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說:“親愛的,我真的很想回家陪你吃飯,可是我實在工作太忙,常常應酬,並不是忽略你啊。”
妻子不好意思地說:“老公,我也不對,不應該那麼小氣,你在外工作掙錢不容易,早上我不應該賴床不起的。”
丈夫又說:“早飯我可以自己做,每天回家那麼晚一定吵你睡不好覺,你應該多睡會兒的。”
妻子也忙檢討自己……
就這樣,這場離婚風波平息了。從此之後,夫妻倆變得互敬互愛,彼此寬容忍讓,更多地為對方著想,恩恩愛愛。
夫妻之間應當真誠相對,那種看起來彬彬有禮,實則虛偽冷漠的關係並不值得追求,時常吵個“建設性”的架,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這也是一種積極的溝通。
有許多夫妻,在婚姻之初對於對方的一些不為自己所接受的言語、行為以及溝通方式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當有一天真正意識到這些東西給自己帶來傷害,想要糾正對方的時候,發現一切已經形成習慣,想改也改不過來了。對方會說:“我就是隨口說的一句話,搞不懂他(她)怎麼會氣成那個樣子。”或者“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啊,不知道他(她)為什麼這一次反應這麼激烈。”
婚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溝通,建立一個適合彼此的良好的溝通模式也是在婚姻初期最重要的任務。沒有人天生就會做一個好妻子或好丈夫,這個角色的完善是需要學習、摸索,需要雙方相互幫助的。婚姻生活中,彼此要學會用溝通來解決問題,而不要采取沉默、忍受、冷戰等消極的方式。平時你和他之間的爭吵,就比如是時常發作的“小病”,在吵吵鬧鬧中,就知道了症結所在,小病小醫,發作得快,好得也快。而有什麼不舒服都忍著,病不發在外麵而生在心裏,這就是隱患,一旦發作,就很難痊愈。
吵吵鬧鬧的婚姻不一定不長久、不幸福,而那種“相敬如賓”的婚姻生活卻一定是致命的。在外麵緊張了一天,回到自己的小窩,夫妻間盡可以說一些笑話,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彼此之間應多開玩笑,就算不慎惹惱了對方,也無傷大雅。
夫妻之間需要互敬互愛,但並不是無條件地相讓。有了矛盾,該大吵的絕不小聲嘀咕,對於原則問題絕不相讓;假如氣還是出不來,就找價值不大的東西去摔摔,也是很有效的發泄方式。
最後要說的一句話是,夫妻間爭吵的藝術全在於適可而止,吵後不記仇,不分床睡。把該說的話說了,該發泄的情緒發泄了,又不傷人,這才不會傷及夫妻間的感情。
交友實例
結交有缺點的“強人”
每個想做出一番事業的人,靠單打獨鬥是無法取得成功的。最理想的局麵,是有一些能力既強,性格又沉穩,品格又高尚的人來支持和幫助我們,可惜的是,這種人在現實中屬於鳳毛麟角,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魄力的人,可能粗枝大葉;心細的人,可能手腳放不開;老實肯幹的人,腦袋瓜子卻可能不靈活,算盤珠子似的撥一下動一下;而腦袋瓜子靈活的人又可能偷巧賣乖,辦起事來讓人不放心,甚至有一些人有特殊的本領,但在其他方麵卻完全一無是處。
若想獲得成功,就要廣交天下人才,而百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不免都有自己性格上的缺失,這就需要我們有全局性的目光,不計較他人小節上的不檢點。
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陳平本來侍奉項羽,但時間一長,陳平發現項羽不足以成大事,便棄之而投劉邦。劉邦對其格外看重,這引起了手下人的不滿,他們紛紛說陳平的壞話。
一天,周勃和灌嬰跑來對劉邦說:“陳平的臉蛋兒長得固然不錯,但這就像帽子上的明珠,外表光亮,內部並不怎麼樣。聽說他在家裏和嫂子私通,侍奉魏王不忠,才叛逃到楚國。在楚國幹了壞事,又來投奔我們。大王非常器重他,按說他應該知恩報恩,但是,他卻貪心不足,以權謀私,收受諸將賄賂!”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劉邦對陳平的信任動搖了,他責問魏無知為什麼要推薦如此品行不端的人來。
