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與恒賓的合作並沒有走多遠,而川航藝術團卻在社會上聲名鵲起,逐漸成為一支明星般的團隊,先後參加省、市及民航係統大型演出100餘場。乘務員、藝術團編導雷佳創作的舞蹈《愛從這裏起飛》獲得四川省國資委職工文藝調演一等獎。藝術團成員關心、關愛還獲得全國民航歌手大賽銅獎及全國民航職工文藝調演一等獎。袁靜獲得過全國大學生拉丁舞比賽一等獎。邱薇、鄭錦、王逐鹿、周林受邀參加中央電視台《小崔說事》節目的錄製。唐麗娟、關心、關愛、鄭錦也登上過中央電視台《非常6+1》的舞台展現才華。
2009年10月19日,海峽兩岸第七屆飛行安全暨飛行技術研討會在台灣宜蘭縣舉行。會上,兩岸的飛行精英彙聚一堂,進行了經驗交流和飛行專題研討,川航飛行部培訓室主任王宇以《正確使用減速裝置避免著陸衝出跑道》為題發了言。
借兩岸直航東風,川航藝術團首次受邀成為與會嘉賓。在7天的交流研討間隙,藝術團16名多才多藝的乘務員按照會議安排,先後奔赴宜蘭、花蓮、台北等地傾情奉獻了5場演出。她們以優美的舞姿和動人的歌聲,傳遞著兩岸人民的友誼和親情,成為極受歡迎且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
在不少人眼裏,跳舞或許是件很輕鬆的事情。其實,藝術團的成員既要執行飛行任務,又要進行舞蹈排練,演出期間的日程也往往安排得非常緊湊,弄得她們格外辛苦。在排練中,有的膝蓋磨破出血,有的腿上被磕碰得青一塊紫一塊,傷疤摞傷疤似乎成了家常便飯。她們忍住疼痛,悄然抹去淚水,展現給大家的始終是笑靨如花。她們的一招華麗旋轉、一式輕盈跳躍,無不凝聚著堅忍不拔的川航精神,散發出川航人的和諧時尚和美麗瀟灑。
藝術團的成員也是出色的空中乘務員。經過多年發展,她們之中有多數人獲得了長足進步,其中14人已經走上乘務長的崗位,18人升為頭等艙乘務員,有的還成為客艙部各級領導崗位的管理者。她們不僅在舞台上給大家展現美的極致,也在客艙特色服務中展現一技之長,為南來北往的旅客帶來愉悅的藝術享受。
2011年1月26日,《中國民航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美麗如期綻放——走近川航祥鳳乘務組》的文章。文中說:曾經,舞台承載著她們的夢想,川航為她們插上翅膀,舞動青春、翱翔天際,她們在期待中成長,在成長中體味。十年青蔥,如花綻放,十年洗禮,鏗鏘玫瑰。多了從容,多了責任,多了擔當。十年,她們成熟了。而屬於祥鳳乘務組的十年,方才起航。之於她們與“它”,每一天都是嶄新的。
藝術團的一位成員用這樣的文字記錄了她們蘊含在每一個舞蹈裏的心情:
激情勵誌的《鳳飛揚》,演繹著川航人的氣節與風骨,鳳凰涅槃,即使浴火也會重生;俏皮活潑的《剪紙姑娘》,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祝福著北京奧運;柔美生動的《年年有餘》、熱情奔放的《祝福》,時刻傳遞著我們對川航的美好希冀……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我們會一直堅定地舞下去。舞動青春,飛揚川航,舞出川航的美麗時尚、舞出川航人的光榮與夢想!
