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碰見蛇,說:“這事怎麼辦呢?”蛇說:“我去救他。”於是蛇嘴裏銜上好藥,鑽進監獄。它看見菩薩形容憔悴,心裏很難過,對菩薩說:“您把這藥隨身藏好。我要去咬太子,太子中的毒會非常厲害,沒有能救他的人。您用這藥去求見國王,國王召您去,您用它就可以治好太子。”
菩薩沒說話。蛇果然象它說的那樣去做了。太子的生命非常危險,國王隻好發出命令:“誰要能救活太子,我封他作丞相,與他共同治理天下。”菩薩讓人報告國王,國王召他去,他立即治好了太子。國王十分高興,問起他這藥的來曆,他把他為什麼被關進監獄的事情前前後後都報告給國王。國王悵然,責備自己說:“我真是糊塗呀!”便立即下令殺掉了那個落水人,又大赦全國,封菩薩作了丞相。
鱉魚與獼猴
昔者菩薩,無數劫時劫:這裏指很長很長一段時間。無數劫時指很久很冬以前。兄弟資貨,求利養親。之於異國,令弟以珠現其國王。王睹弟顏華,欣然可之,以女許焉,求珠千萬。弟還告兄,兄追之王所。主又賭兄容貌堂堂,言輒聖典,雅相難齊。王重嘉焉,轉女許之。女情浹豫。兄心存曰:“婿伯即父,叔妻即子,斯有父子之親,豈有嫁娶之道乎?斯王處人君之尊,而為禽獸之行。”即引弟退。
女登台望曰:“吾為魅蠱,食兄肝可乎!”
展轉生死,兄為獼猴,女與弟俱為鱉。鱉妻有疾,思食獼猴肝。雄行求焉,睹獼猴下飲。鱉曰:“爾嚐睹樂乎?”答曰:“未也。”
曰:“吾舍有妙樂,爾欲觀乎?”曰:“然。”
鱉曰:“爾升吾背,將爾觀矣。”升背隨焉。半溪,鱉曰:吾妻思食爾肝,水中何樂之有乎?”
獼猴心恧然曰:“失戒守善之常也,權濟難之大矣。”曰:爾不早雲?吾以肝懸彼樹上。”
鱉信而還。獼猴上岸曰:“死鱉蟲!豈有腹中肝而當懸樹者乎?”
佛告諸比丘:“兄者即吾身是也,常執貞淨,終不犯淫亂,畢宿餘殃,墮獼猴中。弟及王女俱受鱉身。雄者調達是,雌者調達妻是。”
今譯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兄弟,哥哥是菩薩,兄弟倆買賣貨物,用獲得的利益,供養親屬。一次,兄弟二人來到一個國家。哥哥叫弟弟把他們帶的寶珠給國王看。國王瞧見弟弟相貌長得可愛,就把女兒許配給了他,還要他送上許多寶珠。弟弟回來,把這件事告訴了哥哥,哥哥跟著弟弟也來到國王那裏。國王看見哥哥也是相貌堂堂,言談很有學問,高雅的樣子一般人難比得上。國王更是喜愛,轉而又把女兒許配給哥哥。國王的女兒性情淫蕩。但是哥哥心裏想:“丈夫的兄長就當是父親,弟弟的妻子就當是女兒,哪裏有已經是父女之親還能嫁娶的道理?這國王地位這樣高貴,做出的事怎麼如同禽獸一般。”哥哥立刻就領著弟弟回去了。
國王的女兒登上高台,望著他們,說道:“我願變成鬼,吃這哥哥的肝!”
三個人展轉生死,哥哥轉生為獼猴,國王的女兒和弟弟都轉生為鱉魚,它們還是夫妻。鱉妻一次生了病,想吃獼猴的肝。雄鱉於是出去尋找,看見獼猴下樹來喝水。雄鱉對獼猴說:“你看過唱歌跳舞嗎?”獼猴回答道:“沒有。”
鱉說:”我家裏有美妙的音樂舞蹈,你想看一看嗎?”獼猴說:“想呀。”
鱉說:“那你騎在我的背上,我帶你去瞧一瞧。”獼猴跳到鱉的背上,跟著鱉到它家去。雄鱉遊到河的中央,說:“是我的妻子想吃你的肝,水裏哪有什麼音樂舞蹈呢?”
獼猴心裏想:“遵守戒律,平常就能做到,可是遇事要會應變,卻最難辦到。”它做出很慚愧的樣子,說:“你怎麼不早說?我把我的肝掛在樹上了。”
鱉相信了獼猴這話,馱著獼猴又回到岸邊。獼猴上了岸,罵道:“你這該死的鱉!天下有誰腹中的肝會掛在樹上?”
