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什麼都沒有的人,假如想和別人交往,就不能不使別人感到與我交往會獲得某些方麵的愉悅和益處。”
其實,從前的李先生,由於沒有學曆,沒有金錢,更沒有一點背景,非常孤獨,人們很少和李先生往來。李先生始終忍受著寂寞,奮力拚搏,艱難地度過了那段苦日子。
李先生就在那段時期懂得了和別人交往的秘訣,就是給予別人某些方麵的利益。這些利益,有的時候是屬於精神方麵的,有的時候是屬於物質方麵的,一般來說,別人不能獲得益處,是不願意主動與你交往的。
有一位出身名門的貴族子弟,他非常渴望能夠成功地完成一些大事。然而,當他和同事們交往的時候,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同事對自己有什麼利用價值。或許和這個同事結交,日後向銀行貸款的時候,會方便些;或許和這位同事交朋友,他能教給自己致富的本領;這位同事能把辦公室借給自己用……
他始終這麼想,對周圍的同事都懷著期待的心理,覺得凡是和自己接觸的同事,都能給自己帶來某些方麵的利益。
李先生和貴族子弟在與同事交往時所表現的態度,真可謂南轅北轍,截然相反:李先生是奉獻給別人某些方麵的利益,不然的話,人們是不願意和他交往的;而貴族子弟卻認為和自己交往的同事,能給自己帶來某些方麵的利益。
事實上,隻有在一個人的欲求得到了滿足的條件下,才能和別人交往,人人都有消除孤獨的欲望,這也正是人類的基本欲求。
必須強調的是,要想建立好人緣,織起一張同事關係的大網,你應該處處積極主動。隻有想法是不夠的,要把這種想法付諸於行動。
切莫再等待,等待隻會讓你痛失良機,絕不能幫助你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在公司裏,你有很多接觸同事們的機會。假如你想接近同事們,讓他們變成你的關係網裏的一部分,你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
如果你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比如機關、企業等,在相互之間都還不認識的時候,更應該主動地“出擊”,以友好的方式把自己介紹給新同事。
假如你想多結交一些同事,你就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同事們的興趣或者愛好。你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獲得這些信息,你應該注意在和同事們相處的時候積累一些這方麵的情況。你還可以通過同事的朋友了解同事的為人,或者通過同事的個人材料了解他。
在公司裏有一位新加盟的同事,當他想結交同事們的時候,總是想辦法知道同事們的生日。因此,他經常請教同事們,向他們詢問生日是不是能夠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與前途,並且趁機叫他們把生日告訴自己。
回家以後,他會把同事們的生日全都記下來,並且在日曆本上依次圈出。等到同事過生日的那一天,他總會送一些小禮物或者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同事們對他的印象非常好,都把他視為好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交際的機會。例如,有一位同事邀請你參加生日聚會、舞會或其他聚會,你不能因為自己的工作忙而不去參加,除非真的有什麼緊急的事情。
再如,新同事邀請你一起出去逛商場或者聽一場音樂會,你也不要總是拒絕對方,這是發展同事關係的好機會。
你和同事的接觸越多,同事間的距離就越近。這和人們平常看一個東西是一個道理,看的次數一多,就會對它非常熟悉。
在電視中反複聽、反複看見的廣告,時間一長肯定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與同事交往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找機會多和同事接觸。
假如你想成功地找到一個和同事交往的機會,必須對同事的生活安排、習慣等有所了解,如同事什麼時候起床、吃飯和睡覺,什麼時候去上班、回家等等。先分析一下這些信息,接著再確定和同事怎樣接觸。
否則的話,打電話的時候同事正好不在家或者去找同事的時候他正好非常忙,那樣一來就白耽誤了工夫。所以,詳細了解同事的工作安排、起居時間、生活習慣,得出同事最渴望找人聊天或者最需要幫助的時間,再去和同事相處,就會非常容易取得成功。
規則解讀:要想在同事中有個好人緣,就要積極地去與同事交往,沒有機會可以創造機會。在交往的過程中,滿足同事們的欲求,同樣地,你的欲求也會獲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