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綠色

蒼穹中星月交輝,一顆藍藍的星球緩緩地轉動。它對於這個浩瀚的宇宙雖然微不足道,對於人類而言,卻是賴以生存的最大的空間。

在這個星球上居住著的人類,膚色不同,種族不同,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有一點始終相同:一樣的母親,一樣的熱血,一脈相承。

漫長的歲月,人類從鑽木取火到遨遊太空,從周口店山洞到紐約的摩天大樓,沐浴著皓月星光,經受著風雨洗禮,經濟高速發展,人類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文明。

我們理當熱愛母親,但是有些人不滿足母親的哺育,貪婪地想榨幹她的血液。於是森林變得光禿淒涼,清純的河水變得渾濁腥臭,清新的空氣變得汙濁不堪,母親豐腴的胸膛變得衰老幹瘦。母親的心在顫抖,在泣血。

我們理當回報母親,卻萬萬沒想到,世界大戰在繼續,阿以衝突尚未解決,海灣地區又起風雲。高科技的戰爭,核武器的掃蕩,塗炭了多少生靈,荒廢了多少土地。汙染嚴重,人口膨脹,超負荷的壓力,使得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變得傷痕累累。

這一切都源於人類現代化生產的強大衝擊和侵襲,這種不和諧產生時,該怎麼辦?麵對危機,我們不能總是發出“世界末日”的悲觀論調。為了不再讓曆史的悲劇在我們身上重演,想要對這種情況免疫,最好的免疫就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我們應采取的行動,就是勇敢接受全球性環境汙染的挑戰。

安靜的夜晚,隨風而來的,是一種淡淡的惆悵。高空的煙圈猶如無數的黃龍升天,飄飄然。老天爺無可奈何,隻有覓來一塊方布,將自己遮得嚴嚴實實。水龍王也隻得任憑渾濁的眼淚放縱奔流了……

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從莽莽綠色中走來,除了樸素和自然一無所有。然而正是靠著這份樸素和自然,人類才營造起現代社會,而不是如獸類一樣相互吞食。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特征,綠色是永恒的主題。想一想為什麼商鼎上的綠斑能撥動千年後人們的心弦?為什麼那些綠色的詩句在今天依舊靈動新鮮?曆史最終接受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

愛因斯坦說:“宇宙應是和諧的。”

既然我們是從綠色中走來的,那麼就讓我們做出一切努力,返回綠色自然中去吧!

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綠色漸漸遠離了我們,如何重返綠色,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人類停止對綠色的破壞、停止瘋狂的對大自然的索取。

本文語言的表現力無疑是很出色的,排比的大量運用、修辭的巧妙點綴把主題很有力度地展現出來了,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避免了這類作文常見的枯燥乏味。

當我麵對“溶溶月色”的時候

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

小小年紀,孤身一人在異鄉奮鬥的你,一切還好嗎?

今晚月光如水,我用思念編織成水杯,掬起這月宮流瀉而來的晶瑩透明的玉液,帶著真誠的祝福,伴你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掬一杯月色給你,送給你朋友的信息。我參加了今年的中招考試,小剛正在積極備戰全縣少年武術比賽,我們都相信會取得好的成績。

掬一杯月色給你,帶去朋友對你的綿綿思念、良好祝願,讓你體會一份“冰心玉壺”的情懷。

掬一杯月色給你,帶去村頭悠揚的牧笛,讓你沉醉於這世間最美好的音樂,體會“惟見江心秋月白”的意境。

掬一杯月色給你,滋潤你長期跋涉的身影,清涼你幹熱的麵龐,讓你時常想起故鄉的親人和朋友。

掬一杯月色給你,安撫你流浪的心,無論你飛翔天際,傲立枝頭,還是深夜無眠,它都是你心靈的港灣。

掬一杯月色給你,帶去一份家的熱情、集體的溫暖,不要忘記家中的老母時刻在牽掛著你,還有關心你的昔日的同學、好友。

讓我掬一杯月色給你,給你一種淡泊、致遠的情懷,這是一根心與心的交流紐帶,它將伴你走向成功,走向未來。

掬起溶溶月色,送給水晶般透明的你!杯杯月色是手足情、故鄉意……朋友啊,今晚你一定收到了吧!

