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邊那條小河

太陽剛一露臉,帆就來到河邊,坐在河堤上,靜靜地凝視著這條熟悉而又陌生的河。

這條河嫻靜得像一位撫琴而思的少女,在帆的注視下,少女忽然害了羞,浮出一抹紅霞。

那隻是帆記憶中的河,她時常出現在帆的記憶與夢境裏。望著眼前汙濁的河水,帆的心悸動了一下,記憶便隨水流淌出來。

孩提時候的夏夜,蟬鳴幾聲,蛙聲一片。勞累了一天的爸把帆扔到河裏。他像一條魚兒,立刻鮮活起來。帆浮在銀波裏,數著星星,任清涼的河水嘩嘩地撫摸他,水草跑過來纏著他,追著他玩。更有趣的是,他趴在水底,睜開眼睛,數著水裏的魚兒,月光下,魚兒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像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螢火蟲。

“藥魚嘍!”“快去撿魚呀!”帆氣喘籲籲地跑到河邊,看見河變成一座流動的墳場。苗條的白條子、肥胖的鯽魚、大頭的鯉魚挺著肚皮,鼓著眼睛浮了一大片。一夜之間,河老了,像一位老婦人。一閉眼,帆就能聽到河的呻吟,魚的哭泣。

……

孩提時候的帆是一位釣魚高手。放學了,帆便跑到菜地裏,逮幾隻菜青蟲,或拍幾隻蒼蠅,挖幾條蚯蚓,然後跑到河邊,將誘餌穿在釣鉤上,刷、刷,修長的竹竿在空中劃出青色的弧線,發出好聽的響聲。白光一閃,一條白條子便上鉤了。還有花翅,花枝招展的,打扮得像一位小姑娘。

……

坐在堤上的帆又聞到一股異味。

“又死魚了!”

“魚都死絕了!”

帆身子一抖,像觸了電。

魚死了一河,大的,小的。河水烏黑,蕩漾著腐臭的氣息。水草瘋長,張牙舞爪的。水鳥的哀鳴一直留在帆的記憶裏。

河堤上,幾根粗大的排汙管。堤外幾座廠房,幾根煙囪,幾柱濃煙,一片機器隆隆聲。堤邊,成片的漂亮洋樓。

小村富起來了。

小鎮也富起來了。

……

坐在河堤上,帆的心又痛起來了。那是一條多麼美麗的河啊!她從遠處的群山流瀉下來,流過了帆住的村莊,跑向綠色的田野,最後彙入長江,可如今……

帆想了很多。

望著流逝的河水,帆很想回到童年,甚至想變成一條小魚,遊在清淨的河裏、湖裏、大海裏。

東邊的朝霞,紅得像血。

本文是一篇非常優秀的環保作文。作者將昔日美麗的小河與今日魚兒都不能存活的小河進行對比,選取了生活中令人憂慮的典型事例,指出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別忘了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防止汙染。文章語言生動,感情真摯,所反映的問題是深刻的,值得每個人深思。

古鎮碧水

以水來寫江南,實在是件很無奈的事。

近日和一個蘇州的網友聊天,一種很深沉的語調:小時候家門前的河是很清洌的,微風掠過,浮光躍金,偶爾也有梧桐樹葉滑至水麵,不一會兒,又被水帶走了——河水太清了,容不下它們。

不知從何時起,鎮裏的樓高了,人多了,於是河水也開始汙黑、腥臭,就像一個純淨的江南女子一下子染上了天花。改變,就在短短的刹那間。

我隻是認為江南的男孩子總是善感的,腦子裏還是那幅頑童戲水、烏篷船穿梭的景象。

有幸來到姑蘇,趕到虎丘。早就聽說了“唐寅三笑”的故事,也知道那首詩:“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詞盡鬆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然而真實的環境打破了詩詞的柔美:那湖已不再清澈透明,而是濃濃的泛著爛菜葉的墨綠色沫子,成了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啐一口或是不過癮再狠狠踢一腳的齷齪的乞者。慢慢地流淌、隱隱地疼痛、緩緩地撕裂……

一切都變了。途中遇一老者,初次聽到了吳儂軟語,知道了虎丘的變遷,心中無名地壓抑。抬眼望老者,他的淚也是混濁的,正如那湖中的水。詩詞未變,景色變了,我的心境也變了:環境的改變嘲笑著人類文明的負麵。我不願多想,腦中的景象開始淡化。

