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你不會理財,財不會理你(2)(3 / 3)

坐吃必然帶來山空。創富過程中,既要“開源”,又要“節流”。節儉不僅能保持財富,而且還是增大財富的基本手段。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是創富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過去,有一個人很窮。一天,他拾到一個雞蛋,回來便對妻子說:“我有家當了,這隻蛋可借鄰居家母雞孵小雞,雞賣以後,再買牛繁殖,賣牛得錢放債,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會得到更多的錢……”

從中我們可悟出一個道理:如果這個人不把得到的蛋拿去孵雞,而是吃掉,恐怕就難以實現致富的目標。社會上確有一些先富起來的人,隻顧眼前,不思長遠,總想把“雞下的蛋”吃光,盲目攀比、盲目消費,就像夢中發了筆橫財,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賭、就嫖、就吸毒、就比賽燒鈔票,就是沒想到擴大實業,拓展生意。但是,錢再多也是有限的,“坐吃”必然帶來“山空”。不精打細算富不起來,即使偶然富了起來,不勤儉節約也富不長,最終也會破敗下去。這也是有大量事實作為依據的。

有一位博士,他有數個博士名銜。年輕時,由於才華出眾,被多家公司器重,所以他不愁沒有工作,覺得自己聲名顯赫,所以他每年都把金錢散盡,與不同的女友到世界各地遊玩,不是到泰國森林騎大象宿營,就是到歐洲旅行,享受浪漫豪情。到了50多歲,數度婚姻變化,令他一貧如洗,失業數年。後來到了70歲,他還要為解決生活問題而奔忙。

有“銀山之王”的稱號而能觸手成金的H。A。W鐵巴,是沒有一文錢出發到美國西部,得機會爬上大富豪地位的人物。但是,他的榮華之夢並不太長久。十幾年後他便再度沒落,又拿起鏟子和鶴嘴鋤,做著不能再見到的榮華之夢死了。由無一文而築起了百萬的財富,靠的是勤奮;而由百萬富翁再返回無一文的沒落,原因在於他奢侈的生活。鐵巴穿著華貴合身的羅紗衣服,建造了世界有名的邸宅,天天不是酗酒就是找女人。如此奢侈浪費,“銀山”也被他坐吃山空了。不久後,鐵巴的錢財耗盡,最後貧病而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百萬富翁尚且能因揮霍無度而沒落,對於我們這些期望致富者來說,還有什麼理由不精打細算,勤儉節約呢?

古人曰:“小富在儉,大富在天。”意思是小富必須靠勤儉,大富必須靠把握機遇。在通常的情況下,大富都是從小富開始的,否則,你即使遇到好的發財機會,也往往會因為沒有最起碼的資金而眼睜睜看著機會擦肩而過。在現實當中,即使是大富巨富,也是非常注意杜絕浪費的。

比爾·蓋茨其賺錢的能力與賺錢的速度都堪稱世界第一,但他不僅會賺錢,更會花錢。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同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於去遲了,以致找不到車位。他的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飯店的貴客車位。“噢,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蓋茨不同意。“我來付。”他的朋友說。“那可不是好主意。”蓋茨堅持道,“他們這是超值收費。”由於蓋茨的堅持,汽車最終沒停放在貴客車位上。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一個身家幾百億美元的蓋茨不願多花幾元錢將車停在貴客車位呢?原因很簡單,蓋茨作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懂得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大家都知道鹽的妙用。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哪怕隻是很少的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也要讓每一分錢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托馬斯·斯坦雷和威廉·丹科都是擁有博士頭銜的市場調查問題專家。經過20多年的研究,最近出版了一本具有轟動效應的暢銷書《百萬富豪距你不遠》。這本書在出版後數十個星期裏一直排在《紐約時報》和《商業周刊》等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列。作者在書中所描寫的當代美國百萬富豪的一般形象,與我們在大多數媒體中所見到的以及所想像到的大為不同。他們中的多數過著與常人沒有兩樣的平凡生活,隻是他們在致富的過程中注意到了一些常人忽視了的東西。以該書的主要作者斯坦雷為例,他就屬於這樣一類的新時代的百萬富豪。盡管眼下僅因這本暢銷書的簡裝版版權費就擁有了100多萬美元,但是斯坦雷仍然居住在他那個1982年建造的4居室的房屋裏,過著十分儉樸的生活。