作者的想像極其奇特豐富,用思念編織水杯,掬起月色帶著純潔的情感送給遠方的朋友。本文“實題虛寫”,營造了優美的意境,顯得情意綿綿。文章構思新奇,每段“掬一杯月色給你”領起,工整別致,而又富有氣勢,體現了作者的創新精神。

靜夜情思

又是一個悠悠的月夜。

獨自靜坐窗前,倚窗凝望,那被薄霧包裹的淡淡新月,猶如一個溫婉秀美的少女,隔著薄紗,用迷蒙的雙眸凝視著這個神秘的大千世界。

伴著幽幽的泥土芳香,一種莫名的情感在心底萌發,淡淡地溢出心胸,彌漫著整個心田。翻出昔日友人的來信,細細品嚐,居然有說不出的溫馨與感動。那字裏行間透出的相知相通,宛如遠處危樓上縹緲的歌聲,回響在心靈的夜空,撥動著款款深情。

一聲普普通通的問候,一句平平淡淡的祝福,卻透出彼此的真情。泛黃的已顯陳舊的信箋,牽動著心靈深處的那絲絲情愫:平平淡淡也許是真,但它並不能概括生活的全部真諦,人生也需要拚搏——為了使生活更加充實和完美,讓我們以此共勉!字字真情,動人心肺。打開塵封的記憶,與友人相處的情形又曆曆在目:考試的失落,生活的失意,是你為我撐起一片藍天,是你為我在人生的驛站築起一道道友誼的風景線,讓我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不再孤單落淚。

微風輕拂,月亮的臉兒微帶些醉意,透過紗巾,月亮的眸子正將智慧的光芒灑向人間。遠方的友人,你現在可好?

在淡淡新月之下,作者由心底生發出了一份少女的獨白,對友誼的珍惜,對人生的探索和自勵。文章表現了初三畢業生生活的沉重,情感的孤獨,對前途的憂慮。但作者始終是堅強的,因為昔日友人是她心中的精神支柱,她對友人一往情深的感情支撐她有信心一路走下去。

秋韻

不知不覺,蟬聲漸漸隱去,秋天已悄然到來。

沒有人留意秋風是哪一天來臨的,隻知道蘆葦開始泛白時,樹葉逐漸退色。曾蔥蘢過、豐滿過的樹木,正用那淺黃的葉片,呢喃著綠色的夢幻。

秋色更豔了,陽光柔柔地灑向大地,瀉在撐天的鬆柏上,斑駁成一樹葉影。秋風掠過,梧桐樹葉簌簌作響,漸漸地被染成了金色,而後化為秋蝶,飄飛成最後的輝煌。

秋夜,逝去了夏季的喧鬧,秋月也變得冷清起來。獨行月下,絲絲清風,薄薄秋霜,不由得喚起一種舒心的愜意。清淡幽遠的寧靜、冰清玉潔的色彩,就這樣打上了秋的烙印。

秋風幾度,大雁的鳴聲已隨風飄逝於蒼茫的天宇中,一隻黑燕無語地棲在電線上靜默成一個黑點,那是不是秋天交響樂的最後一個休止符?待落葉將盡,蘆花遍地,它也將銷聲匿跡於蕭瑟的秋風裏。

秋天的最後一個彩色風箏已經放飛,樹的枝幹卻仍是手挽著手,臂連著臂見證著秋日的魅力,懷著幻想與期盼。

冬的腳步已在不遠處響起。不久,在漫天的風雪中,你將再也找不到秋的足跡。那冰天雪地的寒冬就是秋的最後歸宿嗎?讓我們采一枝雛菊,把它變成永恒的夢,用以寄托秋對春的希冀。

寫秋的文章太多,大多都落入了老套,因為秋色秋景實難寫出新意。但作者獨辟蹊徑,自有高招,以“秋韻”為題,突出了一個“韻”字,把文章寫得別具一格,讓人看得眼前一亮。

秋思

我佇立在蕭瑟的秋風中,隻見天很藍很藍……

不是尋春,不是悲秋,我早已明白:春天,在噪音裏枯萎,而秋天,又在歲月的胸膛上紮下了深根,該來的來了,該去的去了,四季就這樣周而複始地演繹著。

秋風勁吹,無拘無束,全然不顧葉兒對樹枝的留戀,隻是把它們一片片無情地帶走。“秋風掃落葉”。那一張張憔悴的臉,輕輕地紛紛地飛舞著。它們是在懷念往日的輝煌,還是在哭訴今日痛苦的遭遇?在這瑟瑟的秋風中,它們所有生命的故事隻能等待落幕。

我不禁為它們感到惋惜,那萎謝的花兒,大自然的姹紫嫣紅、蒼翠碧綠隨風飄逝。一種青春易逝的失落感,把我的心壓得隱隱作痛。

於是我漫步在秋的原野上,企圖去尋找秋的內涵。

突然,我發現天地間萬物都因秋的眷顧而結實。那金黃色的稻穗,在田疇裏湧起千頃波浪,它們彼此前呼後擁,把大地織成另一種景致。莊稼漢更是眉飛色舞,想著不久即將豐收,稻穀滿倉,他們把歡樂寫在臉上。

