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當我微笑著按下琴鍵時,門鈴響了。開門一看,是班主任陳老師。我不禁有些不知所措。陳老師溫和地和我談了長達兩個小時,目的隻有一個——讓我在一年一度的藝術節上演奏一曲。我不置可否。從內心來說,我十萬分地願意,我相信我自己的鋼琴九級水平。但我不敢答應——表演是要脫帽的。我不想將自己的傷痛展示出來,任眾人撒鹽,我會受不了的!
煩亂間,我又將指頭落在了琴鍵上,《命運》——那首我最喜歡的曲子飛瀉了出來。突然,琴聲戛然而止,又卡殼了,這高潮處我總是很難彈過去,就像我總是戰勝不了自卑一樣。凝視著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譜出的美妙的曲子,我想了很多。繼續彈!天哪,我衝過去了,真的!這是否意味著……是的!我決定答應老師的邀請!
那日,我脫帽走上了絢麗的舞台,耀眼的燈光再也不能撥亂我的心弦,眾人的喧嘩並未令我覺得尷尬。一觸摸到琴鍵,一聽到《命運》的前奏,我就步入了自己的音樂天堂。激昂的曲調動人心弦,令我想起了我的命運,我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融入了音樂中。一段,兩段,到了常卡殼的地方了,我毫不畏懼,手指依舊輕快地跳躍著,又彈過去了!一曲彈完,我已淚流滿麵——那是高興的淚水。麵對台下驚歎的目光和持久的掌聲,還有那眾人獻上的鮮花,我知道:我成功了,我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拉出了自卑的低穀。是音樂拯救了我!
音樂,陪伴“我”走過了人生路上一道又一道的坎。“音樂是奇妙的,簡簡單單的音符湊在一起竟成了美妙的樂章。我喜歡通過鋼琴來同音樂溝通。隨著指尖的跳躍,音樂就如清泉般由耳入心,把我領到了一個天堂般的世界裏。”我們透過作者對音樂的那種特殊的情愫,看到了一個堅強的生命在她的現實與夢想中所孕育的堅定信念,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嫂嫂,你真美
我哥哥是個帥氣十足的小夥子,娶了一個一點也不漂亮的姑娘。你瞧她,黑黝黝的皮膚,矮矮的個子,大大的嘴巴,扁扁的鼻子。唉,簡直是個醜八怪。
我對哥哥什麼都滿意,惟獨對他娶了這麼個嫂嫂不滿意。於是我悄悄地問哥哥:“哥,你咋給我找了一個一點也不漂亮的嫂嫂?”哥哥詭秘地看著我,笑著說:“小丫頭,知道啥?你嫂嫂是天下最美的女人!”
天下最美的女人——就這樣?我不信!
不過也真是奇了,我家裏開了個小食品店,以前生意總不大好,自從嫂嫂進門後,生意越來越好,來買東西的人絡繹不絕,把對門的那家商店的老板娘眼睛都看紅了。我問媽媽:“媽,咱家撞了哪門子福星,生意這般紅火?”媽媽笑眯眯地說:“這福星就是你嫂嫂。”嫂嫂?就我那醜八怪嫂嫂是咱家的福星?鬼才信呢!
這天,我正在裏間寫作業,突然,一個女高音打亂了我的思緒。“大妹子呀,我今兒向你取經來了!”
咦,這不是對門老板娘的聲音嗎?她家和我家好久不說話了,今天怎麼串門來了?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有什麼大事!走,去看看再說。
“大嬸子!”這是嫂嫂的聲音,“要說什麼經,我可沒有,我隻是盡了一個人的本分,老老實實做事。我賣東西,別的不知道,就知道要貨真價實。”嫂嫂把“貨真價實”四個字說得很重,“弄虛作假的事我們堅決不幹,法律不準咱幹,咱道德良心也不準咱幹。鄉裏鄉親的,掙幾個錢也不容易,現在不是講誠信嗎,咱這一行誠信就是最重要的。”
“大妹子啊,你幾句話說得我全明白了,明兒我把那些假貨全退了,可真得謝謝你呀!”
