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書店座落在北京繁華地區,承擔著為中央服務、為全市人民服務、為國內國際交往服務的光榮任務,它薈粹了全國圖書品種,重大的發行儀式都在這裏舉行,每天人均流量達四萬人次,建店四十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營業麵積由二百平方米,發展到三千六百平方米,圖書品種由五百多種,發展到兩萬五千多種,年銷售量由近五萬冊、約二十萬元,發展到一千五百萬冊、兩千二百多萬元.全店職工由二十幾個人,發展到現在,包括附屬的東安門市場圖書門市部和民族書店,已近五百人。四十年來,王府井書店堅持圖書發行方針、任務,在圖書發行體製改革中銳意開拓,不斷前進。
北平創建最早的新華書店
王府井書店是在北京解放初期創建最早的新華書店門市部,1949年2月1日,東北書店蘆鳴穀、史修德帶領小分隊進入北平城內。2月6日根據軍事管製委員會命令,接收了國民黨在王府井大街的正中書局和獨立出版社(即現在王府井大街214號王庥井書唐地址),籌備建立新華書店門市部,於2月10日正式開門營業,任命李思崇為門市部主任。5月10日北平分店成立後,直屬分店領導。當時店堂隻有二百平米,二十個書架,十名工作人員,每天要接待五、六千讀者,工作非常緊張,廣大群眾急於尋求革命真理,了解共產黨的政策,如同久旱逢甘霖,爭先購買,門市部擠滿了讀者。著名作家劉白羽那時也來參觀,他說:“新華書店每天有這麼多的讀者,在全國解放區都沒見過,這是空前的盛況!”
1950年9月,北京分店購買了毗鄰的“上海公司”(即現在王府井大街212號北京市店舊樓),王府井門市部遷到樓下營業,店堂麵積三百八十乎米,容納七十八個書架,有八個櫥窗,圖書品種增加到三千種,隻限社會科學、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綜合參考四大類,至於少兒讀物、圖片畫冊、科學技術圖書,另有門市,設在附近。五十年代初期的王府井大街,除新華書店網點外,三聯書店、國際書店,以及一些私營書店林立其間,集中地反映了文化古城的新貌。
全市門市工作的一麵紅旗
王府井門市部在1958年改稱王府井綜合門市部,隸屬新華書店東城區店領導。從1952年至19細年,先後由王恩民、秦海淳、朱旭初、高文龍(兼)任門市部主任,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製度。
1952年12月,出版總署發行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儲安平,新華書店總店副總經理王益帶領各大城市書店同誌在王府井門市部進行門市改革試點,改革門市營業方式和管理製度。1953年7月,王府井門市部實行“專櫃負責製”,將圖書分為七大類,分部管理。出版總署署長胡愈之,新華書店總店經理華應申、王益、史育才,以及《北京日報》、《光明日報》記者蒞臨參觀,同年8月,高文龍代表王府井門市部出席了新華書店總店在沈陽召開的首次全國書店門市改革工作會議,做了王府井門市改革的情況彙報。在此之後,門市部相繼製訂了門市服務守則,門市營業時間,主任店堂值班,處理揀拾物品和設立讀者意見簿等製度和規定。與此同時,結合門市改革,加強服務工作,開展“為讀者找書,為書找讀者”和“向讀者推薦好書”等活動,並且設專人處理讀者意見,定期公布,進行表揚和批評,開展多種服務項目,方便讀者,如新書預約,代查代找、電話購書、建立基本讀者卡片。預約流動供應和代郵代寄。設立服務質量檢查員,及時報導服務過程中好人好事。為此,東城區店重點總結了王府井綜合門市部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經驗,《北京圖書發行》發表了《書店門市工作的一麵紅旗》,向全市書店推廣。1958年底,北京市店開展“五好”紅旗競賽,王府井大街開展紅旗大街門店競賽,要以優異成績迎接建國十周年。王府井綜合門市部全體職工積極投入競賽活動,大力組織貨源,多達六千種。上海市店主動支援,空運圖書到北京,“《高老頭》坐飛機”,一時傳為佳話。同時,改進店堂宣傳陳列,使之科學化、係統化,當時門市職工已經發展到六十人,大家齊心協力,夜以繼日的工作。十年大慶前夕,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陳克寒在深夜親臨門市檢查和指導。那時,社會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經常光顧書店,崔巍、曲波等著名作家、藝術家成為書店的義務顧問。在競賽活動中,王府井綜合門市部湧現很多先進事跡,多次獲得紅旗大街的流動紅旗。1959年12月,被評選為全國工業、交通運輸、基本建設、財貿係統的先進單位,榮獲國家群英會的錦旗,成有清被評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60年2月,被評選為北京市文教係統群英會的先進單位,孟慶梅、螢全禎等人被評選為市級先進工作者。高文龍做為王府井綜合門市部的代表,出席了北京市文教係統群英大會,被選進主席團,並在大會上發言,受到彭真市長的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