魏無知對這些傳言的真實性也說不清楚,隻能從道理上開導劉邦說:“臣推薦的是陳平的才能,而大王責怪的是陳平的品德。眼下是兩軍對壘,正是你死我活的非常時期,即使有像尾生那樣守約、像孝己那樣孝順的人,他的品德固然高尚,可對贏得當前這場戰爭能有什麼作用?臣推薦奇謀之士陳平,是為了打敗楚軍。至於和嫂子私通、接受賄賂的事,還是請大王問問陳平本人。”
劉邦聽完魏無知的話,火氣已消了大半。他仍把陳平叫來查對。
“盜嫂”的事,本屬子虛烏有,陳平一笑了之。對於“受金”,陳平則直言不諱:“臣離開楚營前全部退還了項王賞給的黃金,兩手空空到了漢營。但是,沒有一筆錢,就辦不成大事情。所以,臣又想辦法積攢了一批金銀。現在,如果大王覺得臣的計謀可以用,臣留下,如果大王覺得臣的計謀不能用,請大王準臣辭別歸鄉。所有的錢財都放在庫裏,臣分文未動,大王要收回去還來得及。”
劉邦聽了,大受感動,離開座位,拉著陳平的手說:“寡人錯怪您了,請勿介意。”隨即把陳平升為護軍中尉,並賞賜了豐厚的錢物。漢軍將士也漸漸消除了對陳平的成見。之後陳平助劉邦定天下,屢立奇功。
在用人和交友上,白璧無瑕、文武全才者固然是最為理想的人選,但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這個時候,到底用“有瑕玉”還是“無瑕石”,就看用人者的眼光了。
這時候需要我們放棄局部,從全局的高度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一味地事無巨細,樣樣件件都要一是一,二是二,沒有一點餘地和靈活性,那麼你的事業就要出現許多危機。
我國清末富可敵國的大商人胡雪岩在用人的時候,非常注重對其全方位的衡量和考察,獨具慧眼,發現別人的長處。這一點使他獲得了不少難得的人才。
陳世龍外號“小和尚”,原是一個整日混跡於湖州賭場街頭,吃喝玩賭無所不精的“混混”。這樣的人,在別人眼裏自然是不值一提的。在他人看來,胡雪岩把他帶在身邊,實在是自討麻煩。
但胡雪岩對“小和尚”頗為欣賞,認為他雖不是做檔手的材料,卻是一個跑外的好手,因而決意要栽培、再造他。
這是因為,他看到了陳世龍的長處:
第一,這小夥子很靈活。胡雪岩與“小和尚”認識,其實很偶然,隻是在湖州找朋友鬱四的時候,托他帶了帶路。但就這一麵之緣,胡雪岩發現他與人交接不露怯,對胡雪岩提出的問題,既對答如流,又合適得體。胡雪岩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後生可以造就。”
第二,這小夥子不會吃裏扒外。這是胡雪岩在鬱四那裏了解到的。鬱四雖然認為“小和尚”太精,而且吃喝玩賭樣樣都來,但對他不吃裏扒外倒是給了相當公正的評價。而說“小和尚”“太精”,又恰好證明了胡雪岩認為這小夥子很機靈的第一印象不錯。
第三,最難得這小夥子還很有血性,說話可以算數。這是胡雪岩自己試出來的。胡雪岩在正式決定將“小和尚”收到自己身邊之前,和他談了一次話,臨分手時給了他一張50兩的銀票要他拿去隨便用。此前,“小和尚”已經答應胡雪岩要戒賭,胡雪岩知道好賭的人身上有錢手就會癢癢,他要試試這小子是不是心口如一。“小和尚”雖然忍不住,當晚還是到賭場轉了一轉,但終歸還是拒絕了別人的誘惑沒有下場,這一點便更讓胡雪岩看重。胡雪岩一直認為,看一個人怎麼樣,就是看他說話算不算數。
在胡雪岩看來,一個小夥子吃喝玩賭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有本事、有誌氣,缺點毛病再多,有誌氣的人都可以改掉。隻要做人有原則,什麼其他的短處都不重要。胡雪岩就是看中了陳世龍的這點長處,將他變成了一個可造之才,成了自己跑江湖、泡官場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國際著名管理專家杜拉克說過:“倘若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所謂“樣樣都可以”,其實必然是一無高處,才幹越高的人,其缺點往往越明顯。有高山必有深穀,誰也不可能十項全能。所以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要注意搜集多方麵的信息,綜合衡量他的優劣短長,如果僅憑一件事就得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結論,最後很可能是誤人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