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走進外站(2 / 3)

而這些“新鮮血液”,正是後營業部時代所必需的。

深圳營業部:新信息+商務平台

“深圳大量工廠2011年的合約無法按時完工,務工人員主動加班,追趕工期,爭取早日完工後回家過年。”

2011年底,這條新聞吸引了深圳營業部經理張冬的注意。他敏銳地感到:2012年春運高峰期將延至1月中旬開始,並將持續至年後。於是,他與公司收益中心溝通後建議,大膽提升初一至初六艙位和票價水平。不失時機的措施實施,大大提高了收益水平。

深圳營業部對新信息的關注不僅於此,他們還強化新形勢下的營銷策略,加強營銷環境及營銷手段分析,結合電子商務平台,研發推廣網絡營銷新產品,推動全國銷售一體化。

張冬認為,隻有更全麵地了解認知環境,才能在環境中更好搏擊。放眼未來,深圳營業部一直在研究電子商務對傳統銷售模式的影響及銷售渠道的拓展,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銷售方式、銷售覆蓋麵、旅客認知度、代理渠道接受度,以及對公司的影響程度,新形勢下如何適應及發展等。通過研究,加強對市場未來環境的了解,把握市場進度,進而對銷售渠道進行最佳掌控。另外,電子商務平台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銷售模式中的地域限製,而鐵路係統網上訂票的實行,使接受度較低的低消費群體也必須接受此銷售模式,進一步加快了民航業此銷售模式的推行。同時,電子商務平台也是個提供各種商品的“大超市”,涉足航空旅遊業相關的整個價值鏈,如酒店、租車、保險、景點等。它作為一種快捷、方便的購物手段,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特殊化需要,更容易被旅客所接受。可以預見,電子商務與傳統民航代理商的融合將成為必然趨勢。同時也將成為航空公司直銷銷售模式的主要手段。

為此,深圳營業部打破以往按銷量獎勵的模式,根據所在領域貢獻度實現獎勵,並按照代理渠道所在領域將其分為直銷及分銷兩類,無差別對待。加強與直銷代理的溝通和對直銷市場的細分,針對不同直銷方式設計產品,為不同直銷渠道提供銷售策略,共同開發市場,提升品牌,提升旅客認知度。為擴大直銷,他們積極對外尋求一切資源合作,對內尋求公司資源支持,同時利用公司平台,設計產品及投放政策。他們還推出利用國內廣深線密度,帶動香港線客源的措施,使香港航線的客座率得到顯著提升。

通過一年努力,深圳市場競爭實力增強,成渝航線產投比均高於100%,高於共飛公司。2011年與上年比較,成渝線座公裏收入提升4.52%,票價水平提升5.92%,雙雙高於當地市場的平均水平。

成敗在於細節,在環境中發現細節,在細節中了解環境,適應環境,打破規矩,先人一步,多想一層,這就是深圳營業部成功的原因。

昆明營業部:水到“渠”成

在2012年年初解碼會上,李海鷹總經理和張會玉副總十分默契地將“高端”定為公司商業模式的關鍵詞之一,要求挖掘渠道,自製擴大維護方式。昆明營業部以此為突破口,謀取新的增長點,加大渠道管理力度,使水到“渠”成。

按照公司要求,雲貴大區總經理柴川琢磨出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妙招。柴川是個細心人,心裏放不下事,所以操心很多,光是每天在收益QQ群裏關於艙位管理的信息提示就常有60條之多。

當時,進入雲南的國內外航空公司30家,基地4家,各機場共開通航線 200多條,通航城市100餘個,昆明機場已開通24條國際航線和3條地區航線。川航在雲南僅有4架飛機,市場占有率5%,與其他基地航空公司相比,實力不算雄厚。

昆明營業部另辟蹊徑,避開其他航空在一線城市的絕對鋒芒,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積極開發楚雄、紅河、玉溪、西雙版納等地市州市場。他們說,在臨滄的時候,看到一堵牆上貼著越南航空飛河內—昆明的促銷廣告,也覺得在二、三線市場前景廣闊,大有作為。於是,他們在高端客戶上積極挖掘,加大對大客戶、常旅客的開發力度,針對旅遊度假管理和商旅管理這一未來迅速崛起的“新兩極”特點,單刀直入,省掉程序化、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及產品設計,為其量身定做個性化的服務措施,致力於做實全方位產品提供、多角度產品創新、強化滲透服務保障。在他們艱苦努力下,不僅將雲南最大的煙業係統變成了大客戶,還與省軍區等部隊高層建立了友好的往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