以下是斯坦雷在接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高級編輯安妮·凱茨采訪時就美國百萬富豪的成功之道所發表的精彩言論。斯氏不僅是在向我們介紹這些成功了的富豪們的故事,而且更是在向我們展示一條通往致富之理想境地的金光大道。

——百萬富豪是怎樣走上致富之道的呢?

“收入與財富之間並不能必然地劃等號。對此,我們必須了解。當今的富豪們一般都有較為豐厚的收入,但是比收入更重要的是他們注意積斂財富而不隨意揮霍。他們多半生活在他們所能夠承受的生活水平之下。我們調查過的百萬富豪的年平均收入為13萬多美元,可是絕大多數人每年沒有花費到10萬美元。在美國,百萬富豪的年均花費是在6萬~10萬美元之間。”

——百萬富豪的一般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呢?

“說起來讓人難以相信,許多百萬富豪的生活方式非常儉樸。我認識的一個富豪,其家產在2500萬美元以上,他從來沒有買過一輛新車。他們有4個孩子,但他卻隻有一套3居室的住房。他的兩個兒子睡的是上下鋪,而他自己則駕駛著一輛有了5年曆史的沃爾夫車。這對一般的美國人來說都是不可想像的。我認識的另一位富豪是一個自雇自的50歲開外的醫生。自從醫學院畢業以來,他總共才駕駛過兩輛車。當然這兩輛車都是奔馳。他的第一輛車行駛了近30萬公裏,然後才在6年前買了他的第二輛二手舊車。還有一位富豪從來沒有在外麵吃過飯。他的妻子為他準備午餐,他自己用一個牛皮紙袋將其帶到公司裏去吃。30年過去了,他的節儉的生活為他省下了不少金錢。”

——節儉的生活方式真的就那麼有意義嗎?

“我們研究過的那些富豪們可以在不掙1美元的情況下平均維持其生活16年,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白手起家的,沒有從其父輩那兒繼承到任何財產。有一個售賣和租賃建築設備的富豪告訴我,當他看到那些與他談生意的主管們時,他想要是這些主管們的孩子被人綁架,他們甚至拿不出1萬美元去贖回自己的孩子,可見其財務狀況是何等的糟糕。這兒還有另外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財務計劃具有何等的重要性。我曾經與一個並非百萬富豪的人交談過。他,50歲上下的年紀,一個大型公司的中層管理者,聖誕節前的一個星期被告知,他要在聖誕節的頭一天到丹佛市的分公司報到。他如果有足夠的積蓄,本可以拒絕這種安排,因為他有3個孩子現在都在同一所學校讀書,而且都愛好體育,他的太太更是喜愛他們所生活的社區,但是因為他們的存款中僅僅隻有3個月的工資,最後不得不傾家去了他們都不願意去的地方。而真正的百萬富翁是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妨礙財富積累的最大天敵是什麼?

