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經曆人人皆有,但許多失敗者往往因上司對他的信賴,而更加勤奮。
不論任何一位主管,沒有不怕失敗的。同樣是怕失敗然而他卻成功了,這是因為他能經受失敗的考驗。
※要求部屬做一件事,同時告訴他一句“不要怕失敗”他必能拚死為你做好。
十三、獲得信賴的方法
在交際中取得了對方的信賴,就算是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魏王同所寵愛的美貌男色龍陽君同坐一條船上釣魚。龍陽君釣到十來條魚卻哭了起來,魏王問他為什麼哭。
龍陽君答:“我是為我釣魚哭啊。開始釣到魚時我非常喜歡。後來釣到的魚越來越大,以至我竟要拋棄先釣到的魚。如今像我這麼醜陋,卻能親近大王,受到大王的寵愛,我的爵位差不多接近國君了,人們見了都要紛紛回避。可是,天下美貌能幹的人非常多,聽說我受寵於大王,一定會來趨奉、接近大王,那時我就會像那開始釣的魚一樣,也將要被拋棄。想到這一點,我能不傷心地流淚嗎?”
魏王說:“你有這種想法,為何不早些告訴我呢?”於是,便向全國發布通告:“今後如有人敢於推薦美貌男色給寡人的人要給以滅族的刑罰!”
在一次演出中,舞台上的兩位相聲演員在互相對罵,不僅罵得麵紅耳赤,甚至還吵了起來。台下的觀眾以為他們真的吵起來了。但聽他們私下裏說,這全是偽裝的,因為他們二位本來就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所以在雙方同意下而做出如此的表演,於是舞台上互揭瘡疤,卻不影響二人的友情。
類似這樣的情形,在一般朋友的交情或工作中是十分必須的。因為,同事間的交情若能十分密切,辦起事情來都能輕鬆愉快而又順利。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難免會接觸到不認識的人,此時最感困難的就是不知對方的為人,這對工作的進展有很大的影響。此時你若能以緩和的方式做出不會讓對方認為你是對他戒心頗深的話,便很容易使對方接受。譬如:“你的心地太善良了,所以時常吃虧。”雖然說者其意在指其缺點,但對方聽來似在誇讚他的優點,或是說“你做事太過於慎重”等,編造些話雖是對初見麵的人說,但對方必定曾想“此人雖與我初識,但對我卻觀察如此細致”,自然而然就打破了第一道防線。
而這也是使彼此產生信賴感的第一步。一般人對他雖多做讚美辭令,但亦不過是盡奉承之能事而已,而這裏說的雖是指責缺點,但卻能讓人由衷的接受,這對彼此工作的進展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話的技巧是相當重要的。
※對方若是聽慣奉承話的人,就偶爾給他來個輕微而帶有稱讚意味的批評。
十四、依神態來取勝
有很多人有過這種經驗,當你聽某人講話或演說時,並沒有留意他說話的內容,卻對當時的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來那位演說者並不以內容取勝,而以說話的神態和所製造的氣氛來吸引聽眾。雖然很多聽眾並沒有深究他說話的內容,但給他的評語卻十分良好。
我們在某些場合裏聽人說話時也常如此,如果說話者是個很有技巧的人,他可以不注重內容而巧妙地創造當時的氣氛,來博得人家的好感或好印象。
我們舉一典型的例子。一對青年男女對坐,雖然男的在滔滔不絕地說些理論性的言詞,而他說話的內容不論是有關音樂、藝術、曆史、文學等都無所謂,甚至他的論調內容是否恰當也不在乎,最重要的就是他說話時是否會製造氣氛吸引對方,如果他有這種技巧,即使他說話的內容空洞乏味,對方也會聽得津津有味。這完全在於說話者是否懂得使用技巧來博取對方歡心。
※與其利用說話內容,倒不如創造談話的氣氛來抓住對方的心。
十五、轉彎指責對方
用迂回的方法指責對方比直接了當指責的效果好得多。
齊國有個隱士叫田仲。一天,宋國人屈穀去見他,故意嘲弄道:“我聽說先生遠離俗世,高風亮節,不依靠別人生活,令人欽佩。我會種葫蘆,有一隻大葫蘆,堅硬如石,皮厚無腔,想送給您以表敬意。”
田仲說:“葫蘆所以可貴,是它可以盛放東西,而現在您這個葫蘆,不能切開盛物,不能用來裝酒,這葫蘆毫無用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