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位於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西側,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這裏中央機關多,也是首都的繁華地區之一。西城區新華書店從建店起,堅決貫徹圖書發行的方針任務,把為全市人民服務,為中央機關服務,作為自己的光榮職責。
解放初期建店 不斷發展壯大
西城區新華書店的前身,是在北平和平解放時,從建立北平新華書店第二門市部開始,逐步發展壯大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10日在王府井建立了北平新華書店第一個門市部後,由華北新華書店小分隊李治國、孟廣魁、李餘秀、程炳玉等接收了西單北大街原國民黨官辦的文化服務社,於同年2月15日建立了北平新華書店第二個門市部(即西單門市部),由李治國任門市部主任。同年5月10日,西單第二門市部改稱新華書店北平分店第一支店。當時共有職工十四人。1951年程炳玉任支店經理。
1950年初,又在地安門外大街開設了門市部,由程炳玉兼任門市部主任。隨之,在1953年3月5日,接收了私營西四大眾書店,建立了西四門市部。同年7月,接收了西單北大街的東北醫學圖書出版社北京推銷處,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專業書店一西單科學技術書籍門市部。此時,原西單第一支店改稱西單門市部。1956年公私合營以後,又增加了西單商場、西單醫藥衛生書籍、新街口和新街口科學技術書籍等七個門市部。為了加強對西單和西四地區發行網點的經營管理,在1957年3月分別建立了西單區中心門市部(由李琪任主任)和西四區中心門市部(王陸任主任)。
1958年5月,原西單區中心門市部與西四區中心門市部合並,建立了新華書店西城區店,由孫正銘任黨支部書記,朱啟新任經理,1964年9月,改由李鬆富擔任區店黨支部書記兼區店經理。
西城區店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作為辦店的指導思想,區店廣大職工熱愛本職工作,獻身圖書發行事業,浦現出一批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19站年,西單醫藥衛生書籍門市部營業員臧進敏被評選為全國圖書發行先進工作者和全國職工科學普及工作積極分子,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同年12月,臧進敏又光榮地當選為北京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10月,黃臘榮等十人被評選為北京市群英會代表,並出席了表彰大會,受到彭真市長的接見。
在十年動亂中,書店遭到嚴重破壞。粉碎“四人幫”以後,經過撥亂反正,整頓業務秩序,恢複各項規章製度,落實各項政策,隨著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全區書店又出現了興旺景象。
1978年12月,曹玉江任區店黨支部書記,王陸任區店經理,1980年初,吳尚清任區店黨支部書記,曹玉江任區店經理。到1988年,全區共有京科學技術書店。西單商場門市部,少年兒童書店、音影書店、西四門市部、新街口門市部、地安門門市部、西郊商場門市部、禮士路門市部共九個門市部和政協禮堂書亭、國務院第一招待所書亭、北海公園書亭、三裏河書亭、百萬莊書亭共五個書亭。另外還設有機關服務部和科技機關服務部。全區書店共有職工三百一十人。1988年發行量為一千五百萬冊,一千五百八十萬元,上繳利稅二百萬元,從1978年到1984年,西城區店連續七年被評為局級先進單位。1985年、1986年連續兩年被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區店黨支部從1980年到1986年連續七年被上級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貫徹發行方針 注重兩個效益
西城區店建店四十年來,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始終把圖書發行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極其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黨的重要文獻的發行工作。每次發行時,都突出宣傳陳列,並發動全店職工做好發行前的服務工作,機關服務部向機關、團體、廠礦企業、大專院校和中專學校深入地開展普遍征訂、係統征訂和對口征訂工作。對一些街道所屬的工廠、門診部、幼兒園、以及小學、商店、服務行業等單位,由全區各門市部的小服務部分片負責,深入開展征訂。
西城區是中央機關最多的地區。中央直屬機關、國務院各部委、中央軍委、北京圖書館等單位都由西城區書店負責供應圖書。西城區還有中學六十五所,小學一百零四所,各類培訓班二十五所,每年需要課本一百五十萬冊以上,西城區店都是及時地保證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