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也是公務活動中的一種經常性的內容。了解、掌握、遵守談判中的一些基本禮儀規範,對於保證談判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談判禮儀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麵:
(一)談判接待禮儀
談判人員衣著應美觀、大方、整潔,氣質應熱情、豁達,給人以良好的印象。接待對方人員時,接待一方的人員級別應與對方對等。對談判對方的重要代表,接待方應派員前往機場、車站或碼頭迎接。己方代表應在談判會場門口迎接對方人員,握手、寒暄,並友好地引導入場。
談判席的座次安排也有講究。按我國的習慣,以左為尊,坐北朝南為主,坐南朝北為客。
(二)談判語言禮儀
談判最好以中性話題開始,不宜“開門見山”,以免出現冷場。比如,可以先聊天式地談談天氣、新聞、個人愛好、彼此間往日的友誼等,然後再逐漸地進入正題。
談判應以協商性語言和語氣為主,適當運用發問、應答、拒絕等方法和技巧。發問要有理、有利、有節,忌用威脅性、諷刺性的語言和盤問式、審問式的語氣。應答應機敏,同意對方的觀點可以明確表示同意,如意見相左,可委婉地提出。拒絕對方的觀點時,忌用教訓、嘲弄的口氣和批判性、挖苦性的言辭。
現代社會行業眾多,每一行業都有自己的禮儀。但有些行業麵向公眾,社會性強.具有“窗口”性質,因而需要有更高的禮儀水準。這些行業在經營活動中,除了要符合各個行業共同遵守的基本禮儀要求之外,還應有帶有本行業特點的禮儀規範。
餐飲業的特殊禮儀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整潔衛生餐飲消費的水準有高有低,但消費者都特別關注飲食衛生條件。衛生條件差,任何美味佳肴都不會引起人們的興趣,隻能使人望而卻步。《食品衛生法》明確規定了餐飲行業的衛生標準,所有的飯店酒樓都要遵照執行。從原料的采購、驗收、儲藏、加工到成品的銷售,從食物本身到容器,從餐廳到操作間,都要做到清潔衛生,達到無汙染、無病菌的要求。
(二)味美可口
國人的飲食講究色香味。色香味是顧客對飯菜質量的感受和評價標準,也是引起顧客食欲的直接因素。我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消費者對色香味的喜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也正因為如此,我國的烹調技藝才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眾多流派。飯店酒樓的餐飲必須突出某一特色,同時又要兼顧一般,以滿足不同口味的顧客的要求。
(三)器皿美觀
飯店酒樓所用的餐具,應與宴席的等級規格相配套。宴席規格越高,器皿的檔次水平就應越高,以烘托宴席氣氛,顯示主人身份,滿足客人的心理需求。另外,餐具最好配套使用,可根據地方或餐廳的特色,購置一些新穎成套的餐具,增強餐飲的“文化”色彩。同時,餐飲器皿切忌殘損,使用殘損的杯、盤、碗、碟等,即便是美味佳肴,也會使客人感到不悅。導遊業的特殊禮儀要求包括:
(一)禮貌待客
導遊是旅遊業的靈魂,導遊人員常被人們稱為“民間大使”,他們的言談舉止、儀表形象,不僅關係到旅遊業本身的發展,甚至代表和反映著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導遊人員應繼承和發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熱情、禮貌地接待旅遊者,做到“賓客至上,服務第一”。
顧名思義,導遊是遊客行動的向導。要更好地滿足遊客的遊覽需要,就必須做到科學地安排旅遊日程,合理地分配時間,巧妙地組織好參觀遊覽內容。常見的安排方法有:
1.“點”與“麵”相結合。“點”即參觀旅覽的固定目標,“麵”即固定目標之外的較為廣泛的風貌,如市容、商業區等。
2.旅遊內容不雷同、不重複。對遊客來講,旅遊主要是為了滿足感官和心理上的需要,如果旅遊活動安排內容雷同,就會大大降低遊客的興趣和感受。
3.遊覽與休息、購物相結合。導遊人員在組織旅遊活動的過程中,應為遊客安排好休息的時間和地點。此外,多數遊客在旅遊時有購物要求.導遊應向遊客作些介紹,做好遊客的參謀。
(二)講解禮儀
講解是導遊J:作的基本內容。講解的要求是正確、簡練、清楚、幽默、靈活。導遊人員應根據講解的內容和對象,采用不同的講解方法,以增強講解的效果。
(三)遵守時間
對遊客來講,時間是十分寶貴的。每個人都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遊覽更多的內容。所以,導遊人員必須及時地將每天的活動時間安排告知旅遊者,並隨時提醒。導遊人員應提前趕到工作地點與客人會麵。如遇特殊情況,須認真、耐心地向遊客作出解釋,求得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