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才思與睿智1(3 / 3)

如果相反又會有什麼結果呢?

“什麼!失火了!在哪裏?那糟了!好的好的,馬上派人去!電話號碼!喔!不不,你把地址告訴我!”

如果是以這樣的口氣通話的話,那麼通報者會連地點都說不清楚的。

通常演說家和相聲演員要上台表演時,都是從容不迫的。他們先以慢條斯理的動作上台,然後環視聽眾,最後才從容開口。從上台到開口這段時間相當長,這時聽眾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聽他演說。而他就是這樣緊緊抓住聽眾的心理,才慢慢開口,這樣一來,聽眾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會輕易放過。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往往會遇到人家提出抗議的時候,首先最要緊的就是安撫他們。由於對方處於激動狀態,我們即使對他們說些正確的話,對方也聽不進去。這時我們就要設法將對方引入自己的圈套。

當然首先要聽取對方的意見,接著給他們倒杯茶,然後拿筆記本,動作要緩慢的。這樣,即使對方來勢洶洶,但是因為你的步調與他不能配合,使他有泄了氣的感覺,於是,他就會漸漸冷靜下來。如果到了這種地步,則表示已成功了一半,然後才開始導入正題,甚至可以用主動的姿態進行。

有些出租汽車公司設有處理車禍的部門,且大多由一些老手負責。當有人向他們提出抗議時,他們通常都以慢吞吞的動作,甚至連答話也慢條斯理,以把激動的抗議者完全握於手掌心。至於要掌握住對方的心,並不一定開始就要以巧妙的口才來說服他,倒不如以從容不迫的態度來使對方就範。

※當對方情緒激動時,我們不妨以從容不迫的態度來應對。

五、“裝蒜”式的技巧

明知故意不知,這是“裝蒜弄假在交際中的一種常用手法。”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裏邊,有古銅色的水流。在這紅色水域裏邊,有棗樹,隻開花,不結果,什麼原因?”

晏子回答:“從前,秦繆公乘龍船巡視天下,用黃布包裹著蒸棗。龍舟泛遊到東海,秦繆公拋棄裹棗的黃布,使那黃布染紅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銅色。又因棗被蒸過,所以種植後隻開花,不結果。”

景公不滿意地說:“我裝著問,你為什麼對我胡謅?”

晏子說:“我聽說。對於假裝提問的人,也可以虛假回答他。”

我們在東南亞旅行時,親眼目睹了一件扒手扒竊旅客錢包的事件。因該地治安一向不好,所以此類事件並不稀奇,但被捕的扒手的言詞卻頗耐人尋味。

當他正要把得手的錢包交給同夥時,出其不意地當場被逮。若是一般人多會說聲:“對不起!”即了事,但這位扒手卻麵無愧色,反以看熱鬧的神態訕訕地笑著說:

“我又哪裏錯了?確實,要是我將錢包帶走的話我就是小偷,但是現在我人還在這兒,並沒有逃跑呀!怎能算是小偷呢?”

這樣的理由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講不通的,當然這位扒手是被逮捕了,但想起這位扒手也真有一手,自己做錯事還裝蒜,反而神色自若地表示他並沒犯錯。因為,如果一開始他就說對不起,則表示承認自己有罪。既然犯了得不到人家原諒的大錯,倒不妨裝個蒜反問人家,或許還能扳回局勢也說不定。

據說歐美等國,即使自已引起了車禍也絕不向對方道歉,如果道歉了就是承認自己的“非”,就得負起全責,所以,直到最後也要貫徹自己的“是”,對自己的“非”則以裝蒜來掩飾。與其打算嫁禍於人,何不來個先發製人。如果輕易承認自己的“非”,連毫無關係的錯誤也會推到自己身上。所以即使是自己犯錯,也要理直氣壯掩飾過錯,將對方引進自己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