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圖書薈萃育新人——北京市新華書店東城崇文區店簡史(2 / 2)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店職工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密切配合各項中心任務。在改革開放中,為了加強店、社合作,與二十二家出版社建立了特約經銷處。為了使書店逐步走上專業化,先後建立了北京工具書書店、管理科學書店、生活用書書店、旅遊書店、婦女書店、北京圖書教育中心、作家書店,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並且舉辦了各種類型的展銷活動,如管理科學圖書展銷、生活用書展銷、工具書展銷、教育圖書展銷。北京教育圖書中心還在每年的年初歲末保持年畫展銷的傳統,集全國年畫於一店,有其獨具特色的風格。

1985年宋德生任區店黨支部書記,馮立生任經理。1986年9月,劉體襄任支部書記。1987年1月,魯傑民任經理。1987年成立作家書店,作家劉紹棠、中英傑、孟偉哉等出席了開幕式。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穀城親自題寫店招。作家書店多次舉辦―/首次發行儀式,如,肖複興《早戀》、《中學生夢幻曲》,浩然《蒼生》,胡平《出國潮》,以及《皖南事變》、《浮燥》等。還多次舉行座談會和谘詢等活動,密切了書店與讀者、作家與讀者的聯係,同時建立了書友俱樂部,一些文學愛好者踴躍參加,成了作家書店的基本讀者。1986年8月建立管理科學書店,李德生等中央領導同誌,在開幕式上剪了彩。

1988年7月,劉體襄任區店經理,貢誌發任黨支部書記,為了提高全店職工業務素質,區店加強了職工培訓工作,在1987年市店組織的基本功選拔賽中,東崇區店獲得團體賽第三名,在提高文化素質方麵,選拔一批青年幹部、職工參加北京商學院、文化幹部學院圖書發行管理班學習,有二十多人取得了優異成績。近幾年來,區店還多次舉辦研討會,研究如何掌握圖書信息等專題,集思廣益,促進了工作開展。1987年圖書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多渠道發行的競爭形勢下,東崇區店提出:“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深化改革、艱苦奮鬥、勤儉辦店、優質服務,全麵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國家多做貢獻。”

1988年3月,為了適應改革形勢,搞活基層銷售部門,東崇區店對所屬門市,經過協商,陸繼簽訂經營承包合同。對小的部門,實行了個人承包,並且開展多種經營。東崇區店建店以來,堅決貫徹圖書發行的方針任務,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注重文明服務,堅決抵製不健康圖書的發行。1979年全年銷售五百二十八萬七千元,實現利稅六十萬元。1988年全年銷售一千六百四十萬元,實現利稅二百萬零六千元,資金流轉天數為九十三天,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展望未來,全店職工充滿信心,決心在深化改革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