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3 / 3)

時一獼猴,在井樹上,攀枝而住,其餘一一次第以手相接。獼猴既多,樹枝低下欲折。時彼最下近水之者,搗水覓月。由水渾故,月便不觀。樹枝便折,一時墮水,被溺而死。

時有諸天,而說頌曰:

“此諸癡獼猴,為彼愚導師。悉墮於井中,救月而溺死!”

今譯

很久以前,在一處幽靜的山林裏,住著一群獼猴。獼猴們到處遊玩,漸漸到了一口水井邊。他們往井底一望,看見月亮的影子在裏麵。他們看見這月亮後,就跑到猴王跟前,對猴王說:“大王,你知道嗎,月亮現在掉到井裏去了。我們現在應該趕緊去把它撈出來,放在原來的地方。”

獼猴們都讚成說“好”,又互相商量道:“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月亮撈出來呢?”其中一隻獼猴說:“不需要其它什麼辦法,隻要我們手臂拉著手臂,連成一根長繩,就能把月亮撈出來。”

於是一隻獼猴攀住井邊樹上的枝條,其餘的獼猴一隻一隻依次手拉著手,互相連接起來。好多隻獼猴吊在一起,樹枝低垂下來,都快折斷了。最下麵那隻挨近水麵的獼猴攪著水,想把月亮撈出水來。水一攪渾,月亮便看不見了。樹枝一下折斷,獼猴們都掉進水裏,被淹死了。

這時天神們說一頌詩道:

“此等獼猴癡,充當愚導師。全墮入井中,救月而淹死!”

野狗

往昔有一野犴,其性饕餮,遊行聚落,處處求食。日至染家,不覺墮於藍色盆中。染主見已,拽出擲地。於時野犴遂宛轉灰土。既見身體汙惡不淨,便即入河沐浴而去。身毛光澤,似如藍色。時眾野犴,見其毛色異於尋常,而生甚怪,眾共問言:“汝是何人?”

彼即答曰:“我是帝釋天王之使,冊我作禽獸中王。”

時野犴作是思惟:“身是野犴,色非本類。”

時眾野犴,共報師於知。獅子便告大獅子王。師子王遂即遣使,令檢虛實。其使到已,見彼藍色野犴乘大白象,諸禽獸等普皆用繞,如事獸王。其使見已,還來王所,廣說如前。大師子王聞是語已,便與軍眾,往彼眾所,見野犴王乘大白象,眾獸圍繞,大蟲及豹大力獸等親為左右,餘小野犴遠避而住。心生懊惱,便設方便,於野犴中差一野犴,令喚王母。其母問曰:“於我兒所有何伴屬?”

野犴答曰:“內有師子虎象,我居外院。”

母曰:“汝去定殺我子。”並說頌曰:

“我在山穀中歡喜,隨時得飲清涼水。子若不作野犴鳴,得居象上身安樂。”

使者還來,報同類曰:“彼是野犴,非是王種。我於山中親見其母。”

諸伴報曰:“我可試看。”即便就彼。然野犴法爾,若一鳴時,餘不鳴者,身毛墮落。餘即嗚叫,其王野犴作是念曰:“我若不鳴,毛便落地,若下象作聲,必被他殺。我今寧可象上作聲。”

即便鳴叫。其象即知此是野犴,即以鼻牽下,雙腳踏殺。

今譯

從前有一隻野狗,生性貪吃,在各個村莊竄來竄去,到處找吃的。有一天,它走到一個染匠家裏,不小心掉進一隻藍色的染缸裏。染匠看見了,把它從缸裏拖出來,扔在地上。野狗在地上滾了幾圈,周身都是塵土。它看見自己身上肮髒不堪,就跳進河裏,洗了個澡。從河裏出來,它身上毛的光澤都成了藍色。其它的野狗們看見它的毛色和平常的野狗不一樣,很是奇怪,就問它道:“你是什麼人?”

藍色的野狗回答道:“我是天帝釋的使者,天帝釋封我作禽獸的王。”

野狗們心裏想:“它的樣子是隻野狗,可是毛的顏色卻和我們不一樣。”

野狗們便把這事報告了獅子。獅子又把這事報告了大獅子王。大獅子王立即派了一位使者去察看虛實。使者一去,看見那隻藍色的野狗坐在大白象的身上,禽獸們都圍繞著它,就好象在侍候獸王一樣。使者看過後,回到大獅子王跟前,把這情形詳細報告了大獅子王。大獅子王聽了報告,便帶上它的軍隊,來到那裏,看見野狗王正坐在大白象身上,群獸圍繞,老虎、豹等猛獸親自跟在它的左右,其餘的那些小野狗隻能遠遠地躲在一邊。大獅子王心裏很不高興,便想了個辦法,從野狗群中選派了一隻野狗,叫它去找那野狗王的母親。這野狗在山中找到了野狗王的母親。野狗王的母親問那野狗說:“我兒子那裏有些什麼野獸?”

派去的那隻野狗回答道:“它身邊有獅子、老虎、大象,我們隻有站在外麵。”

野狗王的母親說:“你去一定會害死我的兒子的。”又說一頌詩道:

“我在山中心歡喜,時飲清水時休息。你若不作野狗叫,我兒尚可得安逸。”

這野狗使者回來,對其它的野狗說:“它的確是野狗,不是王種。我在山中親眼看見了它的母親。”

野狗們說:“我們可以去試一試。”便走近那野狗王。野狗們有這樣一條規矩,隻要有一隻野狗叫,其餘的野狗誰不跟著叫,身上的毛就會脫落。這時野狗們便叫了起來。野狗王心裏想:“我要不叫,毛就會掉落。要是從象背上跳下來叫出聲,必定會被象殺死。我今天要叫,也寧可在象背上叫。”

它隻得也跟著叫起來。大象一聽到它的叫聲,知道它隻是一隻野狗,就用鼻子把它抓了下來,用兩隻腳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