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記得您當年總是對我特別照顧。”
“是啊,我覺得你是個可塑之才。”
……
女神又問:“機會是什麼?”我說:“機會就是老教授的垂青。”女神微微一笑,一點魔棒,屏幕上顯出第三場,然而是一片空白。
“是什麼?”我不解地問。
“第三幕的主角便是你。因為你的勤思好想,宙斯派我來點撥你。你是個聰穎的孩子,好好想想吧。”說完,女神便消失了。
我猛地從夢中醒來,緊緊地抓住了被單的一角。我?主角?我的機會就是……
我突然領悟了,筆尖在紙上迅速移動:
“去克裏特島的青年抓住了機會,因為他經過深思熟慮,作出了明智的判斷;學有所成的大學生抓住了機會,因為他勤奮讀書,依靠實力,獲得了老教授的垂青;我抓住了機會,因為我冥思苦想,得到了雅典娜的指點。所以,生活中處處有機會,機會就是人生舞台上的一場戲,戲的背後是汗水,是一雙能憑借實力、善於發現的眼睛。”
“雅典娜的指點”,從標題就可看出此文有著不一般的構思。文章緊緊圍繞“機遇”展開,由“我”躺在床上思考“機會”的內涵,引出智慧女神——雅典娜,而隨著雅典娜的出現,文章在形式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樣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然後文章又通過三幕,從“發現機遇”、“抓住機遇”、“機遇的真諦”三個方麵來詮釋機遇,讓讀者明白機遇在於應時而動、勇於把握的道理。
機遇是一條魚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它並不動聽,也不富有情節,卻給人以啟迪。
一位主人好久沒吃魚了,他吩咐他的仆人中午買一條魚回來清蒸。十二點鍾,吃飯的時間到了,卻不見仆人叫吃飯。主人想,也許魚還未蒸熟吧。
已經下午一點了,主人餓得發慌,就下到廚房,卻見魚仍擺放著未蒸。
他有些生氣了。仆人卻指著鍋兒對他說:“我已去市場買了幾次魚,即使這條最小的魚,你的鍋兒也放不下,我正在想辦法呢……”因為鍋小魚大,那天的午餐,主人沒有吃上魚。
從這件事,我想起現在許多人,他們總是感歎命運不公、時勢不濟,許多時候,總是嫌棄自己“鍋”中的“魚”太小,羨慕“大魚”,這種想法本身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美好願望。然而這也正是許多人的悲哀,因為他們隻知道羨慕,卻忘記了擴充自己的“鍋”,當有一天,給他一條“大魚”時,他會因自己“鍋”小而與其失之交臂。
許多人許多時候都希望求得更大發展。奮鬥的生活,辛酸中夾雜著痛苦,然而真正最大的痛苦卻在於有“大魚”垂青或者來臨時,因自己的知識淺薄、才能平庸而把握不住。所以,真正想擁有“大魚”的人,就一定要在適當的放鬆和調節之後,千萬別忘了充實自己。
機遇是一條魚,是一條誰都無法預測大小的魚。我們應抓緊時間多學知識技能,努力增長才幹,把自己的“鍋”擴充得大一些再大一些。不怕無魚,就怕“魚”大“鍋”小,望著沒法吃。
請堅信:機遇總是垂青那種有準備之人!
把機遇比作一條魚,這個比喻有點新鮮。等你讀完全文後,你也許又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的確如此!對於機遇,作者提出這樣的觀點:機遇是條魚,但我們隻有不斷地擴充自己的“鍋”,擴充自己的知識、才能,才有可能緊緊抓住這條魚,從而達到成功。作者緊扣觀點,以嚴謹的語言論證了“魚”與“鍋”——機遇與知識的關係,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結論——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之人!
