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英國古城施魯斯伯裏,被蜿蜒回轉的塞文河環抱著。在小城西北郊塞文河岸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座三層的紅磚樓房,從這裏能看到塞文河最美麗的風景。1809年2月12日,一聲嘹亮的男嬰的哭聲從這優雅別致的環境裏傳了出來。這個男嬰,就是19世紀英國偉大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
小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達爾文是一名醫生。這位遠近聞名的醫生之所以被人稱道,不僅是因為他醫術高明,為人友善,人們更敬重的是羅伯特·達爾文醫生的人品。
良好的家庭背景為達爾文的成長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羅伯特·達爾文醫生為人精明能幹。19歲時就獲得了醫學院博士學位。21歲就在施魯斯伯裏獨立行醫。由於醫術精湛,他在第一年就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收入。第二年,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這樣,羅伯特·達爾文醫生的名氣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好,口碑也流傳得越來越廣。就在這一年,他被接收為皇家協會會員。
羅伯特·達爾文醫生為人極富同情心。城裏曾經有位小工廠主向他借一萬英鎊以緩解工廠和家庭的經濟問題。一萬英鎊,對於當時還不富裕的羅伯特醫生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這位小工廠主還不能提供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抵押品,充其量隻能留下一張寫著“日後歸還”的字據。即使是這樣,羅伯特醫生還是盡自己所能,給這位小工廠主湊齊了一萬英鎊,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同情心才能辦到的!羅伯特醫生正是這樣的人。他的善心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小工廠主在渡過難關後,沒有失信,親自把借款還給了羅伯特醫生。
以德服人,父親的道德教育對達爾文的道德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羅伯特·達爾文醫生為人以醫德為先。他看病不僅為病人著想,更為那些病人家屬著想。他曾教育小達爾文說,做一名醫生最重要的是所作所為要對病人有利,要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屬能鼓起勇氣和燃起希望。在施魯斯伯裏城裏,有一位地位顯赫的老紳士生了病,請羅伯特醫生去參加會診。這位老紳士家裏本來還有位家庭醫生,這位醫生斷定病人已無救治的必要了,但羅伯特醫生對老紳士的夫人說病人還有回轉的餘地。時日不長,老紳士病重去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鄉紳夫人不僅沒有對羅伯特醫生的診斷有微詞,反而把那位家庭醫生辭退了,並把羅伯特醫生請來為自己的家人看病。原來,那位家庭醫生的一句話給病人和家屬帶來了絕望和悲痛,而羅伯特醫生的一句話卻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與安慰。
羅伯特·達爾文醫生為人正直。在他的行醫生涯中,他曾救治了無數的患者;在生活中,他也幫好多人解除了困惑和痛苦。不管是生活瑣事,還是家庭糾紛,人們隻要遇到問題,總會去尋求他的幫助。羅伯特醫生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人們甚至會把他的行為準則,尊為他們生存處世的道德標尺。一次,施魯斯伯裏城裏的一個銀行大股東自殺了。這個消息一旦被人所知,銀行的業務勢必會受到衝擊。羅伯特醫生當時被請去鑒定屍體,當他想到這些,他馬上去通知了銀行。第二天,銀行大股東自殺的消息還是被傳播了開來。有人說看到了羅伯特醫生從銀行取走了自己的存款。儲戶們聽到平時自己非常敬重的羅伯特醫生都已經取走了自己的存款,也紛紛跑到銀行去取錢。在眾人的壓力下,銀行不得不公開了羅伯特醫生的賬戶,結果眾人發現羅伯特醫生的賬戶分文未動。於是,人們對於正直的羅伯特醫生更加敬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