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推銷員卻不這樣做,當他見對方很忙碌,而且也了解他們會有一種排斥的心理,於是便很快離去,長期下去,對方必心存感激,如此三番兩次之後,對方心裏就會想“這人還滿熱心的,又來了。”終於會使他感動而答應入保。
對於男女關係也是如此,一般女性所喜歡的男性除了體貼,必須有耐性,而且男方也絕不能不考慮女方的立場而滔滔不絕,這麼做隻會引起女方的反感,造成相反的效果。所以聰明的男人不會一開始就來個長談,而將它分成好幾次短時間的見麵,使女方認為,他是個很懂得人心的男人,而終於遷就於他。
對初次見麵或是很忙碌的人,要說服他時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最後機會,如果你這麼認為,便不會達到目的,若用簡短談話為下次見麵打下基礎,讓對方去回味你的為人,成功就會在望。因為成敗的關鍵並不在於對方,而是在於自己。
※對初次見麵或是會麵很忙碌的人,不可一次就想將他說服,而要以短時間、多次數的談話方式說服他。
六、減輕對方難堪的說法
減輕對方的難堪,也是取得交際成功的一條捷徑。
五代時,後唐皇帝莊宗李存勖一次到中牟縣打獵。途中,馬隊踐踏了老百姓的田地。中牟縣令攔住了馬頭,對莊宗說:“陛下容稟,民以食為天,他們全部的血汗都在這莊田上,切不可隨意地踩毀!”
莊宗怒斥道:“滾!”說著,揚鞭抽馬而去。
隨行的演員敬新磨追上縣令。把他帶到莊宗麵前,對縣令說:“你是一位縣令,難道不知我們天子好打獵嗎?你為什麼縱容老百姓種莊稼以供賦稅,為什麼不把老百姓餓起來,把地方空起來,供給我們天子馳騁打獵?真是罪該萬死!”說完,請求莊宗將縣令判處死刑。
莊宗聽了哈哈大笑,下令放走縣令。一些附和敬新磨的演員故意問莊宗為什麼放縣令,莊宗說:“敬新磨是在諷刺我,他的意見是對的,朕知錯啦!”
人要判斷一件事,往往會無意識地用比較的方式來作判斷。如果我們隻是提示一個問題時,其判斷標準通常都基於社會一般常識,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
在接著提示第二個問題時,則必須較第一個問題更顯離譜,讓他人從其中選擇一個,而這兩個問題對他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衡量的結果使他終於選擇了第一個問題。而提示者的本意也是希望他接受第一個問題。但如果你隻提這個問題,他便很難作決定,你必須用第二個問題讓他比較選擇。如果某主管欲將一位不重用的職員降調至A分公司,光是對他說:“我要將你調到某一公司去。”則他的內心必定會有被流放的感覺,但如果你說:“我本想派你到A分公司或B分公司,但我考慮的結果還是認為A分公司較為恰當,因為B分公司對你來說太遠了,可能不太方便,所以還是麻煩你到A分公司去。”
這樣一來對方就不會有被流放的感覺,因為他的心裏也隻是存在著如何作選擇的問題。
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也是如此。因為世上所有的事物幾乎都是相對的,人類的社會並無絕對的真理或統一的判斷標準,必須設定某一座標才能下判斷,亦即時時要更換判斷的座標軸,若以數學觀點來看,應可說是座標變換的技巧。如果某一圖形的方程式看起來相當複雜,若能巧妙地將座標變換,則方程式即可變得很簡單。這一點,數學家們應該體驗過。
這種方法的要點在於如何選擇比較的對象,如果兩者的差異很微小,就不容易產生比較的效果。
※若你欲將部下降調至A分公司,不妨選擇條件更差的B分公司作為比較的對象。