“哪兒的話呀,大嬸子,鄉裏鄉親的就該多幫幫忙呢。”
“哎喲喲,這大妹子就是心眼好,是真漂亮啊!”老板娘一席話說得嫂嫂臉紅紅的。
我默默地看著我的嫂嫂,覺得她好高大,好漂亮。
哥哥說得對,我嫂嫂是天下最美的女人。
“嫂嫂,你真美!”我在心裏悄悄地對嫂嫂說。
雖然本文的題材相對而言比較老套,但仍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話題作文。這歸功於作者的別出心裁,把人物性格盡顯於人物對話上,讓人物個性更加豐滿、形象,也由此點明了文題:“嫂嫂,你真美”。文章結尾直抒胸臆,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真的美你
金銀首飾,胭脂口紅,越來越走俏的化妝品充斥著每一個愛美的靈魂。那句曾熠熠生輝的名言“人不因為美麗而可愛,而因為可愛才美麗”,也隻被當作古董陳列在一個極不顯眼的角落。我不敢說自己有一個多麼高尚的靈魂,我也不會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不願在極少數認識我的人中留下賈寶玉的剪影——“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誘惑是一抹誘人的晚霞,我曾經也是它的俘虜。我追求刺激,追求外形,追求浪漫,追求時髦。可是這都隻帶給了我曇花一現的快感、渺無邊際的空虛。我就像一隻沒有腦袋的蚊子,四處亂撞,卻又永遠碰不到一塊可供我休憩的泥土。我很累,很孤獨,很茫然……日益下滑的成績將警鍾敲響,拿起閑置已久的書本,順手翻到一頁,上麵赫然寫著:一個真正美麗的人是不會孤獨的,因為他可以和巴金、老舍、托爾斯泰、高爾基……暢談人生、理想和許多有意義的東西……
我真的不美,無論外表還是靈魂。生鏽的發條顯出對生存的麻木,心靈的冬天取代了四季,也許我該給自己加點油,給自己以春、夏、秋。我拋棄了自以為瀟灑的放蕩不羈,拋棄了洗麵奶,拋棄了閑逛,拋棄了新裝,迷上了《簡·愛》、《傲慢與偏見》、《婦女樂園》……在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我為自己修建了一座“心靈美容所”,它不豪華但很實用。自信一點地說,相對於以前那個落滿敗葉、布滿汙垢的心靈來說,我已經脫胎換骨了。
我很快活。麵對中傷,蕭伯納告訴我:“他們罵了,罵些什麼,讓他們罵去!”麵對失敗,海明威說:“人生下來,不是為被打敗的。”麵對侮辱,黛妮絲要我用頭發宣泄悲哀而把眼淚的閘門緊關。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很晴朗。
對於無望的追求是否就是希望?明明難以企及偏又鍥而不舍,這種追求盡管充滿悲劇意味,卻是人類最可寶貴的財富。追求自身的完美也是一樣。脂粉可以掩蓋麵龐的蒼老,卻阻止不了內心的老化。因此,我認為“將芳齡寫在心上”才是捷徑,才不會後悔。
“美的外表令人欣賞,美的內心令人讚賞。”
透過文字,我們看到的是當代中學生的健康、純淨的心靈。他們麵對物欲橫飛的誘惑,能靜下心來,“拋棄了自以為瀟灑的放蕩不羈,拋棄了洗麵奶,拋棄了閑逛,拋棄了新裝,迷上了《簡·愛》、《傲慢與偏見》、《婦女樂園》……”,在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為自己修建了一座“心靈美容所”。“脂粉可以掩蓋麵龐的蒼老,卻阻止不了內心的老化”,惟有“‘將芳齡寫在心上’才是捷徑,才不會後悔”。這種思想上的成熟,是一股最耀眼的青春光彩。
我看瓊瑤小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興起的“瓊瑤熱”,又一次席卷了祖國內地。特別是其作品《還珠格格》在攝製成電視劇後,風靡神州,轟動了國內。故事片中的悲歡離合的愛情等生動情節吸引了不少觀眾,特別是眾多青少年陷入到那水深火熱的愛情故事之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為了與劇中人有上一麵之緣,行程千餘裏去尋求自己所崇拜的明星。但結果卻令人惋惜,非但沒有見著自己日思夜想的偶像,反而因此荒廢了學業,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其行為可悲,後果更可悲。
有人說,瓊瑤的作品大都以愛情為線索,悲情為基礎,寫得哀怨動人,感人至深,深得眾多讀者的喜愛。這大概是成年人對瓊瑤作品的單方麵評價。從瓊瑤的眾多小說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瓊瑤是以自己的生活經曆為基礎,用筆來描繪整個人世。她把人生美好的生活看成憂愁可悲的故事,對待事業也明顯帶有消極的態度。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瓊瑤作品的藝術價值很高,但其思想卻沒有太大的社會意義。正如一位同學在文章中對瓊瑤的作品的評價:“它是白玉,但不等於無斑點可挑剔。”瓊瑤的作品之所以受到眾多青少年的喜愛,主要是她作品中悲劇的氣氛、哀婉的情絲、跌宕的情節擊中了青少年生活觀念薄弱這一弱點,以作品中眾多愛情故事的悲歡離合等曲折情節,緊緊牽住了廣大青少年天真而又好奇的心。
我們都知道,瓊瑤的作品大都是描寫愛情糾葛的。以大家最熟悉的《還珠格格》一書來說,雖然劇中主人翁都有自己鮮明特點,但其描敘的那種變幻莫測的愛情情節,是不可能與現實相對比的。試想,在滿清王朝那個神秘莫測、戒備森嚴、皇律成章的皇宮裏,可能會發生類似這樣戲劇性的愛情故事嗎?另外,一部分人給予瓊瑤極高的評價,認為瓊瑤的小說富有古典文采和現代文風。但如果我們比較瓊瑤的小說和老舍、魯迅等享有盛名的老一輩作家寫的流傳後世的著名小說,會發現瓊瑤小說在思想上是無法相比的。我們不可否認瓊瑤作品的優點,但也不能忽視其作品中的缺點。無怪乎有人這樣評論瓊瑤的作品:消極的人生觀,必然產生消極的幸福觀,導致人生價值的貶值。
瓊瑤的作品是很吸引人,但吸引並不等於適合。我們是21世紀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21世紀的建設者。我們的生活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我們不應該被一些表麵吸引人的東西搞得消極無為。我們應正視人生,笑看人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麵對困難,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去開創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