她們是普通的女孩兒,卻因飛行增添了帥氣的特質。
細致、敏感、耐心、安靜……女性身上的很多優勢,讓她們飛得更高、更遠。
2011年4月,川航飛行部女子飛行中隊成立。
擔任中隊長的王誌千,兩年前還是一名空姐。她是一個典型的成都女孩,18歲開始當空中乘務員,多次被評為川航“十佳”服務之星。2004年,川航公開招收女飛行員。她聽到消息後幾乎想都沒想就放棄馬上就要進行的乘務長晉級考試,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符合條件的50多人中,她脫穎而出,經過3個月培訓,過關斬將成為5名幸運者之一,又是唯一女性。在美國經13個月學習結業後,又用半年時間在四川廣漢民航飛行學院考取相關執照,又經兩個多月改裝培訓,然後跟機100小時,終於成為空客A320飛機駕駛員。此時的她已是“資深”飛行員,還被評為四川省“勞動模範”。
馬雯倩是四川自貢女孩兒,高三時看到廣漢飛行學院招收6名女飛行員的簡章,在班主任鼓勵下到體測現場,排了一天隊總算麵試過關。隨著體檢諸多項目的進行,長隊越來越短,最終隻剩下20多個人。高中畢業,她順利進入廣漢飛行學院,同班同學僅17人,可能是女飛行學員少的緣故,走在校園裏常引人注目。放單飛那天,她“完全處於興奮狀態,都忘記害怕了,還沒回過神就完成了起落”。
聽說“川航是副駕駛的‘天堂’”,所以她加盟,從2008年8月1日以來已安全飛行一千多小時。
楊洋的父親是一名海軍軍官。她大學畢業後有條件進入海軍部隊工作,然而她卻叛逆地“粉碎”了家人的願望,“心早就像插上翅膀的鳥兒飛到了藍天之上”。
在中國民航廣漢飛行學院,她不到兩年就通過所有理論和飛行科目考試,取得準飛行員資格。放單飛那天,教練帶著她和6個同伴。教練蹺起大拇指鼓勵並示意她來飛。她飛起來了,伴著強勁的轟鳴聲飛機很快就穿雲破霧升到了高空,那秀麗的山川環繞著玉帶般的河溪,鬱鬱蔥蔥的森林鑲嵌著金色的稻田,在她眼裏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撩人心扉的圖畫。“落地很好!”教練鼓掌稱讚,大隊長給她戴上了單飛胸章。如今,她自2009年7月進入川航已安全飛行一千多小時。對於未來,她“隻想踏踏實實地飛行”!
向倩是從河南洛陽到四川廣漢的,自小愛好體育,性格開朗。因為父親是技術精湛的飛行教員,所以她從小就生活在飛行學院的圈子裏,並追隨著父親的足跡愛上了藍天。在廣漢飛行學院時,她與楊洋同住一個寢室。她對放單飛那天記憶最深。那天下午天氣不好,按照慣例會推遲放學員單飛,可是教練帶飛兩個起落後,甩下一句話:“向倩,我下去了。”看著教練轉身而去的背影,向倩緊張得兩腿發抖,直到上天後情緒才慢慢好起來,後來就越飛越好,所以兩個起落的動作都很瀟灑。下機後,大隊長毫不掩飾地叫好,教練心裏滿意口氣卻平淡:“飛得還可以。”2010年11月底,她到川航報到,次年4月開始飛行。
祝娟、樊夢靈、陳紅敏、楊小露被大家戲稱為“加拿大幫”,因為她們是同在楓葉之國加拿大的美聯航校學習飛行的。祝娟確信“人生需要夢想,精彩方可詮釋人生”,所以選擇了飛行。喜歡單簧管的樊夢靈是四川音樂學院的大三學生,在同學鼓動下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曾想就過關斬將地走上飛行之路。陳紅敏大學專業是電子商務,當飛行員的父親認為,“女孩子就應該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她是說服固執的父親後才得以報考飛行的。楊小露原本就是川航空姐,業餘愛好是開賽車,後來看到“機會難得”才改學飛行。她們2007年相聚一起,放飛夢想。
國外航校飛行教學非常寬鬆,想飛哪裏,自己做好方案就可以向教練申請。雖然飛行較為“自由”,但學習飛行課程一點都不輕鬆。教學全是英語,課程設置的理論、飛行、考試全都並列推進。她們初時不適應,壓力極大,為了不拖進度,隻好白天上課,晚上複習,沒日沒夜地背記英文單詞,練習英語對話。
學校同期學員有50多人,女生就她們4個。“教練根本不懂憐香惜玉”,男女一視同仁。早班推飛機上跑道,冬天給飛機除冰,哪怕是零下20多度,她們4個也一次沒少過。她們最難忘的,好像也是單飛之後,而美聯航校的傳統做法,卻是獨具一格的放單飛合格後的“洗禮”。
加拿大的2月天寒地凍,剛剛單飛合格的祝娟站在飛機前。教練指示:背對飛機,合影留念。她剛一轉身,從四麵八方潑來的桶桶冷水直把她澆得“花枝亂顫”。也不知道為什麼,樊夢靈則比較幸運,她遭澆的是溫水,不過,若在外多待一會兒也會被凍成“冰棍”。如今,她們4人都在川航開啟了新的航程。
“以前覺得隻要外表靚麗、談吐大方得體就是美麗,現在深知肩上的安全責任重大。隻有具備優秀的飛行技術,飛得安全漂亮那才叫美麗!”王誌千的這句話,說出了8位女飛行員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