我是就我
我不是太陽,隻是眾多星辰中的一顆,可我依然發光發熱,為天空增添一份美麗;我不是大樹,隻是一株小草,可我依然頑強地生長著,為裝扮春天增添一份綠意;我不是洶湧澎湃的大海,隻是山間的一條溪,可我依然歡快地流淌,為幽美的山穀增添一份生氣。這就是我,一個真實的我,一個平凡的我,一個自信的我。
生命的日子裏有晴天,也有陰天、雨天。
在晴朗的日子裏,我會沿著我的道路走下去,不會如他人沉醉於喜悅中,安於現狀。我不會在乎他人說些什麼,我隻會如我的座右銘“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一樣堅守我的信念毫不動搖。
在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坎坷的山路。當周圍沒有星星,沒有燈光,甚至沒有人的氣息時,我會更加堅守自己的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前進的路;理想是路,牽引你到黎明。在這樣的日子裏,我不會隨波逐流,即便是他人取得非凡的成績,我也不會羨慕。因為我不是木偶,我有我的理想,我的靈魂,我的性格。我相信雷雨之後彩虹定會出現,我仍應風雨無阻地向前衝。
我高興時會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受傷時也會引吭高歌。我讚美白楊的挺拔,青鬆的高俊,柳條的柔情,可我依然不會失掉自我,迷失方向。我有我做人的原則,我不會違背它,更不會輕易改變它。
做不成大樹,我就做一株小草;做不成太陽,我就做一顆星;做不成偉人,我就做一個真實的我。
相信自己吧,朋友!相信自己就衝破了黑暗的束縛。以一個真實的我,去麵對人生,麵對世界,這樣就會活得坦然、活得快樂,這樣的人生才會更精彩、更燦爛。
我就是我!作者用率真的語言寫出了真我的性情,洋洋灑灑,把一個自信、坦蕩、積極、真實的“我”完完全全地展示在每一個人的麵前,讓人不由得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如果你也能像作者一樣,盡情地展示自己,你寫出來的文字也會打動人的。
真我本色
我喜歡……
喜歡在陽光明媚的春天,到學校的草坪上,帶上一本書,輕輕地坐下(我不忍心驚擾草兒們)。風輕輕的,草軟軟的,頭頂上是廣闊無垠的天空,真有一種“天蒼蒼,野茫茫”之感。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怎能不心曠神怡,悠然自得。
喜歡平平凡凡的生活。下課後,與女孩子一起天南地北地亂侃,開懷大笑,不必在乎哪種笑最迷人;喜歡和男孩子一起追逐打鬧,不必在乎別人異樣的眼神,因為我們之間隻存在純真的友誼。在課堂上,會大膽地與老師爭論,不必故作矜持,因為那不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而是對知識強烈的追求……
喜歡看同學打籃球,隻因為我喜歡那跳躍的橙色,和他們在球場上的那份灑脫與自信。常常看籃球賽,我懂得了許多籃球知識,也因此愛上了《灌籃高手》。
喜歡在夕陽下,陪爺爺奶奶在林陰道上散步,感受他們之間的溫馨,聽爺爺吟一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但比起這句,我更喜歡楊慎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天地的緋紅漸漸消散開去,遠處隻留下祖孫三人漸去漸遠的身影。
喜歡陪爸爸媽媽看《藝術人生》,熱愛名人們多樣的生活經驗;喜歡《開心詞典》,王小丫的嘴邊總有流不盡的問題。父親說:“這樣的節目就得多看,有助於開發大腦,這可比那些‘腦白金’、‘腦黃金’有效多了。”
喜歡在失敗時放聲大哭,因為哭一場並不影響趕路,反而會更加小心;喜歡黑夜,尤其是那黝黑的色澤;喜歡風兒,尤其是那瑟瑟的風聲;喜歡雨簾,尤其是那滑過玻璃時留下的細細長長的水印……
這就是我,一個真實的我,一個喜歡真我本色的我。
如何讓你的文章很快吸引讀它的人呢?你可以學學本文的作者,使用排比段,讓文章做到有層次、有氣勢,一目了然。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格式化,讓人一眼就看出你文章的優點,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另外,本文的語言也值得學習,洋溢著一股青春的氣息,跳躍、富有激情。
做回自己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許多人都信奉這一句話,我也很喜歡。但在現實生活中,在走自己路的同時,麵對著別人的種種議論,就是找不到“讓別人去說吧”的那份灑脫,真令人煩惱不已。