周莊沒變,在這裏,我找到了APEC會議在此召開的原因:人們開始停止改變自然,試著保護環境。清洌的河水,戲水的魚兒,梧桐樹葉滑至水麵又被水帶走——河水太清,容不下它們。

作者善於縮小範圍,從水的角度來體現環保這一個大話題。文章以點寫麵,從三個方麵寫了自己對江南蘇州“水”的感慨:一是蘇州的水不再如昔,二是虎丘的水變化驚人,三是周莊依舊。文章語言優美,空靈灑脫。

流淚的白天鵝

一隻天鵝,白天鵝,在藍天的懷抱中,顯得如此美麗。她在半空中飛著。瞧,她多美啊!誰能不被她的美打動呢?可又有誰能體會天鵝此刻的心情、此時的感受呢?

誰都知道,天鵝是很愛美的。因此,她居住的地方是很講究的——環境要優美。她以前居住的地方很美、很美,那裏的樹很綠,水很清,清得可以數清水中的沙石。那個地方也經常吸引一些鳥兒前來喝水,它們看見她都會讚美她的美麗。

惡夢般的一天終於降臨:那一天,池塘邊的樹林裏來了人類,他們拿著電鋸把樹一棵一棵地鋸倒。木屑漫天飛舞,就像下起黃色的雪,“美”極了。從人類到來的那一天起,水裏的塑料袋、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等東西越來越多,池塘裏的水也漸漸地油膩起來。

天鵝飛走了,去尋找另外的棲息場所。為找尋安家的場所,她一直飛著。

她飛過高山,山中沒有水池,山已經謝了頂,半山腰也已是“不毛之地”,山腳下是田野,田裏隻有莊稼沒有水。她飛到河邊,河水很黑,還伴隨著臭氣,她聞到了臭氣,很快飛走了。她飛到水庫上空,那裏的水很綠,環境很優美。她心動了、激動了、流淚了。她快速地往下飛。一艘遊艇從水上開過,她停住了,一艘、又一艘,遊艇接二連三。她難過了、傷心了、流淚了。她沒有停下休息,沒有喝一口水,她飛走了,又開始了尋找。

她來到城市上空,工廠冒出的廢氣和汽車噴出的尾氣使她受不了;她來到農村,拖拉機異常吵,它排出的廢氣異常臭,異常濃;她飛過黃色的草原,那裏隻有滿是幼苗的森林,隻有臭黑的湖。

她終於找到了一個好地方,在一座山溝中,雖然地方不大,但總算幹淨,附近沒有人居住。她決定,以後就住在這條小溪中。

小溪邊的那個池塘並不大,可足夠她生活,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遊玩。小溪的水注入池塘,使池水變得幹淨、清澈,她滿足了。

一天,兩天……

沒多久,她感覺到了不對勁,池裏的水少了,水裏的魚蝦漸漸地浮出了水麵。緊接著,她聽到人類講話的聲音,她明白,人類在用藥物毒殺魚蝦,水被汙染了。她真痛心,她真恨人類,她離開了那兒。她流淚了。

她又開始了尋找。

她越過高山,越過大海,飛過草原,飛過田野,經過平原,經過河流……

在烏雲的包圍中,她依然是那麼美,隻是顯得比較疲憊。她太累了,她絕望了。她真想脫離地球,去宇宙中尋找一個生存的空間。然而她知道,宇宙隻有一個地球。她又一次流淚了。她知道人類將會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沉重的代價。她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飛翔,她掉了下來,她認為,她的屍體會汙染環境,於是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讓自己掉入臭水溝中。她含著眼淚消失在地球上。

本文從天鵝的視角,以飽含詩意的語言講述了一個令人憂傷的童話故事,以另一種方式提醒我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保護環境。文章用一種藝術化的手段表現了環保的問題,將讀者從閱讀太多環保文章的“麻木”中喚醒,讓我們對這一話題重新引起重視,很有現實意義。

風,蒙蔽我們的眼睛

城市的流行風從不倦怠它的腳步,它不斷地變幻方向,給這個城市注入一劑活力。它時尚、炫目,讓人目不暇接;它光鮮、迷奇,讓人樂此不疲。於是,城市人在這陣陣的旋風中迷失了自我,不禁慨歎:我們是應該隨波逐流,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呢?