“在無適用價值的東西上花費過多,比如衣物、外出就餐等。如果你是一位醫生、律師、會計師或工商管理碩士獲得者,你總會覺得自己應該生活在一定水平之上——有一個與你身份相符的居住環境,有一輛價值不一般的座車等。我們就曾經拜訪過這樣的一位人物,他有多套價值在2000美元以上的西裝。我私下問我自己,在他走出服裝店之後這些每套2000美元的西裝還值多少錢呢?我還認識一個年輕的股票經紀人,他每年可以掙到8萬美元的收入,他想買一幢豪華的別墅。我看過他的賬單,他要購買的東西的價值正好是在銀行能夠貸款給他的最大限額邊沿。我向他談起了我認識的另一對職業夫婦,他們的年收入也在8萬美元之上,但是,他們卻乘巴士去單位,加班工作視為家常便飯。是不是有了一個經紀人的職業和一個工商管理碩士的學曆,就意味著必須過上奢華的生活呢?其實不是的。”“美國半數以上的百萬富豪住在中產階級、藍領階層集中的地方或鄉村地區,就像我們曾經采訪過的一個富豪那樣。當我們走進他家時,我們沒能從他的櫥櫃裏找到一套西裝,這簡直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驚訝。他穿著一條破舊的牛仔褲,駕駛著一輛10年以上的二手舊車,與他高中同學的一些人,現在卻住著豪宅、駕著豪華車、送孩子上私立學校。但是,這位先生告訴我們,他的這些同學並沒有積存什麼財富,他用了這樣一句話形容他們:‘有名無實。’”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百萬富翁肯定都是奢侈無度、一擲萬金的主兒,哪知道他們在用錢上比我們還考慮得細,考慮得精。這正是他們能成為富人而我們卻沒有富起來的一個原因:不會賺錢,也不會花錢。

如果說賺錢要靠機會,靠實力,而花錢,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握的,它隻要靠我們合理的理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致富目標,也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財務問題。即使在一個家庭裏,家庭各個成員也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而且不可能被同樣程度的花費、節約和儲蓄的限製所束縛。因此,對於一個人應該在銀行裏存多少錢,應該投入多少保險費,應該購買還是租借住宅等之類問題,就不存在固定不變的答案。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視具體情況而定。不過,其中也有一些常識性的原則可資遵循。下麵是一些成功者的經驗之談。

(1)把錢花在事業上。一個滿懷雄心壯誌的人,應該為增加自己的成功機會而慷慨地花錢。在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之前,他在滿足個人享樂方麵的開銷,則應該像個守財奴似的小氣。

這就意味著,你應該盡可能多地考慮擺在麵前的這類開支,例如,參加一個自我提高課程的學習,加入一個有利於自己事業發展的俱樂部等等;而對另一類花費,如夜生活、賽車、快艇等等,則應該十分吝嗇。如果你首先考慮滿足事業上的需要,那麼,其他方麵的生活內容也將逐漸豐富起來。

這個有關花錢的忠告,不僅對那些在致富中剛剛準備起步的人特別有用,而且對一切至今還沒有能順利進行他的事業的人都有指導意義。一個真正希望成功致富的人,如果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對他的事業毫無助益的消遣上,那是愚蠢的。那些已經致富的人之所以致富,無一不是因為他們把事業擺在首位。

(2)有一筆應急儲蓄。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他對家庭所負的責任也逐漸加重。他的家庭日益增加的吃用、醫療、娛樂、交通和接受教育等各方麵的開支,都要靠他的收入來滿足。他所擬定的最合適的家庭收支計劃,可能被一次未曾預料到的突發事故所損害,甚至被永久地毀滅掉。即使他為了防止意外事故給自己作了部分保險,也會因為對飛來的橫禍毫無準備而摔倒。因此,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需要應急儲蓄,就像一個企業公司,為意外開銷或負債而保持一定的儲蓄一樣。

(3)為未來投資。一個企業的所有者,或它的經理總是將所得的盈利進行再投資,擴大再生產,以發展他的事業。一個人也一樣,他的財產增長,取決於他的能力和他是否樂意將他的部分收入進行再投資。

總的來說,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準備,不計劃如何攢錢致富,等於計劃如何捱窮。如果你每年不能累積一定指標的“利潤”,還要入不敷支,等於你在經營一家蝕本公司,倒閉自然是遲早的事。

養成精打細算、合理開支的習慣,對於保證致富目標的順利實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體現我們的理財水平,也決定我們的財富增長,絕不可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