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人壽分為上、中、下三級。年滿60歲的是下壽,年滿80歲的是中壽,年滿100歲的才是上壽。通常,
60歲以前稱“生日”,60歲以後稱作“做壽”。生日壽辰是人生歲月中一年一度的驛站,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在我國,一般是老人和小孩喜歡在出生日舉行慶祝儀式,年輕人也願以生日為由與好友相聚。盡管形式不一,但都表示了人們對這個特殊日子的重視。
(一)嬰幼兒生日
嬰兒誕生日、過周歲,除家人慶賀以外,通常也邀請親朋好友參加。作為慶賀者,可略備禮物相賀。禮物不求厚重,隻要能表示心意或適用即可,如送些嬰兒食品、衣褲、鞋帽、玩具等等。
兒童過生日,當父母的通常也要為他們準備相應的蛋糕、蠟燭、水果、糖果。此外,還可送孩子一兩件有意義的禮物,如書、學習用品、玩具等,或是和孩子作一次親切認真的交談,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又長大了一歲,在學習、生活能力等各方麵都應再有所進步等,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青年人的生日
現在的大、中學生及相應年齡的青年,對自己的生日都很重視。青年人過生日通常有兩種形式:個人的或集體的。若好朋友過生日,可用一個電話、一封賀信、一張賀卡、一束鮮花、一本書或一件小禮物帶去對朋友溫馨的祝福。另外,同一個車間班組或同一個班級內若有幾個人的生日相近,可由相應的團組織出麵舉行共同的生日慶典,形式可靈活生動,不拘一格,如舉行詩歌朗誦會或營火晚會、野餐、郊遊等活動,大家紛紛向過生日的人說些祝賀的話語,贈送些小禮品,同樣令人難忘。
(三)老年人過生日為老年人祝壽,禮節要求比較莊重、講究。
1.要備好壽禮。壽禮一般可選包裝精美、做工精細,含有健康長壽、吉祥如意意義的食品或物品。
2。服裝宜選擇色調明快、含有喜慶之意的顏色,忌穿全黑、全白或黑白相間的服裝。
3.語言要以祝賀、頌揚為主,忌說些“死”、“病”、“災”之類的不吉利的語言。
4.行禮要莊重,一般以抱拳作揖、鞠躬或握手等禮節為宜。
為一些社會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賀壽,除家庭成員及親友表示祝賀外,有時還由有關機關團體公開發起慶賀活動。這種活動多屬頌揚性的集會,一般不辦酒宴也不送禮品。
(四)生日壽辰慶典的一般程序1.親人或領導宣布慶賀活動開始。2.點燃生日蛋糕上的蠟燭。3.親友、來賓共唱生日快樂歌。
4.過生日者許下心願並吹滅生日蠟燭。
5.來友、來賓再次同唱生日快樂歌。
6.由過生日者分切蛋糕給來賓。
7.為過生日者的快樂幸福或健康長壽幹杯。
8.宴會開始。
另外,在許多地方,過生日須吃麵條,稱為“長壽麵”,取健康長壽之意。
(五)常見的年壽代稱語1.總角、垂則指代童年、幼兒。2.豆蔻、及笄分別指代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少女。3.弱冠指代男子20歲,已成年。4.而立指代30歲。5.不惑、強仕指代40歲,後者專指男子40歲。6.天命、艾指代50歲。7.花甲、耳順指代60歲。8.古稀指代70歲。9.耄耋指代八九十歲的老年人。10.期頤指代百歲。
祝賀喬遷之喜的常見方式有:
(一)幫忙
這是最好的祝賀方式。搬家是最辛苦的勞動,此時相助,無疑是雪中送炭。(二)拜訪
得知親朋好友喬遷新居,應前往祝賀,以體現對朋友的關懷之情。同時,可在主人的陪同下參觀欣賞新居,並不時加以適當的讚美,以示與朋友同喜。
(三)贈送禮品
根據朋友的實際需要,可贈送一些如鏡屏、字畫等工藝品或生活用品。還可題字,以示喜慶,供朋友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