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做一個會裝糊塗的下屬(3 / 3)

生活中的糊塗學

一個真正的聰明下屬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時,一定能夠選擇恰當的言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對企業負責。也隻有這樣才能對企業有正麵作用。

麵對漠然的上司,學會退讓

漠然的上司,大都脾氣暴躁,自認為高高在上,手握生殺大權,因而把下屬當作傭人看待。總是威風八麵、架子十足,不僅口氣粗暴,而且言辭也充滿悍氣。他們常常會在言語中說出些讓下屬在眾人麵前下不來台的事,自己卻渾然不知。下麵讓我們看看張小姐如何應對她的上司。

“早上好,李先生。”她對上司說:“我交上的文件您簽字了嗎?”李先生先是瞪著他那雙灰藍色的眼睛茫然了一秒鍾,然後便把他的辦公桌驚天動地地翻了一遍,最後他猶豫了一下,向她攤開兩手說:“張小姐,我從未見過你的文件。”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幾年前,她就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昨天看著您的秘書把我的文件放在您的辦公桌上,您可能把它當成廢紙丟掉了!”但是現在她不會這樣說了,既然眼前這位紳士模樣的異鄉人永遠不明白誠實可以增加威信,她又何必與他計較呢?她隻不過是需要他的簽字而已。於是她平靜地說:“那好吧,我到您的秘書那裏去看看有沒有我的文件。”隨即她便下樓回到她的辦公室,把電腦中的文件重新調出再次打印,當她再把文件放到李先生麵前時,他連看都沒看就簽了字,其實他比她還清楚文件原稿的去向。

是的,這就是張小姐在與上司發生衝突時的解決方式。張小姐不讚成在衝突發生以後一走了之,因為在新環境裏還會出現老問題,到那時你又怎樣呢?她也不讚成為了爭口氣大鬧一場,因為吵鬧不能解決問題,反倒有可能斷送了薪水獎金,還是實際些吧!說到實際,誰是誰非也並不重要,可能即便她對了上司錯了,她也會開動腦筋為上司尋找一個台階下,無論如何解決衝突的前提是合作!

生活中的糊塗學

張小姐讚成主動言和,主動言和的表層含義是好漢不吃眼前虧,但它還包括更深的層麵;主動言和是運用智慧尋找衝突的最佳解決方案,使問題最終得以處理;主動言和更需要團隊精神,發揮團隊精神可以使合作得以延續。她相信自己在處理衝突的問題上越來越成熟冷靜了,她不會像個孩子一樣在衝突中放任自己,她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團隊精神與上司盡量合作,讓上司發現她是個理想的合作夥伴,更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空間!

擔責任,但別背黑鍋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交往中,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某種事情明明是上一級領導耽誤了或處理不當,可在追究責任時,上麵卻指責自己沒有及時彙報,或彙報不準確。

其實,領導者既然是人不是神,決策就必然會有失誤之時。即使一貫正確,群眾中也可能出現對立麵。這時,也許有些人站在群眾一邊,同領導對著幹,這可就糟透了。這樣做無疑是掉進了晉升道路中難以自拔的陷阱。聰明的做法是,當領導與群眾發生矛盾時,你應該大膽地站出來為領導做解釋與協調工作,最終還是有益於群眾利益的。但作為領導人,當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支持了他,也就自然視你為知己。

公司裏新招了一批職員,上司抽時間與大家見個麵。

“黃曄!”

全場一片寂靜,沒人應答。

上司又念了一遍。

一個員工站了起來,怯生生地說:“我叫黃曄(yè),不叫黃曄(huá)。”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

上司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幹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上司揮了揮手,繼續念了下去。

這位打字員真是個“補台”“能手”。相信他以後一定仕途亨通,任誰也擋不住。

果然,一周之後,他被升為公關部經理。

從個人感情上講,每個上司都喜歡有一個為自己工作上“拾遺補缺”的下屬。如果你能夠與上司結為知己,在適當的時候,為上司填補一些工作上的漏洞,維護上司的威信,對自己的事業及前程當然大有好處。

某保健品廠研究所的辦公室主任郭亮先生,就是因為不懂為上司“補台”而毀了前程的。

數年前,郭亮從某名牌大學畢業分到這家保健品廠。由於郭亮學曆高、辦事利索,很快就從車間的技術員調到保健品廠研究所。沒幾年,又從一名普通研究員晉升為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已過而立之年的郭亮,被一帆風順衝昏了頭,在關鍵時刻辦了一件傻事。有一次,研究所經認真研究、認證,出台了一套改革方案,由於在設計工藝流程時出了差錯,致使整套方案全部“泡湯”,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上司追究責任,郭主任說:“這套工藝流程是在所長主持下完成的,其他人隻是具體辦事。”郭主任說這番話時,他手下有個職員一字不漏地記了下來。

翌日,所長把郭主任叫到他的辦公室,冷冷地說:“郭主任,你真會談話啊,有了過錯往上司身上推……”一席話說得郭主任目瞪口呆。

沒過多久,郭亮被莫名其妙地免去了辦公室主任的頭銜,調到公司關係協調辦去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司也是如此。工作千頭萬緒,用人管人千難萬難,疏忽和漏洞在所難免。這時候,作為下屬就應該主動出擊,幫助上司更改差錯,往自己身上攬些責任!無論哪個上司都喜歡給自己補台的人,如果你在關鍵時刻給上司來個“落井下石”,那麼你就要小心你的前程問題了。

生活中的糊塗學

有時幫上司背黑鍋,也不失為以退為進的方法,但這黑鍋怎麼背?幫誰背?都是學問,黑鍋背得好,哪天上司翻身,你也會雞犬升天;但若遇人不淑,碰到黑心的上司,要不認栽趕快走人,要不隻能無語問蒼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