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禮賢下士,做下屬心中的英明賢主(2)(1 / 3)

(2)先使員工的情緒平靜下來,既然員工有勇氣找你麵談,肯定在某方麵確實感到很煩惱。如果一下子走進正題的話,他的組織能力和情緒未能很好地配合,很容易會說出對你不敬的話。首先讓他舒適地坐下,關切地表示歡迎,讓他把困難說出來,並表示你有耐性聽他的意見,然後再慢慢轉入正題。

(3)你的聲調、表情、身體語言均能影響員工的情緒。輕鬆誠懇的語調,凡事用詢問方式表達,並加以友善的身體語言,這些對員工都有一種安撫作用。

(4)將問題控製在一個範圍內,避免東拉西扯地找出更多的問題來。例如,他對取用文具規定太嚴格而抱怨,你最好不要把問題扯到經濟上,或者轉到加薪幅度等等,這類很敏感的問題,那樣會把問題越弄越大。

(5)不是每個人的表達能力都很好,有些人情緒激動時,說話便失去連貫性。一時,你隻覺千頭萬緒,不知道他投訴什麼。別心急,耐心地聆聽整個件事,暗中記下你的疑問,再加以詢問。

如果你對他所投訴的事情不甚了解,最好不要一再追問,建議留一個再討論的時間,然後搜集資料,再跟他討論。可別忘記約會的時間,否則他對你會產生更大的成見。

(6)員工向你抱怨,最希望先得到你的共鳴,然後再獲得解決方法。嚐試站在員工的立場想想,重複他所提過的問題,並讓他知道,你很了解他的心情。

(7)說出你替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說:“你等著瞧吧!我會給你想辦法的。”神秘兮兮的方式已不合時宜,他會以為你這樣說隻不過是為了敷衍而已。

(8)如果你覺得可以的話,在你的職權範圍內,最好先給下屬一個承諾,沒有人喜歡經過一番交談後,毫無結論,那樣下屬依然怨氣難消。

(9)你跟抱怨的員工麵談後,彼此都作出安排,大約一星期左右,你要再次坐到那位員工的座位上,詢問近況如何,讓他知道你一直關注他曾提出的問題。

(10)有些員工提出的問題可能很尖銳,完全超出了你的想法,讓你無法輕易找到解決的辦法,遇到這類棘手的問題,看看是否應該召開員工大會,以投票方式決定某些事項。當然,作出的決定不能影響公司的運作。

三、在下屬不滿時就設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處於領導崗位的人經常可以聽到下屬這樣那樣的抱怨,如何消除這些不滿呢?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下屬並不是真的對這些情況有什麼不滿,而是出於習慣性抱怨的想法。一般地說,抱怨皆因利而生,利益不足或有所偏,抱怨便隨之產生了。轉移其注意力的方法是:此一利有失,再設另一利為鉺,或物質利益有失,另設一精神利益為補償。此外,下屬的某些抱怨肯定有其合理的方麵,在工作中注意改正,以促進工作的良性發展。

四、創立大氣候,帶動小氣候

在一個集體中,難免會有幾個不和諧分子,並逐漸形成一團小氣候。如果為了處理他們而忽視了整個集體,就容易犯因小失大的錯誤。最好的做法,是在集體內營造一種你所希望的大氣候,使小氣候融人到大氣候中,這樣既處理了不和諧的問題,又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五、公平對待下屬的需求,有利於消除不滿情緒

通常一些威信較高的領導,對待下屬都是一視同仁、公平對待的,這是領導者駕馭下屬的重要策略。作為領導,一定要做到公正地滿足下屬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對於下屬的績效,該獎賞就獎賞,該懲罰就懲罰,而不應以自己的好惡為獎懲原因。

如果兩個員工業績相同,一個由於和領導關係密切而獎金多些,另一個就會產生不滿情緒。因為員工都是通過獎賞來判斷領導對其工作的認可程度的,甚至聯想到領導人對他可能不好的看法,領導的這種偏失,不利於樹立自己的權威形象。

六、危機意識會強化內部團結

即使互相敵對的人,如果共同遇到了致命的危險,也會聯合起來,同仇敵愾。一個集體內部的人若遇到共同的威脅,更會團結一致。因此,當集體內部出現矛盾爭鬥時,領導者不妨製造一個共同的敵人或危機,這樣可以使內部迅速團結起來。

規則解讀:好的上司,在下屬出現不滿情緒時,會積極挖掘原因,甚至找自己的原因,並且積極撫平下屬的不滿。不好的上司則根本不在乎下屬的個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