生有一頭飄逸的長發,長著一副文靜的麵孔,卻不能“安分守己”,愛和男生們稱兄道弟,愛在看球賽時大聲喝彩,這就是我,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孩。最近還被老媽念叨著:“這樣下去,怕是嫁不出去了。”我卻不以為然。可是有一次,在精品店碰到了我的鐵哥兒們——浩,那時他看中了一個小水晶,到櫃台付錢時卻發現口袋空空如也,看他那副尷尬的樣子,我笑著走過去,用力拍著他的肩膀說:“哥兒們,老姐我願慷慨解囊。”想不到的是,這句話的影響會那麼大,全店顧客的眼光刷地全集中在了我的身上,銳利的目光直戳我的眼,我連忙放下手來,臉紅到了脖子根。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溜出了精品店,隨風傳來的還有一些不堪入耳的話,說我肯定不是個好女孩之類的。回到家,我發瘋似的翻箱倒櫃起來,覺得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形象。我好不容易翻出了一條純白的連衣裙,也不知什麼時候買的,有些泛黃了。管它的,穿上再說。到鏡子前一站,不安分的長發被我用絲巾高高地束到了背後,一身長長的裙子,一個標準的“淑女”。我來到樓下,一改平常噔噔的跑步,而是輕手輕腳地走下去。正在看報的媽媽看到我,撲哧笑出聲來,走到我麵前,摸了一下我的額頭:“這丫頭,該不會是吃錯藥了吧!”我連忙紅著臉不顧媽媽一臉驚訝的神情跑到樓上,再一看,什麼呀,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和那雙會說話的眼睛與發式極不相稱,那條裙更是別扭,害得我腳都不知怎麼放才好。我毅然換上原來的衣服,短短的上衣和喇叭褲,嗯,這才像我嘛。
越來越大的我,學會了幫父母做家務,不再什麼事都伸手向父母要錢,我學會了假期去店裏打零工掙點錢。每當同學們問起是不是父母讓我出來“打工”時,我沒有自卑,沒有失落,有的是一份自豪和欣慰,我用提高到90分貝的嗓音嚷道:“是呀。”然後帶著微笑而去。背後的議論有好,有壞,有稱讚,也有嘲笑,我都一笑了之。真的,我又找回了自己原有的那份灑脫,真舒服呀!以後的我再也不瞻前顧後,不必擔心自己不像女孩子,更別說是淑女;也不必再擔心皮膚被曬黑而招來議論了,嫁不嫁得出去也無所謂。反正,我要做回自己,我就是我——一個愛瘋、愛鬧、還愛笑的女孩。當找到一夜長大的感覺之後,操場上又多了一個踢毽子的活蹦亂跳的身影,教室裏又多了一個咬著筆杆冥思苦想的身影,再不怕同學說我善變、臨時抱佛腳,反正我知道自己該努力了。
麵對人生,應該微笑;麵對別人的誇獎或貶低,我隻知道:要做回自己。
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女孩子應該是文靜的。作者卻很不一般,她有著男孩的性格,甚至比男孩更“男孩”。有心做淑女,卻搞得不倫不類,於是乎,又變為“野小子”“瘋丫頭”。做回自己、回歸自己、回歸自然、回歸本性,這才是現代青少年所應當追求的。
母親陪我長大
在我走過的十五個春秋中,雖然老師給了我豐富的知識,同學給了我真摯的友情,但我覺得最值得感激的還是我的母親。
鍛煉
自從我記事起,母親就不斷地啃著“大部頭”,給我講從東方到西方、從古代到現代的故事,充實我的童年。記得小時候身體不好,媽媽每天帶我進行晨跑。我高興時,媽媽就在前麵引路;我疲倦時,媽媽就在後麵“驅趕”。就這樣,我們娘兒倆風裏來,雨裏去,整整六年時間,從未間斷過鍛煉。媽媽不僅讓我“跑”出了一個結實的身體,還培養了我頑強的毅力。現在想起來,那一段時間的鍛煉對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信賴
去年那次“戀愛風波”,我會永生難忘。起因很簡單:體育課上,我與一位女同學在教室裏看書,隻因為我們都愛好文學,有共同的話題,就遭到了同學的嘲笑。我被叫到老師辦公室談心,媽媽也被校長請到學校。我以為她一定會痛罵我一頓,或者給我幾個耳光。但這次媽媽沒有打我,並以她的人格向學校擔保,我不會談戀愛。回到家中,媽媽顯得很平靜,我不由得流下了感激的淚水,正是由於有了她的那份信賴和支持,“戀愛風波”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減壓
臨近大考,母親從不給我定目標、施壓力,常常說:“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學習!”在假日裏,她總要帶我去重溫童年的樂趣,放鬆放鬆心情。當我漫步在林陰小道的時候,當我蕩舟於湖麵的時候,不僅讓自己緊張的心情得到了放鬆,同時也找回了學習的信心與力量。
成長的路上有了母親,我才有這些美麗的故事和美好的感受。
文章開頭直觸主題,同時領起下文,然後用三個小標題展開文章,敘寫了三幅富有生活氣息的畫麵:童年鍛煉,戀愛風波,考前減壓,展示了母親對子女的信賴和良好的家教方法。用小標題一方麵是形式比較新,另一方麵層次很清晰,而作者也很好地做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父親和我的童話
中國人是戀家的,因而才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名句。有人把家比作包容一切的大磁場,我呢,是一顆鐵釘?也許曾經是,可現在已被套上了一層厚厚的絕緣皮。所以,我上學期看到《我愛我家》這部電視劇的海報時,羞愧、悔恨都湧上心頭,最後,我隻能無奈地搖搖頭。我愛我家嗎?
