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1 / 3)

德國

德國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他們的典型性格特點是勤勉矜持、有朝氣、守紀律、好清潔、時間觀念強。德國人非常喜愛旅遊,盡管平時生活比較節儉,但外出旅行卻舍得花錢。

德國人在交往中經常互送禮品,禮品的選擇要適宜得當。女子一般不先送男子禮物,男子不可送長筒襪或內衣給女士。最常見的禮品有花束、糖果、書籍、相冊、圍巾等。禮物包裝要精致。送禮的時機是在和主人互致問候或脫去外衣之後遞給女主人。接受者應表示驚喜並立即打開包裝紙,對禮物作適當的讚許。

由於德國人時間觀念甚強,與德國人有約,一定要準時赴約。失約或是遲到是極不禮貌的行為。德國人也不喜歡人直呼其名,除非經他本人允許。

在飲食方麵,德國人對早餐、午餐比較講究,晚餐則簡單隨便,飯後有飲咖啡的習慣,平時則喜歡喝啤酒。德國是世界上飲啤酒最多的國家之一,有“啤酒之國”之稱。

對德國人的第一印象大都會給你一種很友善的感覺。的確這樣,無論你有什麼問題求助於同學或者剛認識的德國人甚至在街上邂逅的人,都會耐心的給你指點。原來在國內學德語的時候,上過一段聽力練習,就是關於問路的事情。一個異鄉人向德國人打聽路,因為被問的人也不清楚,那個德國人就拉住旁邊的人幫他問,結果最後兩個德國人之間為了走哪條路最近爭執了起來。當時聽的時候覺得是笑話,來到這裏發現這種情形是太可以理解了。

首先,如果你有問題要象德國人請教,盡管相信他們都是膚色不同的洋雷鋒吧。涉及法律方麵問深了可能會不妥,因為他們的回答可能會要付法律責任的。不過一般問題無論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可以請教,並且不要覺得問的多了好象過於麻煩。如果你問了一個開頭,聽了他的解釋還是不太明白,又不好意思問下去,要是讓他覺察了,反倒會覺得你對他的解釋不重視。不要隨便送德國人很重的禮物,他對貴重禮物的第一個反應是戒心,小禮物比如一小合中國茶葉,幾張剪紙等等都會很受歡迎。

如果有機會到德國人的家裏做客,要比約定的時間晚十到十五分鍾,要是邀請你吃飯的話,你可以帶上一瓶酒,一小束花,或者你自己做的一份菜都可以。和德國人交往最有特征的就是Termin。幹什麼都要事先約定好。沒有約定的上門,無論是私事還是公事都不會受歡迎的。誠實,也是打交道的一個原則。小到吃飯上,到了德國人家裏,如果主人給你添菜的時候你客氣一下說夠了,那麼不會象國內那樣有人再給你加。德國人到你家裏來吃飯,如果他說夠了,你也不要象國內那樣沒完沒了地來讓。了解德國人,就要了解他們的思維習慣。直接而簡單的想法可能會是和中國幾千年的謙讓溫和的習俗不太適應。呆久了,慢慢也會接受。和德國人的談話,可以海闊天空,該爭論的時候就爭論。經常會為了台灣,人權等問題和他們爭的麵紅耳赤,可過後他們忘的比你要快好幾倍。並且不要以為你能夠說服他。

和德國人打交道,我想每個人都希望留給他們一個好印象。我的體會是,誠實,會是最基本也是最好的一個好印象。而這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剩下的就看你的努力了。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經驗裏,德國人是很願意和中國人交朋友的。並且對中國的各種飯菜也是讚不絕口的。如果你想在剛開始的時候練練口語,那就講幾個中國的小故事吧。告訴你一個秘密,每個德國人都對塞翁失馬這個寓言有極大的興趣,我發現這是對他們的思維裏的一個很有誘惑力的亮點。試試吧。同時讓他們陶醉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的時候,順便幫你糾正一下表達上的語法錯誤。

不要試圖欺騙德國人,除非你想失去你的德國朋友,或者失去你在這裏做人的尊嚴。

意大利人習慣本國傳統餐飲,即意式西餐,以意大利各大區的地方傳統風味菜、大餐為主。就西餐烹飪來講,意大利應是始祖,可以與法國和其它西歐國家的大餐媲美。因此,意大利人請客人吃意式大餐時也津津樂道,以此為驕傲。也有一部分人喜歡中餐,意大利尤其喜歡富有地方特色的北京烤鴨和清淡又略帶酸甜的粵菜。他們-般重視晚餐,重要的請客活動往往都安排在晚上,攜配偶同往。中午一般稱為工作餐,比較簡單,一個小時結束,不帶配偶。晚餐時間就比較長,用餐時往往邊喝酒,邊聊天,一頓飯要吃二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他們比較推崇慢餐運動,認為這是真正的飲食文化。

意大利

意大利人喜愛麵食,往往放在第一道。做法吃法甚多,製作麵條有獨到之處,各種形狀、顏色、味道的麵條至少有上百種,如字母形、貝殼形、實心麵條、通心麵條,菜汁麵條等,還有意式餛飩、意式餃子等。吃意式西餐主要用刀叉,因此,意大利在餐桌上的習慣是吃要盡可能閉嘴,吃喝盡量不發出聲音,吃麵條要用叉子卷好送入口中,不可吸入發出聲音。餐間談話也宜等嘴中無食物再交談。否則被認為沒教養。每一道菜吃完後,隻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內,就表示已吃完,有剩的話服務員也會撤了。餐桌上不要起身跨越幾個人去夾取較遠的餐點或拿調味品,需要,應請鄰座代勞,將遠處的餐點盤或調味品拿到麵前,再取食物放入個人碗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