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無事心空,有事心亂(1)(3 / 3)

52。沒有敏銳地捕捉到市場信息

1875年春天,報紙上刊出墨西哥發生疑似瘟疫的病例。這則消息登得不大,注意的人不多,但亞默爾看了這則新聞之後,卻靜坐在椅子上,腦子裏醞釀起他的計劃來。假如真的發生瘟疫,他想,一定會由加州或德州邊境傳染到美國來。這兩個州的畜牧事業,可說是美國肉食供應中心,一旦發生瘟疫,肉食的供應馬上就會麵臨問題。

雖然這是一個假想,但亞默爾卻想得津津有味。那天是周末,本來說好陪他太太去郊遊的,但當他太太瑪維娜打扮好出來時,他還穿著睡袍坐在椅子上出神。

“噢,親愛的!”瑪維娜大感意外,“你是怎麼啦?”

“沒有什麼”,亞默爾的思緒突然打斷,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沒有什麼?”他太太的臉色變得難看了,“我們跟大衛夫婦約好,10分鍾到郊外去野餐的,現在時間已經到了,你還坐在這裏像沒有事似的。”

“噢,我正在想一件事情,把郊遊的事忘記了。”他站起來歉意地笑著說,“對不起,我馬上去換衣服。”

當他經過電話時,突然有了一個決定,他撥了一個電話給他的家庭醫生:“亨利,你要不要到墨西哥去旅行一次?”

“什麼?”對方被他這突如其來的提議弄糊塗了,“我剛旅行回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又在弄什麼花樣?”

“我想請你替我去旅行一次。”亞默爾急切地說。

“替你旅行?”對方大笑一陣說,“你真會開玩笑。我知道你一定有什麼事求我,請別賣關子了,快直說吧。”

“是這樣的……”亞默爾看他太太氣呼呼地走了過來,馬上換了口氣,“亨利,在電話上講不清楚,我要去野餐,請你也來好嗎?”

亞默爾把野餐地點告訴他,沒容對方表示意見,就把電話放下。

“我本來想叫我的醫生馬上到墨西哥去一趟,可是在電話上說不清楚。”亞默爾事後說,“一直等到野餐時才跟他說明白,因此他啟程的時間耽誤了一天,使我少賺了將近100萬元,現在想起來還怪可惜的。”

一般醫生對瘟疫病是不敢亂下斷語的,即使明明確定了,也不肯馬上宣布,總要再反複求證,或是到病情控製不住時才不得不說。所以亞默爾派自己的醫生去,為的是確定是否有瘟疫。幾天後,亨利回報證實那裏確實有瘟疫而且很厲害。亞默爾立即集中全部資金購買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州的牛肉和生豬,並及時運到美國東部。果然,瘟疫很快蔓延到了美國西部的幾個州。美國政府下令:嚴禁一切食品從這幾個州外運,其中包括牲畜在內。於是,美國國內肉類奇缺,價格暴漲。亞默爾在短短的幾個月裏,淨賺800萬美元。

從這個故事裏,你有什麼啟發?我想,你一定會深深感歎——信息真的值錢!

是的,我們以前說,知識就是財富,現在我們更要認識,信息也是財富。要想生意活,必須信息靈。信息是經營的命脈和無形的財富,及時獲取和開發有用的信息,是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

有這樣一個例子。江蘇省有個鄉鎮企業的經營人員,看到報刊上登載美國人愛養狗、北歐人喜歡鳥、意大利人愛養貓的信息後,便想這些國家的鳥籠、狗窩、貓窩之類會有銷路。不久,他又看到一則信息,介紹新西蘭等國家用竹篾製作鳥籠,銷住北歐國家。這信息進一步證實了他的想法,於是就利用當地的杞劄柳原料加工成風格各異、多姿多彩的狗窩、貓窩、鳥籠,在廣州交易會上被外商看中,簽訂了固定的長期訂貨合同,打開了對這些國家的銷路。

信息,是一種財富資源,有了信息的指導,你便可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變,你變我新,你新我強”,從而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敏捷的商戰者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利用的信息,哪怕這信息是一個影子,他也會牢牢抓住不放。

在一個聖誕節前夕,美國曼爾登公司的一位業務員從芝加哥去舊金山進行市場調查。在火車上,一位身穿聖誕節禮服的女郎格外惹人注目,同車的少女甚至中年婦女都目不轉睛地看著她那件禮服,有的婦女還特地走過去打聽這件禮服是從哪裏買到的。這位業務員看在眼裏,靈機一動,覺得有一筆賺錢的生意可做了。當時已是12月18日,離聖誕節僅一周時間,聖誕節禮服在這段時間一定是熱門貨,於是他非常禮貌地向那位女郎提出拍張照片作為留念的請求,那位女郎欣然應允。拍完照片後,那位業務員便中途下車,向公司發出傳真電報,要求公司務必在12月23日前向市場推出1萬套這種服裝。

