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3 / 3)

當然,由於啟事的性質、內容及目的各不相同,種類繁多,寫法上也不盡一致,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四)海報

海報是指向公眾公開報道、介紹、說明有關戲劇、電影和其他文體活動消息的文字或文字加美術圖案的招貼。

“海報”一詞據說起源於解放前的上海。當時人們把戲劇界稱為“海”,從事戲劇活動叫“下海”,而宣傳報道戲劇演出活動的招貼便被稱為“海報”。

海報的文字寫作要力求簡明,配有圖案的海報尤應如此。海報所述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對情節、演技不可渲染過頭。同時,為吸引公眾的注意和引起公眾的共鳴,在語言表達上應充分考慮公眾的心理和情感特征,盡量做到親切感人。

(一)公告與通告

公告是黨和國家機關向國內外公布重大事件,或者機關、團體、單位(限於經國家授權的機關)有重要公務事項需要告知社會公眾時所使用的文體。公告的內容單一、集中、明確、具體,具有新聞性,一般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予以公布。公告的文字應嚴肅莊重。

通告是指國家機關在公布政策法令或重大事項,各機關、團體、單位向一定範圍內的公眾公布應當注意或應當遵守的事項時所發布的公文。通告具有法令性和較強的政策性,兼有通知和約束的作用。因此,通告的寫作應簡單明了,準確嚴肅。

(二)禮儀致辭

禮儀致辭是公務或私人社交場合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稿形式。禮儀致辭固然要求致辭者具備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但好的文字準備無疑更為重要。尤其是在一些較為正規的場合,為慎重起見,最好先寫好致辭文稿,以免臨場邏輯混亂,詞不達意,言之無物。

禮儀致辭的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有歡迎詞、歡送詞、答謝詞、祝酒詞等。無論哪種致辭,均應體現出以下要求:

1.尊敬感

致辭中首先應表達出對對方的尊重。所以,在致辭開始時的稱謂中,要有表示尊敬之意的適當的修飾詞,如“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詞語。在姓名之後要加上頭銜,或加上“女士”、“先生”等字樣。

2.真摯感

在送往迎來感謝致敬時,用致辭來表達感情必須出於真誠,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而不是虛假地做給賓客看的。真誠是贏得尊重的前提。當然,致辭中也免不了使用一些客套話,但切不可過分或過濫。

3。簡潔性

致辭文稿一般要短小精悍,不能冗長拖遝。致辭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應點到為止,不宜做長篇大論。其文風要求簡明扼要,得體有力。

4.委婉性

致辭各方一般隻應講對相關事物的原則性看法,不宜涉及雙方有爭議的觀點。所以,譴詞造句應委婉得體,以便能取得對方的諒解,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要求之外,無論是即興演講還是事先起草,致辭都要注意場合、對象、時令和氣氛。語言上要雅致、準確、生動。篇幅宜短,主題要集中而鮮明。

(三)訴狀

訴狀是訴訟中使用的一種法律文書。根據訴案性質,訴狀可分為刑事訴狀、民事訴狀、行政訴狀三類。各類訴狀一般又可進一步分為起訴狀、答辯狀、上訴狀和申訴狀等類型。

訴狀的寫作應符合以下三個方麵的基本要求:

1.合乎事實

合乎事實是指訴狀中有關事實部分的內容必須如實行文,不能添油加醋或隨意編造。事實是訴訟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寫得如何,直接關係到訴訟的結果。

事實方麵的寫作內容一般包括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及其他有關的情節。如甲乙雙方因債務糾紛提起訴訟,雙方在訴狀中均應寫明:何時、何地產生了這筆債務;債務人對這筆債務的履行情況及履行結果;債權人的損失情況;債務人沒有履行的原因等事實。

2.依據法律

依據法律是指訴狀中提出的主張要有法律依據。法律是訴訟中判斷是非曲直的準繩,因此,在訴狀中闡述理由必須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不能無理取鬧。

訴狀中一般要求具體寫明所依據的法律文件名稱、條款等,籠統地寫“要求依法裁判”,會影響訴訟程序,甚至影響訴訟結果。

3.格式規範

訴狀屬於法律文書,具有嚴肅性和規範性的特點。訴狀的首部、正文、結尾都有特定的格式要求,不能隨意書寫。

一般的訴狀,首部應依次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正文寫明訴訟請求、事實及理由;結尾寫明致送的法院、具狀人姓名和寫作日期。

此外,訴狀的寫作還應符合語法、邏輯等方麵的要求。語言表達要準確、質樸,事實陳述和理由闡釋要有條理並符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