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納婆回答道:“是我,摩納婆。”老師又問:“你怎麼蹲在床下呢?”弟子就把前麵的事全告訴了老師。老師聽完,心裏十分高興,大聲說道:“摩納婆,我很喜歡你。你快從床下出來,把身上洗幹淨,然後再來,我把念咒語的方法教給你!”
摩納婆於是出來,把衣裳洗了。到了天亮,他來到老師跟前。老師見到他,就把念咒語的方法教給了他。弟子這時照著老師說的方法,學會了咒語,他心裏很急,想道:“我學得了這咒語,應該自己到城裏去念念,試一試這咒語的神通。”這樣想好後,他就飛上天空,到了香山,采了一些平常沒有的花果,又回到波羅痆斯城,把花果獻給國裏的大臣。大臣得到這些花果,又獻給國王。國王就問大臣說:“你從哪裏弄到的這些平常沒有的好花?”
大臣報告國王說:“是南天竺國的摩納婆送給小臣的,小臣立刻又拿來奉獻給大王。那位摩納婆很懂得念咒語,又是大族姓出身。請大王把這位咒師摩納婆留下來,不要再用那個旃荼羅。這旃荼羅屬於不潔淨的種姓。請大王立即把他趕走,把原來賜給他的所有村莊都轉賜給這位摩納婆。”
大臣說完,國王照著大臣的建議,就要趕走旃荼羅,留下摩納婆,那些村莊電給了摩納婆。這旃茶羅對國王說:“這個摩納婆是我的弟子,咒法才比得上我的。”於是國王就問摩納婆說:“你現在所用的咒法,可是這旃察羅教給你的?”
摩納婆回答國王道:“我自己苦行一年,日夜不停,才求得這咒法。這旃荼羅可並沒有教我。”可是摩納婆這時就因為對他的老師忘恩負義,他的咒法馬上就失掉了效力。以後他所念的咒語也再不能成功。
佛告訴比丘們說:“那位摩納婆雖然學會了神咒,可是因為忘恩負義,所以咒語失去了力量,他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
老貓
乃往昔時,有異方所,有一鼠王,與五百鼠為眷屬。有一貓子,名曰火焰。其貓少年之時,所有鼠等,悉皆殺害,後年老邁,便作是念:“我昔少時,氣力強盛,以力捉鼠而食。我今年既朽邁,氣力微薄,不能捉獲。設何方便,而捉獲鼠?”
作是念已,遍觀其地,乃見一鼠王與五百鼠而為眷屬,住此方所。即就鼠穴,詐作坐禪坐禪:一種宗教修煉手段。時諸群鼠,出穴遊行,乃見老貓安然坐禪,其鼠問曰:“阿舅,今何所作?”
老貓答曰:“我昔少年,氣力盛壯,作無量罪。今欲修福,除其舊罪。”
時群鼠等,聞是語已,皆發善心:“今此老貓,修行善法。”即與鼠等,右繞右繞:印度風俗,右繞表示尊敬。老貓,行於三匝,便入於穴。其老貓取其最末後者而食。
不經多時,其鼠漸少。鼠王既見此已,便作是念:“我鼠等漸漸數少,其老貓氣力肥盛,是事必有緣由。”其鼠王即便觀察,乃見老貓於其糞中有鼠毛骨,心即知:“老貓食我鼠等,我今深觀捉鼠之時。”
作是念已,便即於窟而看老貓,乃見老貓捉最末後鼠而食。鼠王見已,避遠而立,遂說頌曰:
“老貓身漸肥,群鼠積漸少;食苗實根葉,糞不應毛骨。汝今修禪不謂善,為利詐作修善人;願汝無病安穩住,我今群鼠汝食盡!”
今譯
從前,在某一個地方,有一隻鼠王,和五百隻老鼠住在一起,是一家人。又有一隻貓,名叫火焰。這隻貓年青的時候,所有的老鼠它都要殺害,後來它老了,心裏便想:“以前我年青,氣力強盛,憑著氣力捉老鼠吃。我現在年邁體弱,氣力微小,捉不住老鼠了。要想捉住老鼠,得想個什麼辦法呢?”
老貓這樣想過後,便在周圍到處觀察,看見一隻鼠王和五百隻老鼠,一家人住在一個地方。老貓來到鼠洞跟前,裝出坐禪的樣子。這時老鼠們出洞來玩耍,看見老貓安然地在坐禪,鼠王就問老貓道:“阿舅,你這是在做什麼?”
老貓回答說:“從前我年青時,氣力強盛,幹了無數罪過的事。現在想修行積福,除掉過去的罪過。”
老鼠們聽他這樣一說,心裏也都生出善心,心想:“這老貓今天也在修行積善了。”鼠王每次便領著老鼠們從右邊繞老貓三圈,然後才進入洞裏。老貓便每次捉住最後的那隻老鼠,然後吃掉。
這樣,沒有多久,老鼠的數目漸漸少了。鼠王看見這種情形,心裏想:“我們老鼠的數目越來越少,這老貓卻長得越來越肥,氣力也大了。這事中間必有原因。”鼠王注意觀察,發現老貓的糞便中有鼠毛鼠骨,心裏便明白了:“是老貓把我們老鼠吃掉了。我得仔細瞧瞧,看老貓是什麼時候把老鼠捉去的。”
鼠王想好後,就在洞口裏看著老貓,看見老貓捉住最後一隻老鼠,然後吃掉。鼠王看見後,遠遠躲開這老貓,說一頌詩道:
“老貓身漸肥,群鼠數漸少;吃素拉糞便,不應有骨毛。你今坐禪心不善,為利裝作修行人;願你安穩無疾病,吃盡群鼠方稱心!”
獼猴救月
乃往古昔,有一閑靜林野之處,有群獼猴遊住。於此時諸獼猴遊行,漸至一井。乃觀井底,見彼月影。既見月已,詣猴王處白言:“大王應知,其月見墮井中。我等今應速往拔出,依舊安置。”
是諸獼猴,鹹讚言“善”,便相議曰:“雲何方便,可能拔月?”其中或雲:“不須餘計,我等連肱為索,而拔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