12月22日下午2點,1萬套“聖誕節金裝女郎”禮服同時出現在曼爾登公司的幾個鋪麵,立即引起婦女們的興趣,她們爭先恐後地購買,到12月25日下午4點,1萬套“金裝女郎禮服”除留下2套作為公司保存的樣品,1套贈給火車上那位女郎外,全部銷售一空,公司純賺100萬美元。

“金裝女郎禮服”成功的經驗說明,經營者必須善於觀察日常生活,捕捉市場信息,把握賺錢機會。有時候,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議論,對某樣東西的評價,都能給商家提供許多有用的信息。隻要你善於篩選、分析,這些信息就會帶給你新的創意或商機。

被日本人稱之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就是一個善於捕捉市場信息的人。

有一次他在市場閑逛,聽到幾個購買東西的家庭主婦議論現在家用電器的電源插頭是單用的,很不方便,如果一件多用,能夠同時插上幾個電器就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鬆下聽到後靈機一動,產生了新的想法,回去後馬上組織力量研究,不久便生產出了“三通”電源插頭,結果大受歡迎,一下子賺了大錢,為鬆下王國的萬丈高樓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占有信息實際上也就是占有市場。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已經變成了賺錢的資本,並且它已經遠遠地超越了金融資本的重要意義。你不知道哪裏的原料便宜,你不知道哪裏需要哪種產品,你不知道哪種商品受到市場歡迎,你不知道哪種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方法……總之,如果你不掌握信息,在現代市場競爭中,你將如盲人摸象,亂搞一氣。過去許多商人過於依賴資本做生意,忽視通過開拓信息資源來加速商品流通,其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屢戰屢敗。實際上,生意場上,商品和貨幣的雙向運動的背後是市場經濟信息的運動,是無形的信息流引導有形的商品貨幣流。沒有市場需要什麼商品的資料,你就不好進什麼貨,沒有某種商品供求狀況的行情,你就很難決斷該種商品采購量,同時也無法製定確定的價格。

有人說,信息社會的競爭砝碼,一是信息;二是知識。誰擁有上述二者,誰就能克敵製勝,取得生存中的優勢。而對於這點,似乎還沒有引起所有中國人的重視,相當多的人對於信息還非常麻木、非常遲鈍。這自然將影響我們的市場競爭能力,阻礙我們的致富步伐。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大量事實證明,我們在市場中角逐,誰能以敏銳的眼光捕捉信息,誰就能夠捕捉到商機,從而捷足先登,獨享其利。因此,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都要練出一雙目光四射的“信息眼”,注意捕捉信息,善於利用信息,從而享受到信息給我們帶來的財富。

53。沒有量力而行

有的人一說到做生意,想的就是大生意,恨不得一天就成為億萬富翁。殊不知做大生意不僅需要的資金量多,商務關係好,而且還需要經營者較成熟的管理經驗與運作技巧。一個初涉商場的人,對市場的運作懵懵懂懂,一下子就去做那種大生意大業務,顯然是力不從心。事實上,絕大多數現在做大生意的富豪,都是從做小生意起步的。鬆下幸之助是從做電器插頭起步的,霍英東是從經營一條拖船起步的,年廣久是從炒瓜子起步的,李曉華是從賣飲料放錄像起步的……先做小生意不僅需要的資金量少,麵臨的風險小,成功的可能性大,而且能為經營者積累從商經驗,為以後從事大生意打下基礎。

馬克士·斯賓塞零售公司是英國最有效率的零售公司。可是你知道它是從一便士貨攤起步的嗎?

公司的創始人米采·馬克士於1882年從波壯到英國時年僅19歲,他身無分文,舉目無親。起初他當小販以維持生計。1884年,他在利茲市的露天市場上擺了一個貨攤,後來移進了有遮蓋的市場大廳。在銷售中馬克士采取了一項革新,他把貨攤分為兩段,價格為一便士的商品集中放在一段貨攤上,超過一便士的放在另一段貨攤上。後者分別標價,前者則掛著一塊牌子,上麵寫道:“不要問價錢,都是一便士。”結果這個廣告牌很適應群眾的要求,絕大多數顧客歡迎價格低廉的日用品。而攤麵展示商品,易於挑選,價格固定,便於購買。

後來,馬克士又想出兩個主意,即自己挑選,自我服務(在20世紀下半葉,這已成為零售商的主要經營原則)。到1894年,他才與湯姆·斯賓塞合夥成立了馬克士·斯賓塞公司。而直到1924年,他們認為條件成熟了,比如資金積累達到了一定數量,經營經驗也比較豐富了,這才把公司改革成為“超級市場。”

1969年,湯米·希爾菲格以“畢生”的積蓄——150元美金和20條喇叭褲開始了零售生涯。積累了豐富的從商經驗後,到1984年,湯米·希爾菲格才在紐約正式推出係列服飾,以大膽、新潮的廣告活動相配合,一夜之間成名。後來,他又不斷推出香水、眼鏡甚至家具、家用品,終於使一個區區小品牌擴充成紐約市裏最成功的服裝公司之一。