佛告訴比丘們說:“這哥哥就是我,品行貞潔,始終不犯淫亂,為贖盡前世的罪過,轉生為獼猴。弟弟和國王的女兒都轉生為鱉。雄鱉就是調達,雌鱉就是調達的妻。”
槃達龍王
昔者拘深國王名抑迦達。其國廣大,人民熾盛,治國以正,不枉兆民。王有子二人,一男一女。男名須達,女名安闍難。執行清淨,王甚重之,為作金池。二兒入池浴。池中有龜,龜名金,瞽一眼,亦於水戲,觸二兒身。兒驚大呼。王則問其所以。雲:“池中有物,觸怖我等。”
王怒曰:“池為九設,何物處之,而恐吾兒?”令施罟取之。鬼龍奇怪,趣使得之。罟師得龜,王曰:“當作何殺之?”
群臣或言斬首,或言生燒,或言之作羹。一臣曰:“斯殺不酷,唯以投大江中,斯所謂酷者也。”
龜笑曰:“唯斯酷矣。”
王使投之江中。龜得兔,喜馳詣龍王所,自陳曰:“人王抑迦達有女,端正光華,天女為雙。人王乃心區區大王,欲以女結為嬡親。”
龍曰:“汝誠乎?”龜曰:“唯然。”
為龜具設盛饌,皆以寶器。龜曰:“早遣賢臣相尋,吾王欲得其決。”
龍遣賢臣十六,從龜至人王城下塹中。龜曰:“汝等止此。吾往上聞。”龜遂遁邁,不複來還。十六臣慣悒俱入城見王。王曰:“龍等來為?”
對曰:“天王仁惠接臣等。王欲以貴女為吾王妃,故遣臣等來迎。”
王怒曰:“豈有人王之女與蛇龍為偶乎!”龍對曰:“大王故遣神龜宣命,臣等不虛來。”
王不許之。諸龍變化,令官中衣物皆為龍,耀繞王前後,王懼叫呼。群臣驚愕,皆詣殿下,質問所以。王具說其狀。眾臣僉曰:“豈可以一女之故而亡國乎?”
王及群臣臨水送女。遂為龍妃,生男女二人。男名槃達。龍王死,男襲位為王。欲舍世榮之穢,學高行之誌。其妻有萬數,皆尋從之。逃避幽隱,猶不免焉。登陸地於私梨樹下,隱形變為蛇身,盤屈而臥。夜則有燈火之明,在彼樹下數十枚矣。日日雨若幹種華,色耀香美,非世所睹。
國人有能厭龍者,名陂圖,入山求龍,欲以行乞。睹牧牛兒,問其有無。兒曰:“吾見一蛇,盤屈而臥於斯樹下,夜樹上有數十燈火,光明耀嘩,華下若雪,色耀香美,其為難喻。吾以身附之,亦無賊害之心。”
術士曰:“善哉,獲吾願矣!”則以毒藥塗龍牙齒,牙齒皆落,以杖捶之,皮傷骨折。術士自首至尾以手捋之。其痛無量,亦無怨心,自咎宿行不工,乃致斯禍。誓願曰:“令吾得佛,拯濟群生,都使安隱,莫如我今也!”
術士取龍著小篋中,荷負以行乞丐,每所至國,輒令龍舞。諸國群臣兆民靡不懼之。術士曰:“乞金銀各千斤,奴婢各千人,象馬牛車眾畜事各千數。”每至諸國,所獲皆然。
轉入龍王祖父之國。其母及龍兄弟皆於陸地求之。化為飛鳥,依傍王宮。術士至,龍王化為五頭,適欲出舞,而見其母兄妹,羞鄙逆縮,不複出舞。術士呼之五六,龍遂頓伏。母複為人形,與王相見,陳其本末。王及臣民莫不興哀。
王欲殺術士。龍請之曰:“吾宿行所種,今當受報,無宜殺之,以益後怨。從其所求,以施與之,弘慈如斯,佛道可得也。”
王即以異國為例,具其所好,悉以賜之。術士得斯重寶,喜以出國,於他國界逢賊,身見菹醢,財物索盡。
龍母子與王訣別:“若大王念我,呼名,吾則來。無憔悴矣!”
王逮臣民臨渚送之,一國哀慟,靡不璧踴者也。
佛告諸比丘:“槃達龍王者,吾身是也。抑迦達國王者,阿難阿難: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稱為多聞第一。”是也。母者,今吾母是也。男弟者,鹙鷺子鹙鷺子:即舍利弗。見《雜譬喻經》注。是也。女妹者,青蓮花除饉女是也。時酷龍人者,調達是也。”
今譯
從前,拘深國的國王名叫抑迦達。抑迦達王的國家國土廣大,人民眾多,他治理國家很公正,從不委屈老百姓。這位國王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名叫須達,女兒名叫安難。兒子和女兒的品行都很好,國王很喜愛他們,用黃金為他們修了一個池子。一次,兩個孩子到金池裏洗澡。池裏有一隻烏龜,名叫金,一隻眼睛是瞎的,也在水裏邊玩耍,一下子碰著了兩個孩子的身體。兩個孩子大聲驚叫起來。國王問什麼事,孩子說:“池子裏有什麼東西碰著了我們,嚇了我們一大跳。”
國王大怒說:“這池子是專為我孩子修的,什麼東西敢呆在裏麵,嚇唬我的孩子?”國王命令布下網,把這東西捉上來。鬼龍奇怪,就讓人把這烏龜捉到了。布網的人捉到烏龜,國王就問道:“怎麼把這東西殺掉?”
