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九大聯動(2 / 3)

為此,石祖義提出“十二字訣”,即“看飛行,盯運行,盼市場,抓效益”。

商務委員會在機構調整中,把運力網絡部合入收益中心,這看起來不大顯眼的一“合”,使兩個部門配合更密切,協作更順暢,工作更簡明,效益更突出,被大家稱為戰略轉型中的聯動“妙招”。川航運用這些有效辦法,很快就破解了杭州等過夜基地類似的難題。

2009年4月,海關總署審批核準川航的進出口AA類企業管理資格。AA類企業除享受A類企業海關先貨後稅銀行擔保函保等優惠措施外,還增加了暫時進出口貨物免交海關保證金,僅此一項全年可減少流動資金占用2000萬元,為航材保障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近年來先後與四川宜賓市政府、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成都分行、民航二所、阿裏巴巴集團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九大聯動調動了川航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給川航帶來了快速穩健的發展和輝煌的經營業績。2012年8月10日,隨著川航新引進的空客A320/B-6953號飛機的加盟,川航的機隊規模達到70架清一色空客飛機,除在重慶、昆明建有分公司外,在全國六大民航地區管理局轄區內均設有基地,並在當日承運旅客人數突破5萬人次,單日收入超過6000萬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李海鷹總愛從“水”入手解釋“九大聯動”,他說:“‘九’在古語中為虛數,是泛指。‘九大聯動’是指九大係統的聯動,其實每個大聯動中還有很多‘小聯動’。水要轉才動,要流才活,人的思想亦如此,企業更是如此。‘流轉’不僅可以帶來大大聯動、大小聯動、小小聯動、小大聯動,還可以由此帶來方方麵麵、多種多樣的外部聯動,由此形成內外眾多係統的良性循環。由此來看,轉型這盤棋能否下‘活’,‘九大聯動’就成為我們製勝的利器。”

“九大聯動”帶來營銷“三變”

在2010年5月份的效益分析會上,李海鷹指出:“為什麼我們的航班客座率、座公裏收入、日利用率都不比其他6家航空公司差,飛行小時也有保證,但效益卻不行?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對國內一家航空公司因入此怪圈導致被重組收購的“前車之鑒”記憶猶新,一直擔心著隱藏在風平浪靜之下的風險。“1至4月業績看起來很好,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礁。”

“九大聯動”的推出,就是要理順機製,潤滑關節。他提出的“為營銷創造寬鬆環境”,更是給銷售人員的一針強心劑。商務委員會在效益分析會後連續召開大區協調會、運力網絡會、收益分析會,明晰差距,力圖求變。

變觀念。過去,川航重慶分公司維修空客A321飛機人力有限,需要維護必須調回成都。運力網絡部的建議得到公司支持,7月,川航將兩架空客A321飛機調至重慶。其實,收益管理中心總經理吳德昀早就盤算過:重慶至北京、上海航線平均客座率85%以上,如果用A321執飛,分別比A319、A320多45和30個座位,按照現在運價,單班將分別增加收入2至4.5萬元,兩條航線一天將增加收入35萬元左右,而在成都執行的一些航線遠遠低於此收入。川航據實出發,嚐試結果令人滿意。

變航線。從5月下旬開始,商務委員會幾乎每天都在變更航班申請表,這是收益管理中心根據航班監控、客座率和座公裏收入等數據分析後作出的臨時調整。運力網絡部建立半月調整製度,根據分析情況決定對航班加密、減少、取消或者更改機型,避免運力浪費。各個大區加強聯動運作,改變過去僅重點關注邊際效益為負航班的減少的做法,深入分析“負”的原因,對症下藥,在做好加減法的同時做好乘法。昆明—萬州—北京航線是川航獨飛航線,一直不愁客源,但分析後卻發現因團隊多導致運價低,於是大量削減團隊配額並提高價格,同時提高散客票價,使6月份收益明顯提高。

變模式。川航根據客流上、中、下旬逐漸走高,每周周五和周日高、周六低的特點,努力使運力和航線匹配,投放和市場匹配,控製好邊際貢獻有限的航線航班,提高盈利能力。在銷售模式上,他們改變過去由低艙到高艙的傳統做法,反其道而行之,特別是對經停航班、座位數少的航班。“由高艙到低艙銷售,既是為銷售留夠餘地,又能適當地控製艙位,實現最高的座位利用率。”吳德昀在培訓航線管理員時,不僅強化大家的心理素質,也盡量讓大家掌握銷售技巧,既追求“量”,更追求“質”。正因如此,他們創造了連續3周座公裏收入、客座率、票價超曆史同期,並創造出6月奇跡,還以此帶動了內部運力網絡、收益管理、大區銷售的外部飛行、機務維修等部門的大聯動,而這正是“九大聯動”的真義所在。

客票超售,是航空公司為了保證座位利用,減少虛耗,進而實現創收的有效辦法。而做好超售與現場的聯動,拿捏好超售與現場的平衡,則是實現這一願望的關鍵。暑運旺季,他們在分析前期超售情況後,一反過去保守的做法,加大超售力度,並由基地始發航線逐漸推廣到外站。數據顯示,每超售85人平均賠付1人,可實現超售收入200元賠付1元。現在本站每天臨行前退票或購票未成行的旅客最多時達954人,最少時也有648人,而超售每班最多僅4人,可見潛力極大。實踐證明,超售工作全麵啟動後,業績節節攀升,超售收入從第一二周的100多萬元上升到第三、四周的206萬元和600餘萬元,賠付近3萬元,賠付比僅為1/231。

為減少超售給現場服務帶來的壓力,他們遵循對團隊人數超過60%的航班、春運期間的航班、沒有後續航班的航班、每天最晚航班等均不能超售的原則,避免極端超售,使超售和現場達到完美平衡。每天,銷售部將超售航班表發至地服部,地服部將據此準備預案,並將旅客可改簽的所有航班,包括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明確列表,一旦出現實超均可妥善處置,若遇其他特殊情況即暫停超售。“超售是減少虛耗的重要手段,但並非唯一。”他們要求航線管理員及時清理航班,取消重複訂座、虛假訂座、超時限占座等,因為超售畢竟有風險,必須謹慎為之。

做好現場超售旅客的處置,是減小超售矛盾的重要環節。川航堅持盡快讓旅客成行,減少賠付糾紛,避免有效投訴。經過長期實戰,他們已摸索出一整套保護旅客權益的辦法。地服部派專人監控航班動態,準時結載,旅客晚到後,協助旅客查詢後續航班空位,幫他們盡快改簽。實超情況一旦出現,他們則誠懇告訴旅客實屬超售,然後按照預案幫助旅客改簽和候補,或安排VIP待遇。一次,一位“超售”

旅客從成都經濟南中轉至哈爾濱,服務員機智地幫她改簽成國航航班從北京中轉至哈爾濱,旅客原本2000元的機票改簽後僅需1100元。拿著改簽的機票和退回的900元錢,旅客非常滿意。

從全員績效考核到全麵績效管理

進行薪酬調整和實現不同用工性質員工“同工同酬”,充分體現著“共享公司改革發展成果”和“員工利益為首”的理念。

2010年11月下旬,川航《績效考核管理製度(暫行)》的下發,為保障公司和員工共同利益提供了實事求是考核、客觀公正評價、規範簡化操作的依據。而地服部和工程技術分公司的前期試點,為推行這一製度提供了成功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