張恨水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觀人於明,不若觀人於微也。觀人於親,不若觀人於疏也。何也?蓋明也,親也,為人所慎也,而微也,疏也,為人所忽也,其真麵目可見也。

明星的光環常常使人迷了心竅,竟然以為台上光彩照人的他就是生活中的那個他。可是銀幕上英俊靦腆的休·格蘭特卻在大街上公然召妓;舞台上高唱《血染的風采》的徐良卻在餐廳裏與人鬥毆,並唆使同伴打人致死;以英勇著稱的拳王泰森卻因敵不過對手而惱羞成怒地一口咬下對方的一塊耳朵;演唱時激情飽滿的年輕歌手羅琦卻在南京毒癮發作,半夜裏坐著出租車到處找毒品;在一部抨擊演藝圈頹廢青年吸毒現象的影片《長大成人》中扮演女主角的演員朱潔本人竟然因吸毒而身亡。這種判若兩人的台前幕後表現,使我們產生迷茫。是一廂情願的善良蒙敝了我們曾經注視偶像的眼睛。

我們經常善惡難辨,把真正貧窮的乞丐當成騙子,而把騙子卻當成需要幫助的可憐人;我們經常敵友不分,把阿諛諂媚的小人視為知己,而把苦諫良言的君子視為仇敵。這個城市現在連小點心都穿上了花哨的包裝外衣,所以對於實質內容的把握更要求我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免有“水中望月,霧裏看花”的錯覺。好人與壞人畢竟是智慧啟蒙時期的光明與黑暗,現實生活中的平凡人大都不能一眼識之,一言蔽之。

張恨水先生說:“天下之大,大庭廣眾之下,孰能一望而斷其大奸大詐之人哉?於是可悟觀人之術矣。”

所以,在物欲橫流的大千世界,不要讓風蒙蔽我們的雙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定目標,站穩腳步,你——就是自己的坐標!

很明顯,文章中的風是指的一種社會之風,一種習氣。麵對城市的流行風,“我們是應該隨波逐流,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呢”?對此,作者有自己的認識:有些明星在熒屏中被我們奉為偶像而生活中為我們所不齒,是一廂情願的善良蒙敝了我們曾經注視偶像的眼睛。而現實生活中的平凡人大都不能一眼識之,一言蔽之。在物欲橫流的大千世界,不要讓風蒙蔽我們的雙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定目標,站穩腳步,你——就是自己的坐標!文章條理清晰,觀點明確,事實論據典型而有力。

聽風的樂趣

世界上最溫柔的東西莫過於風,她易感觸但難以捕捉。她能給困難的人以幫助,給迷茫的人以鼓舞,給寂寞的人以快樂。我最愛聽風,與風傾訴。

我是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少女,生活時常給我帶來煩惱和感傷。好要麵子的我不願在朋友麵前表現我的不安和悲觀,獨自到一個沒有人的角落聆聽風的柔語,撫平我的傷口,給我鼓勵、幫助和樂趣。

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班主任來到教室,臉拉得長長的,我想暴風雨即將來臨。隻見她大步走上講台,用手狠狠地拍了一下講桌吼道:“今天小英是怎麼打掃教室的,連垃圾都未倒,堆在門口等誰來弄!”她的聲音如晴空霹靂,我驚栗了,低著頭回答道:“我已經一個人連續掃了四天的教室,其他三位同學從不打掃,怎麼不批評他們?”老師怒了:“放屁!”把我叫上講台罵了一通。我無話可說了,心裏如刀割,好冤呀!放學後,我來到校園的僻靜角落,真想痛哭一場。一陣涼風拂過我的臉龐,我感到一絲愜意。我發出了顫抖的聲音:“風呀,為什麼老天如此不公呀!”風兒輕輕,她告訴我:“不要害怕,不要傷心,堅強些,你沒有錯。受了一點兒委屈就痛哭,漫漫人生你能挺過麼?你要學會忘記不愉快的事,快樂總會伴你左右。”我頓時笑了,喃喃低語道:“風兒,謝謝你,讓我記起了錢鍾書的名句‘人的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用良好心態才能構築優秀人生。”又是一陣子微風,好像在為我喝彩,為我祝福。

我如釋重負,步行十裏回家,一路上與風暢談,心裏美滋滋的。

風可以用來聽嗎?作者告訴我們:風不僅聽得到,聽風還是一種樂趣。

此文重點記敘了“我”被老師怪罪後的痛苦與不安,是風兒給“我”勇氣和力量。一次次與風兒對話使“我”擺脫了寂寞和憂傷,使“我”感到了樂趣。這與其說是與風對話,不如說是戰勝自我的心靈展示。文章語句流暢有文采,感情真實,結構嚴謹,顯得出類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