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圓夢“330”(3 / 3)

此項合作協議,總價值約1.5億元人民幣。主要內容為:在12年的飛機租賃期內,空客公司將為川航提供航材共享服務,川航可免費使用空客公司A330飛機共享航空器材備件,隻需按飛行小時支付一定的服務費用。空客公司在國內首選川航作為航材共享的服務對象,也是基於雙方長達14年的友好合作關係。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空客公司不斷創新銷售服務模式,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他們相信與川航的合作模式一定會取得成功,並在國內得以推廣使用。而川航將借助空客A330飛機的引進,逐步開通成都至歐洲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東北亞日本大阪和福岡、韓國首爾,南亞印度班加羅爾、緬甸仰光、柬埔寨金邊、越南胡誌明市等國際航線。

運營三年寫就的成績單

引進運營空客A330一周年時,《四川航空報》用兩個專版以《翱翔九天的川航名片——寫在寬體客機A330安全營運一周年之際》為題,全麵總結了安全運營的成功經驗和突出業績。文中小標題全部以“A330”打頭,分別是:“讓運行暢”、“讓飛行穩”、“讓效益飛”、“讓維護精”、“讓客艙靚”。文中“後記”寫道:經濟形勢趨好,航空市場加暖,借力上海世博,科學合理調配,這是A330安全運行並取得效益的前提。在過去的一年,A330成績有目共睹,然而,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更期待A330在安全和效益上能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川航的美好遠景飛得更高更遠。

兩年後,川航對運營情況進行了更加全麵細致的分析和總結。他們在分析各相關數據的基礎上認為:

優勢:一是有利於航線網絡結構的完善,提高了整體盈利能力;二是緩解了機場時刻資源緊張給公司發展帶來的製約,擴大了幹線市場的占有率;三是提升了品牌形象,航線產品的增多滿足高端旅客的需求。

劣勢:一是經營成本較高,收益安全係數偏低。兩年營運雖實現4.6億的邊際貢獻,但固定成本較高,財務利潤虧損0.6億元,如果考慮負擔未來機身、起落架和高價件維修成本,實質虧損約1.3億元。二是收益結構不均衡:國內飛行時間占比79%,收入占比84%,邊際貢獻占比95%。國際航線飛行時間占比21%,收入占比16%,邊際貢獻占比5%。

措施:相比A320機型優化投入產出結構。A330機型2010年投入占比8.1%,生產量占比6.2%,收入占比5.5%;2011年投入占比11.6%,生產量占比8.6%,收入占比7.5%。

三年後,川航的A330飛機已增加到4架,累計執行航班1萬餘架次,運行航線21條,平均正常率66.47%;執行國際地區航班占該機型航班總量的12%,正常率為82.58%;總計安全運營3萬餘小時,實現收入11.7億元。他們在分析報告中寫道:

2010年至2012年,A330機型執行航線逐步由國內航線向國際地區航線轉移。運營情況呈現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國際航線飛行小時增幅較大,但收入增幅仍小於運力投入增幅。A330執行國際地區航線時間從2010年占該機型總飛行小時的3.85%提高到2012年的46.32%,國際地區航線收入則從A330機型總收入的3.32%提高到29.5%。二是隨著國際航線的增開,飛機日利用率明顯提升。A330執行的國際航線班次從2010年的18班增加到2012年的427班,飛機在冊日利用率從11.8小時增加到12.5小時。三是航線運營情況總體良好,各項指標反映了增長的正向趨勢;對比國內航線,國際地區航線利潤水平尚待提升。A330執行國內航線小時收入從7.9萬上升至10萬元,三年增幅達到27%,在小時變動成本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小時邊際貢獻仍保持在3萬元以上。國際航線收入表現受到市場需求、維護成本、航線距離、營銷手段、銷售渠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時收入從6.7萬元增加到7萬元,增幅較慢。四是新辟國際地區航線增幅加快,航班計劃相對飽和,飛機調配難度加大。目前A330機型共運行成都—馬累、成都—浦東/廣州—塞班、成都—沈陽—溫哥華4條國際航線,按照2013年航班計劃,將增加墨爾本、巴黎航線運行,國際航線飛行時間比例將由2012年的46%上升到57%。

A330飛機的成功引進,在川航緩解國內幹線航班時刻資源緊張、逐步開拓國際航線市場、提升公司社會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到2015年末,川航的A330飛機將增至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