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炒股的操作誤區(2 / 3)

反過來想一想,反正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以贏補虧,股民完全可以做出新的決策,例如股民:

可以將股票的資金轉向其他態勢明朗的股票,讓資金滾動起來,與其繼續掛靠在不明朗的賭局上,不如尋找那些已經撥開雲霧見天日的股票。盡管重新尋找新的思路比較困難,但是,這卻是保障利益最牢固的辦法之一。

對於自己手中握住的股票進行分析,確定該股票是否已經漲到合理的價位,判斷市場環境對於該股票的影響,以及大的市場環境、股票信息等進行理解。如果該股票還沒有漲到合理的價位,股民可以保留,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漲到合理估值的股票,如果繼續堅守,會造成更大的資金危機,不如放棄。

攤平法絕對不是萬全的救場之策,應當慎用,以免越攤越大,越鋪越重,套住資金造成負擔。應該慎用、少用、理性的用。任何時刻,采取任何策略,必須能夠保持理性的心態。

被套不怕,不賣就不賠

實際上,我們不能不說,這就好比“鴕鳥政策”,鴕鳥行走的速度是驚人的,然而,當鴕鳥遇到危險的時候,卻選擇把頭埋進沙子裏,認為看不見就沒有危險,明明快速反應的逃跑,就能夠從困境中脫險,卻偏要選擇埋進沙土,而鴕鳥自身大半身體還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中,又怎麼可能回避危險才存在。

股市是禁止賣空,即隻要介入股票市場的話,盈虧便在先買後賣中得到結果,往往有不少股民對於股票的分析不明確,態度不明顯,盲目跟進,股市反應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之後,不少股民幹脆就認為,就算是被套也不怕,隻要我買了不賣就不會賠錢,後期漲了再說。不就看到虧損的結果了嗎?

可是,再次提醒各位股民,進入股市的初衷是什麼?是資金的最大利用化,獲得更多的收益,其實,隻要買入操作完成之後,介入的成本即已經明確了,在這個確立的成本上相對於市場行情,盈虧都時時刻刻的賬麵上顯示出來,股民在預期價值沒有達到的時候,就一廂情願的認為,此時的不賣,即股市交易中的買入賣出中的“賣出”不兌現,就是不賠。這種理解完全是自欺欺人,因為這個時候,虧損已經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並不會因為過程的不完整而消失。試著分析對比來看,假設某人14元買入股票,當股票的價格跌到13元的時候,此時很一目了然的看到,他的虧損是1元,可是當股票跌至12元的時候,平均每一股已經虧損2元,該股民堅持不動搖,選擇堅持持有,會是什麼局麵,即使當股票回升到13.5元的時候,虧損就變成0.5元。

注意,此時的股民心態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往往會慶幸當初沒有選擇拋售,不然虧損的可能就是1元2元,再繼續持有的時候,股價漲至14.5元,盈利0.5元,更讓股民自我感覺滿足。

但是,這一觀點並非絕對,如果手中所持的股票為潛力股、績優股,且整體的投資環境態勢明朗,也完全不必為一時套牢而驚慌,這仍然需要股民對於股市後期準確的判斷。

被套是股民的噩夢,但是對於涉足股市中的股民們,無論再小心,也得提防這一點,應對股票被套,股民可以做以下幾手準備:

對於股民自身所持的股票應當就其大的股票信息進行辯證思考,對於市場行情有一個整體如同敏銳的判斷,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如果該股票具備持倉的意義的話,就堅持持有不動搖,反之,必須做出果斷的決策,不可優柔寡斷。

設置合理的止損點,不盲目捂倉,因為盲目捂倉容易造成資金浪費,同時又容易全盤皆輸。

注意勤做功課,觀察股市走勢,可以轉戰一些前景廣闊的股票,拿捏準確,也可以獲利豐收。最重要的,還是股民自己能夠多觀察,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規律性的。股市也是這樣,再瞬息萬變,還是有一點的規則在其中的,否則,市場就會亂套。

轉換思維,切不可一旦被套,就鑽入牛角尖。要麼灰心沮喪,失去信心,要麼急病亂投醫,盲目做出決定,這樣不僅無法挽回損失,相反,會造成更大的不必要的損失。

緊盯不放,頻繁操作

《The Futures

Game》一書中說道:“交易者自我毀滅的最好方法就是投入過量資金或頻繁、無節製地交易,使自己無法從一次或一係列不良交易的困境中擺脫出來。”

其實,應對瞬息萬變,起伏不斷的股市,不管股民操盤的經驗有多豐富,應對複雜的股市環境,都難免會出現操作失誤,陷入虧損的困境,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介入股市的時間越長,許多意外無法避免,再經驗老道的股民,也容易陷入困境之中。

穆女士從1996年進入股市,至今已經有12個年頭了,對於股市,穆女士頗有穆桂英掛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她對於股市,也有自己的一套認識,在她看來,對於股市,嗅覺要靈敏,頻繁操作,緊盯不放是穆女士的一貫性操盤作風。

然而,一向引以為傲的緊盯不放的操盤方法,這次卻讓穆女士苦不堪言,原來,2007年10月,股市行情一片大好,股指急追穩步上揚,穆女士也在這種大好的行情之下,看好工商銀行(601398),以8.6元買入之後,股市形勢發生了逆轉,漲到9元之後,市場急轉而下,憑借著自己多年的經驗,穆女士認為股市不會繼續下跌,非但不止損,並且還持續補倉,企圖用攤平法彌補自己的損失,然而,股市的大的環境並非股民散戶所能預測,穆女士緊盯著工商銀行不放,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進行頻繁的買賣操作,而“政府不救市”等的傳言,更是令股市遭受到重挫,經曆了幾個月的頻繁操作的穆女士,計算了一下收益情況,發現,損失大於收益,資金在無形中損耗著,時間也在無形中浪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