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上司都希望自己的下屬充滿活力與衝勁,而不會希望下屬暮氣沉沉,成為機器人。執行上司的決策,並不表示你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下屬,也不表示你將失去工作中的活力。但你應該知道,表現在工作上的活力與衝勁,一定要符合上司的理想與要求。否則上司會認為你不夠成熟,做事不用大腦,自然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
下麵這個例子中的下屬就做了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糟了!糟了!”王經理放下電話,就叫了起來:“那家便宜的東西,根本不合規格,還是原來林上司的好。”接著,王經理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麼那麼糊塗,竟寫信把他臭罵一頓,還罵他是騙子,這下麻煩了!”
“是啊!”秘書張小姐轉身站起來:“我那時候不是說嗎?要您先冷靜、冷靜,再寫信,可您不聽啊!”
“都怪我在氣頭上,想這小子過去一定騙了我,要不然別人怎麼那樣便宜。”王經理來回踱著步子,指了指電話:“把電話告訴我,我親自打過去道歉!”
秘書一笑,走到王經理桌前:“不用了!告訴您,那封信我根本沒寄。”
“沒寄?”
“對!”張小姐笑吟吟地說。
“嗯……”王經理坐了下來,如釋重負,停了半晌,又突然抬頭:“可是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嗎?”
“是啊!但我猜到您會後悔,所以壓下了。”張小姐轉過身,歪著頭笑笑。
“壓了三個禮拜?”
“對!您沒想到吧?”
“我是沒想到。”王經理低下頭去,翻記事本:“可是,我叫你發,你怎麼能壓?那麼最近發往美國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
“我沒壓。”張小姐臉上更亮麗了:“我知道什麼該發,什麼不該發……”
“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王經理居然霍地站起來,沉聲問。
張小姐呆住了,眼眶一下濕了,兩行淚水滾落,顫抖著、哭著喊:“我,我做錯了嗎?”
“你做錯了!”王經理斬釘截鐵地說。
張小姐被記了一個小過,是偷偷記的,公司裏沒人知道。但是好心沒好報,一肚子委屈的張小姐,再也不願意伺候這位“是非不分”的王經理了。
她跑到孫經理的辦公室訴苦,希望調到孫經理的部門。“不急!不急!”孫經理笑笑:“我會處理。”隔兩天,果然做了處理,張小姐一大早就接到一份解雇通知。
看完這個故事,你會想?這是個“不是人”的公司?王經理不是人,孫經理也不是人,明明張秘書救了公司,他們非但不感謝,還恩將仇報,對不對?如果說“對”,你就錯了!
正如王經理說的:“你做主,還是我做主?”
假使一個秘書,可以不聽命令,自作主張地把經理要她立刻發的信,壓下三個禮拜不發,她豈不成了經理?如果有這樣的“黑箱作業”,以後交代她做事,誰能放心?
再進一步說,自己部門的事,跑去跟別的部門經理抱怨,這工作的忠誠又在哪裏?
如果孫經理收留了她,能不跟王經理“對上”?而且哪位經理不會想:“今天她背著經理,來向我告狀,改天她會不會倒戈,又跟別人告我一狀?”
所以張小姐不但錯,而且錯大了,她非但錯在不懂人情,更錯在不懂工作倫理。他畢竟還是你的上司,也畢竟還是他做主。出了錯,他最先承擔。有麵子,也該由他來賣。此外,你必須知道,上司永遠是向著上司,就算在工作上對立,在立場上也是一致的。
辦公室是一個團體,作為領導,一定有其管理原則,有他的經營目的。下屬的責任,就是要在這一管理原則下,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這樣才能協助上司完成經營目標。
如果每個人都認為聽從上司的話,順著上司的意思去工作,就是逢迎、拍馬屁,而隻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麼這個辦公室將會成什麼樣子?沒有統一的經營觀念,沒有製度的約束,做什麼事情都是各人隨心所欲,不用想也知道,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個公司就會垮掉。下屬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這樣你才能跟上司和諧相處。
生活中的糊塗學
一個不忠於自己上司的職員,很難得到別的上司欣賞。當你賣麵子,表示自己有辦法,偷偷把自己公司的消息告訴別人,即使他得了好處,也不會尊重你,隻可能竊笑說:“這人最沒城府,以後找他下手。”
忠言也要順耳講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句話重複多了,人們難免會形成錯覺,即規勸別人的話必須難聽,不難聽的話不配稱“忠言”。不過,忠言如果順耳不是更好嗎?
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揚言要殺掉敢於觸犯龍顏的魏征,長孫皇後聽後十分著急。如果用逆耳的“忠言”勸說李世民,李世民不僅不容易接受,反而會使事情弄得更糟。會說話的長孫皇後取順耳之言規勸李世民。她說:“自古以來主賢臣直,隻有君主賢明,當臣子的才敢直抒胸臆、有話就講。今魏征敢於直言勸諫,全賴聖上賢明。”李世民聞後龍顏大悅,打消了殺魏征的念頭。長孫皇後就是善於運用了忠言順耳的糊塗智慧才救了魏征。在職場中作為下屬掌握這一智慧先稱讚其成績,再委婉指出其不足,既照顧了領導的麵子,也使領導易於接受。
王處長是一位剛剛提拔上來的新手。一次生活會上,他要求大家提提意見,大家礙於麵子,沒有人敢伸這個頭。最後,處裏的“元老”劉文革說了:“王處長到處裏後,可謂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處裏的工作現在已有了頭緒。人比以往更團結,成績也是有目共睹。隻是最近大家手頭有點兒緊張,希望王處長能替大夥解決解決。”王處長聽到,意識到該給大家搞些生活福利,采取了一些措施。
劉文革可以說是提意見的高手,他先肯定王處長上任後的成績,使領導心裏美滋滋的,然後再輕描淡寫地提出大夥的意見,反映出他對下屬關心不夠,體貼不夠。這種方式,容易使領導意識到自己成績是主要的,是值得大家交口稱讚的,而不足隻是次要的。既不得罪他,又激起了他改進不足的積極性。
一名員工能夠發現問題,是智慧;能提出問題,是勇氣。但是許多人在提出問題時,表現出的卻是蠻勇,不分時間、地點、場合,不講方式,結果是隻有百害而無一益,舊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增添新問題。所以,要從自己的行為上來改變自己的輸出方式。不要口無遮攔,信口就來,不選擇語言,不選擇語言的表述方式和技巧。要知道,自己的言行是要產生客觀效果的,而用負麵的語言和負麵的行為表述出來,隻會產生負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