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1 / 3)

美國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號稱“民族大熔爐”。美國有兩億多人口,一半以上的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另有一千萬左右的人信奉猶太教和東正教。

美國人崇尚自由,性格開朗,生活隨便,以不拘小節著稱於世。所以,同美國人交往,可以比較輕鬆和隨便。美國人見麵,常常直呼對方的名字,說聲“嘿”或“哈Ⅱ羅”就算問候禮節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人不講禮貌。在美國,陌路相逢,不管對方民族和膚色,彼此均主動招呼問好。

在社交場合,美國人與歐洲人一樣,見麵時一般施鞠躬禮、點頭禮、舉手注目禮、握手禮、接吻禮或吻手禮。美國人談話時喜歡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與美國人談話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可過於靠近,通常以50厘米左右為宜。否則,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在談話中,他們無拘無束,甚至熱烈辯論。如果在談話中突然默不作聲了,那就表示彼此再談不下去了。

美國人性格開朗外向,待人熱情,婦女亦然。她們舉止大方,愛打扮,穿戴新奇。美國人的生活習慣是比較隨便,自由自在。晚上睡得晚,早上則起得遲。和所有的西方人一樣,美國人對衛生要求極其嚴格,從不馬虎。

在社交活動中,美國人十分講究時間和效率。如果事先約好,又無特殊原因,一定要準時到達,否則是極不禮貌的。

美國人在談判、會議等正式交往中,沒有敬酒、敬茶等應酬習慣,相互介紹後立即辦事。

1、講話要保持一定距離

和美國人講話的時候要保持彼此的身體間的距離,半米的距離比較合適。當你和美國人聊天時,他如果一直向前進,可能你離他的距離有些遠;如果他一直向後退,你和他的距離可能靠得太近了,因此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2、打招呼切勿大嗓門

中國人遇見熟人的時候大聲地打招呼來表示自己的熱情,而美國的公眾場合相對來說比較安靜,人們說話很輕,除非緊急情況發生,一般不會開口大喊。見到熟人也是走近了才打招呼。

3、不要忘了經常說禮貌用語:

“thank you“(謝謝),”sorry“(對不起)”excuse me(抱歉)這些話要長期掛在嘴邊

5,對話時要保持目光接觸

和美國人對話的時候,要保持眼光接觸。遊離的目光或目視其他地方都會給美國人留下不可信任和傲慢的印象。因此,在和美國人打交道時保持微笑、眼光的接觸很重要。如果對麵一個陌生人走來向你微笑,你也向他微笑,他會向你說“你好”,這隻是一種禮貌,並不表示他會停下來和你交談

6,同性別的行為不能過於親密

在美國,同性不能一起跳舞,這是公認的社交禮儀之一。同樣在街上走路,同性之間的勾肩搭背,也會被認為是同性戀,因此同性朋友之間要保持適度的身體接觸。

7,不要隨便撫摸小孩

中國人看到喜愛的小朋友喜歡用手摸摸臉蛋或拉拉小手,表示對孩子的喜愛,但美國人認為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即使是他們家的狗狗也不喜歡別人隨便摸摸或隨便給喂吃的東西,這些都會引起美國人的不滿。

8,不能隨便說美國人不誠實

一些中國人有時會說一兩句善意的謊言或者開個玩笑,大家認為這些都是正常的。

然而在美國,你和他說謊或者開玩笑說他不誠實,這些言語都會使美國人不悅,因為美國是一個很講信譽的民族,他們經濟和社會地位都是建立在個人的信譽基礎上的,不能忍受別人沒有信譽。

9,拜訪之“禮”

拜訪美國人時,進了門一定要脫掉帽子和外套,摘下戴著的墨鏡;進門應先問候女主人,再問候男主人。

賓客較多時,可以隻與主人和熟人握手,對其他人隻需點頭示意即可;做客時不可隨意翻動主人的東西、撫弄擺設,也不能打聽價格。

10,美國是移民國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要注意尊重民族文化和宗教習慣

11,女性需要注意的細節

美國人對出入公共場合時化濃妝,或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化妝、補妝的女性有一定的想法,他們會認為這樣的女性缺乏教養,身份也值得懷疑。

中國人習慣不拘小節,認為很多事情在國內很正常,但在國外這些細節則是被相當看重的。在美國留學,事無巨細,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差異到文化層麵的差異都不容忽視,應該提前了解,否則會被人認為很無知,使自己處於很囧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