中學生中出現了流行病,滄桑歲月把兩代人的思想衝出一個截斷麵。我任性地抵製溫情,拒絕父愛,漸漸地把心靈放牧得很遠;我自以為身處曠野,驀然回首,父親卻未曾離去。
“68、69……”再有三級台階就到家了,突如其來的壞心情讓我再也邁不開腳步。從第一次與父親頂嘴時起,情緒落差陡然增大,再也駕馭不了自己的心緒了,索性坐在了樓梯口。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該想些什麼好。手中的鑰匙不經意觸到了欄杆,“冬、冬”,真好聽。“冬、丁、冬”,我試著區分每根鐵欄的音色。好熟悉的音調,好親切的旋律,我飛快地敲擊起來。我不明白自己為何如此迷戀它,那一刻,我徹底陶醉了。我真實地感到自己在童話世界裏穿梭,這不是兒時的音樂嗎?……當我從童話裏醒來時,夜色已濃,我滿心歡喜地走到了家門口。正在這時,門開了,父親的麵孔。“爸。”我懶懶地喊了聲,正要進自己的房間,父親突然說:“我就知道,肯定是你。要是小孩敲欄杆吧,敲兩下也就上樓去了,大人就更不會去敲的了;也隻有你,不大不小的人,還能敲出點內容。”內容?!這單調的冬冬聲在除了我以外的第二個人心裏還有內容?我回頭匆匆看了父親一眼——不知何時起,不敢再正視父親的臉了,那是很深刻的一部書,讓我不寒而栗。現在,我正迎著父親深邃的雙眼,他那驚喜的目光分明告訴我,他剛經曆了一次思想的跨越。難道父親也進入到我的童話世界裏了?父親讚同我的“音樂”了?我趕緊低下頭,輕輕說了聲:“我寫作業去了。”似乎在征求父親的意見,卻分明不需要回答。我突然意識到我多麼渴望父親的肯定,因為以往自以為是的頂撞都源於想得到父親的讚同。就在關上房門的那一瞬,我突然瞥見父親手中還捧著一杯冰豆奶——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食物。我麵無表情,我在掩飾自己,重重地把門關上。我不敢想像父親的臉,我很難過,心如刀絞,淚已決堤。
父親用他自己的方式悄悄地愛著我;而我,卻剛剛開始為父愛作詮釋。當我再次茫然不知所措時,我會輕輕翻開影集,采擷逝去的美好回憶。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呼喚美好,開始細細品味父愛的博大、廣袤。我喜歡咀嚼父親和我的童話。
不得不說,這是一篇精巧的心情散文,其中流淌的真摯情感,讓人聳然動容。
文中的“我”一開始隻是一個抵製溫情的任性孩子,他在無意間用鑰匙在家門口的欄杆上演奏了一曲美妙的樂章,溫習了童年時的感覺。而父親呢,因為有著對孩子超乎尋常的細心和關懷,聽懂了孩子演奏的“曲子”,與孩子有了無以複加的默契。“我”也由此品味出了父愛的博大、廣袤,開始理解父親。這正是一種成長的體現!
孩子的天空
一年級
兒子:噢!出去玩嘍!
媽媽:瞎說什麼呀!一年級可是打基礎的時候,以後學的東西都離不開它。聽媽媽話,不出去玩了,在家看看書吧!
……
四年級
兒子:媽媽,我想……我想出去玩……
媽媽:唉,這孩子怎麼整天想著玩,媽媽跟你說,現在可是拉開距離的時候,誰上誰下,馬上就出來了。你是想當好學生還是想當差學生?
兒子:好學生……
媽媽:那你就應該好好學習呀!孩子,辛苦些吧,過了這一段就好了。
……
六年級
兒子:媽,我要出去玩。
媽媽:都什麼時候了,還要玩!馬上要考中學了,你看人家××,整天關在屋裏學習,哪像你就知道玩!真是越來越不上進了。現在累一點,考上中學媽讓你好好玩,啊?
……
初中
兒子:媽媽,我考上重點中學了,能出去玩了嗎?
媽媽:不行!
兒子:你答應我的!你說……
媽媽:初中可不比小學,各個學校的好學生都在一起,競爭可激烈了!稍不注意就被甩下來了。來,媽媽陪你一起複習。
兒子:(小聲嘟噥)媽媽騙人……
……
高一
兒子:媽媽,我……
媽媽:是不是又要玩了?不是媽媽管你,下坡容易上坡難哪!媽媽有個同事,他兒子在初中成績拔尖,可一到高一呼地一下滑下來了。
高一可是分名次的緊要關頭,堅持一下吧!
……
高三
兒子:媽媽,作業寫完了!
媽媽:那好哇!媽不是給你買了那本複習資料嗎?拿出來做做吧!
兒子:……好不容易作業少,想出去玩玩。
媽媽:什麼?兒子,你已經長大了,以後全靠你自己了,媽不能跟你一輩子。你要沒有一身本事媽怎能放心呢?你這樣整天要玩,憑什麼考大學呢?
兒子:我沒有整天要玩!不就這一次嗎?
媽媽:現在正是衝刺的時候啊!別人都在加油,你怎麼能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