大臣們有的說斬首,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把它剁成碎末,做成肉羹。一位大臣說:“這些辦法都不厲害,隻有把它投到大河裏去,才是最厲害的辦法。”
烏龜笑了,說:“是隻有這辦法最厲害。”
於是國王叫人把烏龜投進了河中。烏龜逃脫危險,歡歡喜喜地去見龍王,報告龍王說:“國王抑迦達有個女兒,長得容貌端正,光華照人,和天女一樣。這位國王敬仰大王,有心用女兒和大王結成親戚。”
龍王說:“你說的可是真話?”烏龜說:“當然。”
龍王於是設盛宴款待烏龜,飲食都是用寶器盛裝。烏龜說:“大王早點派遣能幹的使臣跟我一起去,我們國王想早點決定這件事。”
龍王就派遣了十六名能幹的大臣,跟著烏龜,來到拘深國城下的濠溝裏。烏龜吩咐大家說:“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先去報告國王。”烏龜於是就逃跑了,再也沒有回來。十六位使臣很不高興,一起進城來見國王。國王問道:“龍們來幹什麼?”
使臣們回答道:“大王仁惠,接待小臣們。聽說大王想把您的女兒嫁給我們大王作王妃,所以我們大王派遣小臣們來迎接。”
抑迦達王大怒說:“人王的女兒豈有給龍蛇作配偶的!”龍王的使臣們說:“大王曾派遣了神龜來宣布您的意思,不然小臣們不會白跑一趟的。”
抑迦達王不答應把女兒許給龍王。龍使臣們使用法術,讓宮中各種物品都變成龍,金光閃閃,纏繞在國王前後,嚇得國王大聲呼叫。大臣們十分驚愕,都趕到大殿下麵來打聽是什麼事。抑迦達王把事情經過告訴大臣們,大臣們都說:“難道可以因為一個女子的緣故而亡國嗎?”
國王隻得和大臣們一起把女兒送到水邊。於是國王的女兒就作了龍妃,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名叫槃達。老龍王死後,它繼承王位,也作了龍王。小龍王心裏想舍棄世俗的汙穢,仿效高尚的誌行。它的妻子有上萬個,都跟隨著它。小龍王逃避到偏僻的地方,也丟不掉。它隻好登上陸地,在一棵私梨樹下,隱身變成一條蛇,盤屈著躺在地上。夜裏,樹下象有數十盞燈照著。每天從天下落下種種花雨,輝煌明亮,芬芳美麗,這種景象世間從來沒見過。
這個國家裏有一個能念咒降龍的術士,名叫陂圖,到山裏尋找龍,想帶著龍到處去乞討。術士看見一個放牛的兒童,就問他這附近有沒有龍。放牛兒說:“我看見過一條蛇,盤屈躺在那棵樹下,夜裏樹上有數十盞燈,光明照耀,花象下雪一般地落,色彩鮮豔,芬芳美麗,難以形容。我挨近這條蛇,蛇也沒有傷害人的意思。”
術士說:“那太好了,我的願望實現了!”術士便把毒藥塗在小龍的牙齒上,龍牙都掉了下來,又用手杖捶打小龍,打得它皮傷骨折。術士又用手從頭到尾捋它。小龍感覺無限痛苦,卻沒有怨恨之心,隻怪自己上一輩子的行為不好,所以才遇到這樣的災禍。它自己發誓:“我願得成佛,拯救眾生,都使安樂,不象我今天這樣!”
術士把小龍放在小箱裏,背著小箱,到處乞討。每到一個國家,他就讓小龍跳舞,各個國家的臣民百姓,沒一個不害怕。術士說:“要金銀各一千斤,男奴女奴各一千人,象、馬、牛、車,各種牲畜各一千。每到一個國家,術士得到的東西都有這麼多。
他們漸漸來到小龍王外祖父的國家。小龍王的母親及龍兄弟,都到陸地上來找它。它們變作飛鳥,棲息在王宮裏。術士來到王宮,小龍王變作五個頭模樣,剛要出來跳舞,看見它的母親及兄妹,羞愧得不敢出來。術士呼喚它五六次,它隻是頓伏在地上。小龍王的母親重新變為人的模樣,見到國王,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抑迦達王。國王和臣民百姓沒一個人不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