秋的形貌是單純的,也許它永遠呈現淡黃色,像銀杏林那樣浮雲般地飄浮著;它永遠是一個調兒,像舒伯特的小夜曲,輕柔悠長而淒美。

秋的收獲使人欣喜。其實,在這收獲的後麵,蘊藏著秋天更深的內涵——它代表著生命的延續和再塑。

譬如那飄落的葉兒,痛痛快快地離去,化作養料,來年春天嫩綠的葉子不正是它的化身嗎?人生亦如泰戈爾所說“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落葉、落花體現了秋最深的內涵,成為秋天裏一道最美的風景。還有秋實、秋色、秋聲、秋意……它們共同主演了這出最壯美的戲——秋天。

炫目的陽光已化為詩篇,在我的靈魂深處珍藏,秋天把遼闊的想像和深遠的意味,默默地注入我的血液。它像一位遲暮而卓越的藝術家,看似緩滯的舉手投足,卻彌漫著高貴典雅的氣質,散發著使人醺然欲醉的神奇魅力和浪漫氣息。

秋風仍在吹著,帶著果實的清香,甜甜的,秋日如此燦爛和溫馨。我尋思著:在這個美好的秋天,我也該收獲點什麼?哦!我明白了,不管是春還是秋,是生成還是凋謝,隻要擁有青春的心境,我們就能灑脫地漫步人生路。

天涼好個秋!

對於寫秋的文章,大多數人囿於視覺感受的描繪。本文不同一般,緊扣一個“思”字,以形象的比喻、豐富的聯想,寫出了對秋的獨特心理感受,並上升到了一種人生的感悟,避免了單純寫景的枯燥呆板,也加強了文章立意的深度,展示了作者的個性才情。

古蓮家族的絕滅

天啊!我揉了揉眼睛,一不小心就睡了1000年。

哦,忘了自我介紹,我叫小蓮。旁邊這些呢,都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們都醒來了,嚷著要鑽出地麵。我們都高興極了,拚命地發芽、長高。我們實在忘不了花兒姐姐的身影,她們有的紅得像火,有的黃得像金,處處是色彩絢麗的畫麵;我們也忘不了大樹哥哥的伴舞,微風吹過,他們似閑庭漫步,大風來臨,又像磐石一樣從容;我們更忘不了鳥兒姐姐的歌唱,那清亮活潑的聲音就像一曲曲的樂章,讓我們時時感受著自然的幸福!

突然,妹妹大聲叫起來:“姐,我這兒好多沙子,我鑽不出去。”別的弟弟妹妹也在喊,我安慰他們不要急,可能睡太久了,地下發生了太大的變化,努力鑽出去就好了。外麵很漂亮的,有鳥兒姐姐,大樹哥哥,草兒妹妹。大家聽了,又努力地鑽。看到弟弟妹妹身上被沙子刺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而且也越來越瘦,我心疼得不得了。但一想到外麵的美好世界,也就沒什麼怨言了。

終於鑽出來了,我第一個衝出了地麵。

當我正準備歡呼時,我驚住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全部是沙丘!地麵堆滿了沙礫,天空飛舞著黃沙,簡直讓人分不清哪裏是地,哪裏是天。我們怎麼來到了沙漠呢?

不可能。我還記得,當年我是偷偷地帶著弟弟妹妹找了一個舒服的地方睡下的,以前那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呢?那些在河裏自由自在的魚叔叔呢?那些樹哥哥和鳥姐姐呢?

我被烈日烤得頭暈,還沒來得及說話,弟弟妹妹都鑽出來了。歡呼聲沒有了,隻剩下沉默。突然,聽見幾個人的歡呼聲:“你們看,這裏有植物,奇跡!我好久沒看見過植物了。”幾隻黏黏糊糊的手伸過來了,弟弟妹妹大聲喊著,轉眼間,一個妹妹被他們齊腰斬斷了,鮮血流到了我的身上!不要這麼做,我們和人類是朋友啊!可我的努力都是白費。弟弟妹妹們在片刻之間,都相繼被折斷了。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血滴在這沙土上,我徹底失望了。

天啊,這便是我們對人間的體驗麼?無奈中我痛苦地閉上了雙眼。

連古蓮都知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什麼人類不懂得珍惜呢?

文章采用童話的形式,將古蓮對美好世界的渴望和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形成鮮明對比,文章的主旨則不言自喻。作者從較小的角度切入,反映了環保這一大的話題,構思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