現在聞名世界的惠普公司也是從做小生意開始的。1931年斯坦福大學的兩個上大二的學生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因為同是足球隊的候補球員而結為朋友,並開始謀劃創業計劃。1938年夏,在享有“矽穀教父”之稱的著名無線電工程學教授弗雷德·特曼的鼓勵和支持下,休利特和帕卡德開始把創業計劃付諸實施。他倆在帕洛阿爾托安德林大街租了一套公寓,並在他們住處後麵的汽車房裏開了個小生產車間,設備則主要來自通用電氣公司。他們在學習之餘研製了各種電子小玩意兒,如口琴自動調音器等,並做特曼教授幫他們攬來的一些零活。這為他們以後經營跨國大生意打下了基礎。

可以說,白手起家的創富者,基本上都是從做小生意開始的,量力而行。安祖·卡內基從蘇格蘭移民美國,抵達紐約的時候,口袋裏還不到1塊錢,後來卻創立了“美國鋼鐵”成為千萬富翁。約翰·洛克菲勒,這位石油大王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克裏夫蘭一家公司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夥子,薪水微不足道,三餐不繼。約瑟夫·肯尼迪的父親,由於愛爾蘭發生了饑荒而移民到美國,在波士頓登陸的時候,肚子空空,身上也沒有什麼法寶,靠自己雙手努力,使他家裏變成了中產階級,後來又看著他兒子變成擁有4億美元的富翁。

對於我們這些本錢不多、又缺乏從商經驗的人來說,先從小生意做起,通過做小生意積累資金和經驗,待實力壯大了,條件成熟了,再去擴大經營規模,拓展經營範圍。而不要一上來就去做那些資金需要多、經營風險大的大生意。井要一鍬一鍬地挖,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要太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現實的教訓,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由於電視的影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日本有一個勤勞勇敢、艱苦創業的女子——阿信,但卻有很多人不知道,阿信的生活原型創辦的八佰伴公司卻破產了。1997年9月18日,日本八佰伴公司因無法支付1600億日元的負債,宣告破產。這是戰後日本流通業最大規模的破產,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波瀾。

八佰伴集團的創始人是電視劇阿信的原型。這家集團原為靜岡縣的一家小菜店,經過幾十年慘淡經營發展成靜岡縣的超市連鎖店。其下屬的日本八佰伴公司的資本共236億日元,從業人員3500人(包括臨時工)。這樣一家大公司為什麼會破產呢?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盲目擴張。在日本,八佰伴集團並非流通業大腕,其中堅力量僅是靜岡縣及附近的48家超市。與遍布全國的大型超市集團相比,實屬小巫見大巫。但八佰伴集團卻不顧自己的實力,盲目投資,盲目擴張,一心要與日本國內大型超市集團一爭高低。他們曾經提出在中國建立1000家超級商場的龐大計劃,就充分說明其是如何的不切實際,如何的盲目。事實上,該公司在日本國內的大量投資也大都是不成功的,它們接二連三投資的廉價百貨商場、大型電器銷售店、鰻魚蓋澆飯連鎖店等均以失敗告終,最終拖累公司負債累累,不得不宣告破產。

企業不能墨守成規、裹足不前,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地擴大規模。因為隨著規模的發展會出現許多漏洞,比如說會發生周轉資金的短缺、技術落後、管理混亂等問題,導致新增加的投資項目失敗,本來賺錢的項目得不到重視,地位下降,從而總體利潤也減少了,企業的擴張得不償失。

做生意要有遠大的目標,不能得過且過,混一天算一天。但生意的發展要靠自己踏踏實實地去努力。開始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企圖一夜之間成為大老板,而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符合行情的投資項目,詳細分析新產品的市場潛力,市場飽和率和企業的競爭能力,有了這些資料才考慮是不是進軍這一行業,不要盲目地以主觀想像來決定投資項目。而且在擴張的時候也要做好內部的管理準備,培養或者聘用一些專門的人才以應付發展的需要,這樣就避免了擴張後出現的管理漏洞。隻有避免了“盲目”,企業的擴張才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投資方向。

做生意有時難免要冒點風險,但這不意味著商場就是賭場,不能以賭徒的心理去做生意。要審時度勢,看準了再決斷。有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自以為某項生意賺錢,於是傾囊而出,光想賺大錢,結果很可能不僅大錢沒賺到,還落得個血本無歸。所以做生意要想不斷地充實實力,要靠細水長流,一步一步地穩紮穩打才是正確的方法。在一般情況下,有10萬元的資本隻能做8萬元的生意,留下2萬元做應急的款項比較穩妥。要保證一定的安全係數,即使不成功也不至於傾家蕩產。失敗了,稍做調整便可以東山再起。特別是風險較大的生意,切不可為其厚利所誘惑,傾囊而出,孤注一擲。生意場上身敗名裂、一蹶不振的多半就是這種以賭徒心理去做生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