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常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也。”實際上,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的禍害,不僅僅表現於戰場上,在生意場更是如此。每一個時代,都會鍛造一批女富翁,她們都是在別人不明白的新事物中發現了機會,在別人不理解的最新經濟發展的朦朧期中搶占先機,搶先一步,領先一路。另外,準確把握商機,則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多謀,二是善謀,該出手時就出手,快刀斬亂麻。
1.
當斷則斷,女人賺錢最怕婆婆媽媽
斬釘截鐵、堅決果斷是女人賺錢必備的素質之一。當然,這裏說的當機立斷,首先,指的是認準行情、深思熟慮後的果敢行動,而不是心血來潮或憑意氣用事的有勇無謀。宋人張泳說:“臨事三難:能見,為一;見能行,為二;行必果決,為三。”當機立斷的另一方麵,並非僅僅指進攻和發展。有時,按兵不動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該等待觀望時就應按兵不動。撤退時就應該撤退,這也是一種當機立斷的行為。
最讓人感慨的當是“夜長夢多”這一俗語了。夜長夢多,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曆時太長,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夜長”了,“噩夢”就多,睡覺的人會受到意外的驚嚇,反而降低了睡眠的效果。同理,做事猶猶豫豫,久不決斷,也會錯失良機。“失時非賢者也。”
《史記》中有“兵為凶器”的說法。意思是說,不在萬不得已時,不得出兵;但是,一旦出兵就得速戰速決。“勞師遠征”或“長期用兵”,每每帶來的都是失敗。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下崗女工憑借著她的果斷行為,賣糖葫蘆賺了2000萬。
2元錢一串的糖葫蘆,在別人眼裏充其量用來勉強維生,朱呈卻可以一年銷售6000萬支,並且憑借糖葫蘆成為一個千萬富婆。
1996年,曾是山東臨沂市“市勞動模範”的朱呈下崗了。在1999年,朱呈到山東省平邑縣走親戚,偶然路過一片山楂林,看到有個農民在砍山楂樹,原來平邑前幾年大量種植山楂樹,造成山楂過剩。因為賠錢,農民隻好把樹都砍了改種別的作物。
當時朱呈就在心裏想:這山楂可是做糖葫蘆的好原料啊。這麼好的東西怎麼就這麼浪費了呢。回到家後,朱呈和家裏人商量後就以0.05元1公斤的價格毫不猶豫立刻買下了9000公斤山楂。
用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朱呈終於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批無核冰糖葫蘆。有一天,看到兒子吃的月餅,她突然靈機一動:難道這糖葫蘆裏麵不能再填充一些好吃的東西嗎?想到了就做,於是在丈夫的幫助下,她給糖葫蘆去核的地方填充了巧克力、果醬甚至熟雞肉、牛肉等等。她把夾心糖葫蘆再拿給家裏人和附近親戚朋友一嚐,沒有說不好的!既然好就要立刻行動起來,朱呈馬上就到工商局注冊了“朱老大”的商標,她丈夫又籌集到5萬元幫她在山東聯係了一家包裝廠,生產了第一批印有“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字樣的包裝袋子。她用借來的錢專門租了一間房子,添置了生產工具,雇了幾個人,開始了自己的事業。產品上市僅僅一天,1000支夾心冰糖葫蘆全部賣光。
“朱老大”的“夾心冰糖葫蘆”很快就在臨沂的大街小巷紛紛叫響。從那一年冬季開始,朱呈就招募人員,奔赴全國各地,以至省內外的大中城市也都有了“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的影子。經過不懈努力,“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漸漸在山東、北京、浙江、湖北、江西和新疆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展了200多家經銷商和代理商,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銷售網絡。
隨後,朱呈接著這股強勁勢頭又推出了一係列“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精品。他們借鑒冰糕的包裝和生產技術,實現了夾心糖葫蘆的精美包裝。同時針對傳統冰糖葫蘆保存不易的特點,帶領員工成功研究和開發了不化糖的新品“夾心冰糖葫蘆”。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能在常溫下保持3個月不化糖,並且不影響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口感。如今,朱呈已經有了2000萬資產。
朱呈以自己果斷的行為成就了她一番事業。中國人向來講究不慍不火,從容自若,慢條斯理的做事態度,大難臨頭,“刀架脖子上”也能泰然處之。能夠做到這樣,才算得上氣宇大度的君子。然而,這並不是說中國人就喜歡做事拖拉,或不善於抓住戰機。事實上,中國人在追求和諧、寧靜、優雅的同時,無時不在潛心於捕捉機遇。
有一種“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從表麵上看,它似乎也是優哉遊哉的處世信條,但就其內涵,遠非字麵那麼淺顯。所謂“無為”並不是單純的“不為”,而是“陰謀詭計”之極為,它無時不在寧靜的外表下進行頻繁的權謀術數的操作。
打個比方,一個車輪,以無限的速度旋轉,似乎就看不到它在旋轉了,抑或看到的是倒轉,“無為”就是這種狀態,“無為”才能“無不為”。因此,女老板們在做生意時,要快速決斷,不要猶豫、踟躕,當斷則斷是女性做生意成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