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聖誕節在西方人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許多西方國家,人們早在節日到來前一個月就開始籌辦了。親朋好友之間要互寄賀卡,卡上寫有各種祝福的詞句。聖誕節到來時,公共場所及沿街店鋪都要布置得五光十色。人們用紅、綠、白三種聖誕顏色裝飾出各種雪人、牧羊人、天使、聖誕老人等點綴櫥窗和街道。每個家庭還要在客廳的一角用一棵杉或柏等長青樹搭成聖誕樹,樹枝上掛滿各種五顏六色的彩燈及各種玩具和禮物。樹的頂端往往還裝飾有一顆象征歡樂和幸福的明亮的星。聖誕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圍在聖誕樹周圍吃聖誕晚宴。宴席開始前,人們打開放在聖誕樹下的一包包禮物,互相祝賀。宴會後還要在聖誕樹前做各種遊戲,唱聖誕歌曲,欣賞宗教音樂。聖誕老人也是聖誕節期間慶祝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據說,聖誕老人是根據一千多年以前的兩位主教保護兒童的事跡而予以神化的人物,他能給人帶來福祉並給孩子們帶來節日禮物。聖誕之夜,孩子們在臨睡前,都要在壁爐前放一隻襪子。他們相信,一位白須紅袍的老人將穿著大皮靴、背著大紅包袱、乘著雪橇由北方而來,穿過各家的煙囪給他們帶來禮物。
聖誕節期間的傳統食品有火腿、火雞、蜜餞、水果餅及葡萄幹布丁等。
現在,聖誕節已超越了它的宗教意義,而成了萬民同慶的世俗節日。世界上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慶祝聖誕節。聖誕節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慶祝最為隆重的節日。
(二)複活節
複活節原本是基督教徒紀念耶酥複活的一個宗教節日,現已成為西方國家僅次於聖誕節的又一個重要節日。古代複活節的日期,由於各地教會的曆法不同,因地而異。’公元325年,在羅馬帝國的一次教士會議上,決定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複活節。
複活節沿襲了許多古代的習俗。彩蛋和兔子是複活節的主要象征物。在西方人看來,雞蛋和兔子是新的生命和興旺發達的象征。節日期問,人們給雞蛋塗上各種顏色,即複活節彩蛋。父母們要購買用巧克力製成的各種糖果,裝在小籃裏送給孩子。
複活節期間,許多西方國家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在英國,人們每年都要在泰晤士河南岸的白特西公園舉行複活節化妝遊行。在墨西哥,有的地方焚燒猶大的模擬像。在希臘,人們還要舉行象征性的耶酥葬禮。
(三)情人節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是深受歐美各國青年喜愛的節日,也是一個充滿甜蜜感情的浪漫節日。
情人節又被稱為“瓦倫丁”節,起源於古羅馬。據傳說.公元3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名叫瓦倫丁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因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受到典獄長之女的精心照料,並且同她相愛。臨刑前,他給自己的情人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公元270年2月14日,瓦倫丁被羅馬統治者處死。自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壯烈而多情的殉敦者,就把這一天定為情人節。
雖然情人節的來曆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但民問在歡度這一節日時所注重的是創造出一種美麗、溫馨、浪漫、甜蜜的氣氛,以表達對愛情的讚美和對戀人的祝福。
情人節期間的主要習俗是人們相互之間互贈禮品,尤其是戀人之間,喜歡把各種小禮品如心型飾物、心型巧克力、鬱金香花等贈予戀人或朋友,並附上寫有祝詞的小卡片。當然,情人節並不隻屬於情侶們,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在這…‘天向自己的尊長和朋友表達自己的情誼和祝福並互贈禮物。
(四)愚人節
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是西方國家的一個已有幾百年曆史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起源於法國。法國人將愚人節的受騙者稱為“四月的魚”,意思是他們像小魚一樣容易上鉤。到17世紀末,英國人也開始過愚人節。隨後,它流傳到了世界各地。
在愚人節期間,人們以相互愚弄和欺騙來取樂。因而,各種各樣的謊言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在這一天,人們可隨心所欲地造謠說謊。而且,謊言越新奇刺激,愚弄的人越多,就越受歡迎。幾乎什麼樣的玩笑都可以開,搞什麼樣的惡作劇都不過分。誰都可以被愚弄和欺騙,被愚弄和欺騙者隻許苦笑,不許發火。
愚人節輕鬆、幽默、快活的氣氛,不僅深受歐美人的喜愛,也逐漸流行到了世界其他各地,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五)感恩節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傳統節日——感恩節。
感恩節起源於1620年,當時第一批移民乘坐“五月花號”船來到北美大陸,於12月中旬在樸利茅斯上岸。由於人生地疏,在生活上遇到了極大的困難,許多人死於饑寒和疫病。當地的印第安人同情他們的遭遇,教他們種植捕獵,第二年,移民們獲得了豐收。為了感謝上帝和印第安人的恩惠,就在11月底的一天慶賀謝恩。以後,這個歡樂的節日就在北美一帶流行開來了。
在美國,感恩節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其隆重程度類似於
中國人過春節。美國人一年中最重視的一頓飯就是感恩節的晚餐。感恩節晚餐的主要食物是火雞和南瓜餅,此外,還有紅薯、玉米、布丁和蔓果醬等。
(六)宰牲節
宰牲節是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之一。根據古代阿拉伯人的宗教傳說,北部阿拉伯人的始祖易}、拉欣夢見真主安拉令其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勒,以表示對安拉的虔誠。當易卜拉欣忠實地執行真主的旨意準備殺其親生之子時,魔鬼撒旦三次巧言誘使易卜拉欣違抗安拉的旨意,放走獻祭的兒子。易卜拉欣不為所動,投石打退撒旦。易卜拉欣的忠誠感動了安拉,他派天使牽了一隻羊趕到現場,命其以宰羊代替殺子,從此便形成了以宰羊獻祭的風俗。
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承認先知易卜拉欣為聖祖,並繼承了這一風俗,將回曆十二月十日定為宰牲節。
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這天都要全國放假。節前好多天,穆斯林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迎接節日。節日上午,穆斯林的宗教儀式結束後,人們便開始了宰羊活動。將羊宰殺幹淨後,綁住四肢掛在一個木架上曝曬。待羊曬幹後再塗上佐料,固定在烤架上用火慢慢燒烤。夕陽西下時,全羊烤熟,香味四溢,引人垂涎。全家老少圍坐四周,長者發話後,即全體用手抓食,大家邊吃邊談,充滿節日氣氛。(七)開齋節開齋節也是全世界穆斯林的重大節日之一,一般在伊斯蘭教曆九月二十日或十月一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