細列出了前兩個月所發生的大大小小17項不安全事件,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深刻分析了發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主要對安全意識不強、作風不夠嚴謹、手冊標準不夠完善、規章執行不到位、信息傳遞不及時、技術能力存在缺陷、外站管理效果不佳等人為原因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所有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最終都能從組織管理中找到原因。17項不安全事件從組織管理方麵給我們哪些提示呢?他一邊分析,一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認真思考:一是組織領導是否到位?二是資源配置是否合理?三是安全監督檢查是否充分?四是糾正措施是否及時?五是風險管理是否開展?六是培訓工作是否到位?
李海鷹指出,2011是“十二五”規劃開局年,也是又一個闖關年,要實現安全快速發展,領導幹部是關鍵。目前,領導幹部是不是在思想上做好了準備?是不是進入了狀態?出現的問題之前是不是想到過?發現問題後是及時行動還是心存僥幸?在看到兄弟單位出現問題時,是以高度的安全敏感性吸取教訓,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生產運行的方方麵麵,千頭萬緒,點多麵廣,管理鏈條上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整個係統失效。正如“墨菲理論”所述,在管理係統中如果存在可能發生問題的環節,那麼這個環節就一定會發生問題。他堅信,隻要所有幹部員工高度重視安全,從係統的角度考慮安全,對不安全的蛛絲馬跡保持高度敏感性,善於發現規律,及時“診治頑症”,把好每個關口,公司就能持續安全,實現“戰略轉型,華麗轉身”。
這次會議敲響了安全警鍾,對公司持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月28日,川航召開了基層文化建設會,這也是當年的第12次專題會議。會上,李海鷹作了題為《堅持文化開路,提升管理效能,拓展黨群口工作的同頻共振效應》的發言。發言中,他在傳達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四川省委第九屆第九次全會精神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川航的企業文化,不光是一個對外的品牌形象,更是我們對內產生文化共振,提升管理效能,形成企業凝聚力、執行力、競爭力的源泉。”他著重講了四個問題:一是圍繞生產運行中心,提升基層文化建設的同頻共振效應;二是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建工作;三是強化思想政治工作,以“三德”教育為重點常抓不懈;四是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再上台階。他要求繼續堅持文化開路,黨建護航,紀工青婦合力,推進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共同營造公司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增強公司的凝聚力、戰鬥力、競爭力。
落腳在基層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這次會議,畫龍點睛地點準了“動力”之鈕,凝聚了力量,增強了信心,成為年度承前繼後的“聯動”轉折。
12次專題會議,各主辦單位每次都精心準備,重點突出,形式簡潔,內涵深厚。會議內容涉及公司所有重要板塊工作,每個發言都簡明扼要,言簡意賅,分析深透,措施明晰,富有新意,使每次到場的公司總助以上領導、各部門黨政負責人及相關單位、相關崗位人員和職工代表都受益匪淺,普遍感到開眼界,拓思路,受啟發,增信心。李海鷹的12次主題發言,由張桂龍書記親寫前言,黨群工作部編印下發,不僅方便了基層教育,還成為幹部學習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